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第一百八十章: 陆机之死卫玠反思

    来到外室, 司马颖红着眼睛看向下面泣不成声的众人,眼神在卫玠伏地不起的后背停顿半晌, 终是移开,声音沙哑的说道:“诸位,孤方才听闻一词,不解其意,不知诸位谁可以解释?这个词叫做东门黄犬!”

    “东门黄犬?”

    “东门黄犬!”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明白什么叫做东门黄犬。这是李斯骂赵高当政, 指鹿为马,祸害秦朝的话, 更是秦二世胡亥上位, 秦朝国祚不长,国事晦暗的诅咒。

    “诸位不知?那不如孤来说说如何?”司马颖看了一眼孟玖,孟玖连忙将证据举高。

    众人抬眼看向孟玖手中的百人联名及孟超的遗书证词,只听司马颖继续说道:“诸位,洛阳大战在即, 长沙王的说客正在军中, 你们却要来这里哭诉败军之将!呵……你们且说说, 这军中百名将领若不出诛杀陆氏一族,拒不出战,该是何为?又是何意?孤又该如何啊……你们也该教教孤, 东门黄犬之说, 孤又当如何啊!”

    就在众人缩起脖子的时候, 司马颖厉声说道:“陆氏一族, 蛊惑众臣之心,实则大罪!罪不容赦!来人!夷三族!即可执行!所有人,有敢劝说者,同罪论处!”

    司马颖一甩衣袖,转身离开,只剩下众人放声嚎哭,而卫玠头点地,他紧紧的闭上眼。

    卫玠心想道:司马颖……你终究会被史书记上浓重的一笔,这一笔,怕是陆氏一族千古奇冤了。

    此时帐营外,忽然飘起鹅毛大雪,坊间传闻,这一天白天大雾弥合,大风折树,平地积雪一尺厚,议论的人认为是陆机冤死的象征。

    卫玠踉跄几步,回到自己的帐营,他知道很多事,他必须要整理好思路,他必须要弄明白静水下的深流到底暗藏什么样的玄机,而这些玄机之中,可还会有少年之时,他一步错步步错的死地。毕竟,他蠢上一次就够了,绝对不能,也就绝对不可以再蠢上一次。

    帐营之中,他缓缓研着墨,眼睛瞥向九堡,九堡吩咐影卫布局好周围。这一次,卫玠要好好算算这一场陆机之死。

    卫玠手中的梓豪细笔顺着他苍劲笔迹而走,他将所有的思路放在纸上,缓缓写着他的疑惑。

    陆机之死的受益者是谁?这陆机之死的最终受益者看似是孟玖,实则是孟玖身后,教出孟玖说东门黄犬之人,而这个人该是跟陆机有仇。从陆机下狱到陆机之死,历经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能一直希望陆机死亡的人,会是哪个?

    齐王司马冏周围的人吗?如果真的是司马冏周围的人,那么这个人是如何恨上陆机的?是陆机写了禅位诏书,还是陆机无形中伤害了他们的家人,还是搓了他人的仕途?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孟玖的时候,他闻到了孟玖的香气,那是当年贾午和韩寿偷香窃玉的西域香,而这西域香能三天香气不散,触之便沾染身上。

    当初这西域香由先帝司马炎分赐大臣,拥有西域香的只有贾充、山涛。

    所以孟玖身上的香该是这两家给予,贾充后人吗?陆机并没能力跟贾充有间隙,而贾氏已然衰败,是不可能设计陆机来提升仕途。那么,山涛后人呢?山涛的儿子山简得到了西域香,而山简将西域香传给了独子山遐。

    山遐?可是山遐用西域香贿赂孟玖做什么?想一下山氏庶族跟陆云在外面谈话的神情,看来山氏是站在陆氏一族的身边,帮助陆氏的。那么山遐为何又要帮孟玖害死陆机,又要帮陆云营救陆机呢?

    又或者……卫玠写到此处,眼神一闪,左手拇指与中指相搓,不对,山遐并不是单纯的帮衬孟玖或是帮助陆机,莫不是在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把戏?如果是这样,联想起夫人乐霖说山遐的话语,倒也符合山遐投机倒把的性子。

    如果是这样,山遐一个商贾性格的人,并非是陆机之死的根源,那么剩下的还有谁?

    卫玠端起一杯茶,缓缓的想着司马冏周围能够左右陆机生命的人,或是有能力……当时给予致命一击的人。而这个人有吗?等等!当初眉子曾说过,刘舆抬手将他卫玠放了出来。

    也就是说,当时能够一击必中,将陆机猎杀在地的,有一个人,那就是刘舆!

    刘舆的母亲是郭氏,是郭槐的堂姐,是贾南风的堂姨。而刘舆的小妹夫是赵王司马伦长子司马荂的王妃。刘舆的亲弟刘琨娶了崔氏女,而卢志也娶了崔氏女,故而刘琨和卢志是连襟。也就是说,即便刘舆跟卢志没关系,因着刘琨的连襟关系,刘舆未尝与卢志不认识,甚至未必不是好友。

    那刘舆有一个绰号,名曰油垢。此人是长才,但凡幕府所需要的才能,刘舆全都精通,甚至能对全国地图及武器种类、粮食品类、河道形状、山貌地形了若指掌。虽然油垢是陆机一气之下为刘舆取得,但是士人称刘舆是再世周瑜。

    他没记错的话,陆机当年与司马颖合力促成司马伦子嗣被杀,而司马荂与王妃刘氏也在其列。

    若是如此,刘舆、刘琨兄弟为妹报仇,也未尝不是设计陆机之死的根源。

    而卢志……看似大度,实则心怀妒忌,再加上当初金谷园中,陆机和卢志互骂对方祖父、父亲的事情,难免不是小仇积成了大恨。

    在二十万大军陈兵朝歌之时,河间王司马顒昭告天下,因着当今陛下子嗣凋敝,推举司马颖为皇太弟。此事一出,司马颖立刻响应司马顒征伐司马乂的大旗,这份积极更多的是算准了司马衷只剩下司马炽和司马颖两个弟弟可继承大统。

    而司马炽论贤名、才干、军力、威望都不足以撑得起皇太弟之名,故而,这一场大战,无论谁胜,只要司马乂输了,皇太弟必然是司马颖手中。而皇太弟距离皇帝,一步之遥,名分早定。

    故而,二十万大军,这个比赤壁之战还要人多,堪比长平之战的兵力,是汉魏晋三朝以来,最高兵力。而军事力量对比而言,司马颖二十万大军对司马乂三万兵丁,七比一的悬殊力量。

    在司马颖即将成为皇太弟的这段时间,如此雄厚的兵力,如此悬殊的力量,对于从龙之臣的陆机而言,不过是挂个名号,顺理成章成为第一功臣的好机会。

    也因此,谁成为二十万大军统帅,谁就是第一功臣,谁就是名垂千古的第一悍将,也就是未来的大司马,世袭罔替,福荫子孙在此一搏了。

    也难怪,牵秀、公师藩、孟超会不择手段的赶走陆机,抢在大战前,逼着陆机让贤。而陆机也知道机会难得,故而忍着怒气,也要稳坐此次主帅之位,要的就是这份贪天之功。

    可是……到底是陆机运气极差,遇到了军师天才的长沙王司马颖,一场以少胜多的决战,以七里涧的水淹让陆机为为历史上最可笑的败军之将。

    司马颖也因此由三十万兵力变为十万兵力,骤然缩短的兵力,让司马颖皇太弟走向皇帝的路径必然走不太平。坐不稳皇位的结局,导致司马颖恨上心来,这才是陆机必死的关键。

    而这一切的□□,归根究底,就是从龙之臣的军功分配不均。而刘舆呢?怕是伺机而动,等待陆机失败的那一刹那,再次一击必杀吧?

    这也就是为何,他审完陆机之后,卢志会等他,却在他进入司马颖的帐营之后,卢志消失不见。其实卢志不是消失不见,而是等待孟玖出去换茶的间或,告知孟玖“东门黄犬”的劝说之词。

    而这个“东门黄犬”只怕是刘舆告知刘琨,刘琨告知卢志,卢志再告知孟玖的吧?毕竟当初,司马冏大动肝火的原因,刘舆最是明白。而当初满朝文武跑去为陆机说项的情况,以及司马冏愤怒的心思,刘舆可是体会过。如今刘舆怕也是借着这个经历,告诉卢志,如何适当时机,推波助澜吧?

    而卢志?贪天之功不是自己这个最大的谋士,做不得诸葛孔明,也必不会让陆机做成!不是吗?呵……

    卫玠想到此处,嘴角一笑,拿着温茶倒在宣纸上,缓缓揉搓着手里的纸团,指间的黑墨溢出,滴在地上,他恍若未知,只是紧紧的攥着。

    看来,陆机之事真的是多方努力的结果,有司马颖的愤怒,有孟玖的家仇,有刘舆的血仇,有卢志的妒恨,有牵秀的诋毁,有公师藩的钳制,还有陆氏家族的狂妄推波助澜啊。

    但……山遐到底在其中谋得了什么样的利?是陆氏的称赞,还是世家的称赞,亦或是吴郡世家的拥护?还是……等等……那日孟玖身边有一个侍卫,他跪坐在那时看到了一个侍卫,似曾相识啊……看身形……像是吴郡卫氏的庶族,应该是叫卫勤吧?

    这个卫勤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虽然被他哥哥卫璪并族,可出身庶族,难免登不得台面。或许,卫勤投靠了山遐?只是投靠山遐是为了前途,还是其他?

    卫玠扔掉纸团,接过九堡递来的温湿锦帕仔细的擦拭着手心,嘴角的笑容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