第六十九章 石敬岩明原由,薛二爷问对策

    “石大哥,请坐。这家的包子可是一绝,我可是来吃了多次了。”

    两人来到了食铺之前,分别落座。

    看着身前坐下的石敬岩,身材七尺,身形修瘦,风度翩翩,不想居然如此刚猛有力。

    贾琼环视了一下四周,说道

    “不过今日在此吃朝食的客商倒是少了些。”

    正在这时,店铺老板,走了过来,听见贾琼说话,遂接言说道

    “小公子说的正是,若非要养家糊口,小老儿都想暂时不做了,这粮食价格上涨十倍还多。

    菜肉价格也涨了十多倍,没法,小老儿这价格也涨了不少。

    所以常来的老客也少了不少,不过他们也理解小老儿,知晓小老儿不是胡乱涨价。”

    听到这话,贾琼也是有些愕然,他倒是没反应过来。然这石敬岩就在身旁,也不好落了面子。

    随即看着上了年纪的老板,说道

    “既如此,也无事,你给我上些包子与豆浆吧,不够再上吧。”

    老板听贾琼此言,面上笑容越发灿烂。连连说好,一路回到后厨准备吃食去了。

    今日与这石敬岩相识,也是缘分,还是要抓住这个机会。遂随便找了个话题说道

    “石大哥,身手如此之好,平日在何处习武?来金陵多久了?”

    听贾琼如此说,石敬岩笑了笑,随即说道

    “小公子,缪赞了,我幼年时曾受教于常熟县令耿橘学剑法。

    后随少林洪纪大师学习棍法,又随少林僧刘德长大师学枪法。

    四处云游,居无定所。来这金陵城已一月有余了。”

    “哦,石大哥,不曾想是幼年就开始学武了,难怪身手如此之好。”

    听闻此言,贾琼随口敷衍着。

    但心中却有些狐疑,来金陵一月有余,那不可能不知道粮价上涨的缘由。

    却仍在薛家粮店寻事,必然是有所求。

    或是瞧见了贾琼面上的探究之色,石敬岩拱手道

    “小公子莫怪,我来此处却有一月有余。

    幼年时曾受县父母教导,常思报效朝廷,欲从军,然县父母已然故去,无人引荐。

    也自忖身手不错,遂来金陵城中寻找门路,未曾想这金陵城是看钱办事之所。

    欲为国效力,一展抱负,却无有门路。

    现到处天灾,我亦受困于银钱,遂想找一门路。

    恰巧半旬前薛府开仓放粮,救济穷苦之人,比寻常粮铺要低个一到二成,言说乃是贾薛两家共同筹措的粮食。

    虽仍高于平日之价,然为国分忧之心众人皆知。

    而贾家又是勋贵之家,因此我想拜于贾府为客卿,想寻一军中之职,因此也曾与几家粮铺掌柜沟通,然彼等却不拿正眼瞧我,更不谈引荐。

    这几日我常在荣府四周查看,知晓小公子常出来晨练,也曾与别人打听过小公子之相貌。遂在此等候,未曾想今日薛家与此处另开了一米粮铺。

    小公子刚到之时,我已发现,便起了心思欲一展身手。”

    听到这里,贾琼业已明白,这石敬岩是故意等着自己的,没想到一向小心的自己,居然还是被有心人查探了。

    这石敬岩不甘从一兵卒做起,想直接有一定的官身,所以才有这样的心思。

    若是有谁有心想害自己,岂不是就危险了,日后得小心了。

    想到这里,贾琼冲其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石大哥,有此心,分属正常。你之身手,我是万分佩服,不若与我先回府中,正好也教授我如何练习这刀枪棍棒。

    待明年科举完毕,回归神京后,与族中禀明,为石大哥谋一官身。”

    两人皆是有心,遂一拍即合,快速吃完朝食,同回贾府。

    在门房处,让人寻来了金文翔,贾琼遂对其说道

    “金大哥,你帮这位高大哥在前院安排个住所,高大哥可是个高人,寻常人敌不过他一合。

    让他离演武场稍微近点,我与珠大哥还有二师兄可常去习练武艺。

    再让个小厮与高大哥去客栈取来行礼。”

    金文翔闻言,忙说道“三爷,您放心,小的定当妥帖安排。”

    说着又对身旁的一个小厮,说道“你与这位高侠士去取回行礼。”

    待两人离开后,贾琼望着已经远去的身影,又看了看金文翔,平静的说道

    “金大哥,麻烦你安排人去调查下此人,不论用什么方法。

    先前我与他聊天时,他曾说自己是常熟石家村人,其姓石名电,字敬岩,家中有妻有子,应当好查些。

    不过需要注意,勿要让其家人发觉。我过会也会与珠大哥说下。”

    话说完,就准备离开,却见金文翔并未离开。

    不由问道“金大哥,还有什么事吗?”

    金文翔看了看贾琼,思忖了一会说道

    “三爷,今日一大早,薛家二爷派人前来询问事由。

    恰巧您去晨练了,那位薛家掌柜店里还有有急事,便离开了。”

    听到这里,贾琼便又后退几步,重新落座。指了指面前的凳子,示意其坐下说。

    金文翔落座后,方说道

    “薛二爷想询问,我们如此买真的没有问题吗?

    老的的米粮铺加最近新开的几个米粮铺,已经售卖了八万石左右,还剩下两万石,支撑不了半旬了。

    其让我问与您问清楚后再去与薛二爷禀报。”

    贾琼闻言,看了看金文翔,不由笑了笑,说道

    “不妨事,事情已经一月有余,湖广商人亦是知晓现在情形,他们也急着将米粮运来售卖。

    你回薛二伯,不必刻意的支撑时间,也不必在湖广商人米粮到来之前就售卖完毕。

    正常售卖即可,就算剩下一万石没卖出也无妨,我们赚的已经够多了。

    若是我们真的吃个盆满钵满,其他家族那就要敌对我们了。

    我们本身控制粮价,有着大义的名分,再加上我们贾薛两家的背景,他们方不敢过分行事。

    若是我们全部售卖完,湖广商人就来,可能就要被他们误会了。我们不怕事,也不能给族里惹事。”

    又简单聊了几句,见金文翔离开,贾琼倒也不急了。

    仔细算了下盈利,这次一两到一两多银子的成本,售卖价却达到了十两,将近十倍的差价。

    本来借了两万两,后来只用了一万两,算下来将近八万多两的利润,若是有一部分没有售卖完,那至少都有七万多的利润。

    若是当时两万两全部采买了米粮,则盈利至少能达到十五万两以上,不过也只能想想了。

    想到这里,贾琼也知晓,贾珠这个人情欠大了。

    若是贾珠还如原著那样英年早逝,那日后必然要拿出一部分银钱帮李纨开个店铺。

    或者给她算个分子,就说是贾珠留下的。

    不让其像原著那样抠搜,被人耻笑。

    若是其未英年早逝,那么可以携手共进,日后朝堂也有一助力,当更能借两府的势。

    事情想完,贾琼遂离开前院,回到自己的院子。

    看到正在用饭的鸳鸯与鹦哥,遂又坐下,陪她们又一起吃了点。说道

    “合该如此,我若回来晚了,你们自用便是,不必等我。”

    因为之前的事情,耽搁了太多时间,待贾琼来到书房时,贾珠沈自征并沈宜修俱在书房内。

    p晚上还有一章。

    本来想写很多东西,但是很多书友不想等了,只能加快进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