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居巢长
接下来的五天,陆翊哪里都没有去。</br>每天白天,他的时间基本上花在两方面。</br>一方面,回忆记忆里对东汉末年这段时间的知识。</br>以后要做官,如果不了解形势,很容易出大问题!</br>毕竟,这不是玩游戏,而是玩命!</br>一旦死了,可没有重来的机会。</br>另一方面,他继续练弓术,练刀术。</br>弓箭是普通的弯弓,他自己亲手做的。</br>弓身采用的是竹片。</br>弓弦则用的是普通的麻绳。</br>箭矢则是用的是木杆,杆头没有用铜或者铁做成尖锐,只是将木杆磨成尖锐。</br>这幅弯弓,于陆翊而言,杀伤力是其次,学会射箭和震慑他人才是两个主要目的。</br>从吴郡一路迁徙过来,困难重重。</br>且不说土匪的出没。</br>就是一群一起迁徙的百姓中,也有人会仗着人多势众或者身高马大,会欺负人少的,或者瘦弱的。</br>而拥有防身利器,则是对敌人的最大威慑。</br>再一个。</br>以后还会长久的战乱。</br>万一将来被抓去战场厮杀,提前练习了射箭、刀剑厮杀,到时候也能比别人更快适应,能够活下来的可能更大。</br>练刀术,也是这个目的。</br>陆翊的刀,是一把破烂的大砍刀,是迁徙到舒县的路上,从一具尸体身上拿到的。</br>并不是什么好的刀,刀身上锈迹斑斑,刀刃有很多缺口。</br>不过,如今的陆翊并不讲究这些。</br>有总比没有强。</br>第六天一大早,陆翊便赶往太守府第。</br>之前太守陆康和他说过,休息五天。</br>赶到太守府第,等了近半個时辰,陆翊才被允许进入其中。</br>这次没有去大厅,而是去了太守书房。</br>平日里,陆康都是在这里处理庐江事务。</br>陆翊进去的时候,陆康正在批阅文书。</br>陆翊自报了身份,陆康才抬起头,笑道:“休息够了没有?虽然我也想让你再休息几天,毕竟,这是你新婚的日子。但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所以,就暂时这样吧!”</br>陆翊道:“应该的。”</br>陆康认真地看着陆翊道:“这几天,我仔细想了下你可以做什么。”</br>“如今,我给你两个选择。”</br>“一个,你跟在我身边,帮忙处理些杂务,比如盐税等。”</br>“另一个,如今,庐江治下有一个县,叫做居巢。”</br>“居巢这两年连续发生了大旱,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导致百姓不断朝着周边的郡县迁徙。”</br>“我前天看了下居巢县的人口统计。”</br>“如今居巢县内只有七千户出头。”</br>“百姓再这样流失下去,恐怕整个居巢县都会没了的。”</br>“现在居巢急需一个居巢长能够整饬局势。”</br>“我知道,这个居巢长不好做。”</br>“但是,一时之间,我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委派过去。”</br>“而你,又比较聪明。”</br>“如果伱去,说不定能够展现你的才华。”</br>“你要是做得好,将来我再调你回来也不是问题。”</br>“当然,我不会强迫你。”</br>“你从这两个选择当中,选择一个吧!”</br>陆翊:“......”</br>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毫无疑问,该选择第一个!</br>留在舒县。</br>留在太守府第。</br>毕竟是跟着太守。</br>不管是权势还是隐形的好处,都不是第二个选项可比的。</br>但是,现在是不正常的情况下。</br>现在的时间是初平四年秋。</br>换算原来的时间,是193年秋天。</br>陆翊记得。</br>194年初以前,庐江都会过的相对安稳。</br>但是,194年初以后,庐江舒县就会经历一场灾难。</br>那就是袁术派遣孙策攻打庐江,最终围困舒县长达两年!</br>这两年,陆康及其族人死守舒县,最终死伤惨重,族人饿死者、战死者不计其数,十不存一。</br>陆康也会在这场战争中死去。</br>陆翊倒是想提醒陆康注意防范袁术和孙策。</br>但是,怎么开口?</br>如今,孙策甚至应该还在吴郡为孙坚守丧!</br>自己对陆康说,让他去小心孙策?</br>陆康绝对会把自己当傻子!</br>只能到时候看情况再提醒。</br>而为了以防万一自己及家人也陷入这场灾难,选择去居巢任职明显是更加妥当的选择。</br>如果到时候孙策真的来袭,自己提醒陆康,陆康听,提前防备孙策,大家都好。</br>如果到时候陆康不听,以自己的身份,是不可能阻止孙策攻打庐江的。</br>那么,自己离开舒县,赶往居巢,要么带着两个女人逃走,要么守城,都有得选择,主动权在自己手里。</br>想到这,陆翊道:“我选择第二个,前往居巢担任居巢长。”</br>陆康欣慰地笑了一声道:“年轻人,有志气!”</br>从案几上取出一个盒子,推给陆翊,陆康道:“这里是居巢长的印信,你带上它,明天就可以前往居巢任职了。”</br>“明天一大早,我让马车去你住处接你们一家过去。”</br>“好好干。”</br>“希望居巢在你的治理下,能够欣欣向荣。”</br>陆翊接过盒子,打开,确认了下印信在里面,这才朝陆康行了一礼,转身离开。</br>陆康看着陆翊离开的背影,点了点头。</br>之前,他想的是,但凡脑子聪明一些的,应该会选择第一个。</br>这个陆翊还是自己的旁支族人。</br>可能他还会委婉地拿这个来说事。</br>却没有想到,自己看走眼了。</br>这个陆翊什么都没有多说,直接选择了第二个选项。</br>陆康感叹了一声。</br>如今汉室纲纪崩坏,乱臣四起,天子受难,战火四起,朝廷正需要大量的人才。</br>庐江也需要大量的人才。</br>可是,人才何其少!</br>希望自己这个旁支族人,能够有点用吧!</br>再说陆翊从太守府第出来,赶往家里,让诸葛若雪和大乔收拾好东西,而他自己则前往方家道别!</br>当然,道别是其次。</br>他想要方家给自己部分支持才是事实。</br>居巢偌大的县,竟然只有七千户百姓,太守陆康又没有给自己其他东西。</br>要是明天直接这样过去,那根本无从下手!</br>方家的家主方靖和大公子方浩听陆翊一说,两父子简单地商量了下,还是决定资助陆翊前往居巢任职。</br>当天,方靖让方浩紧急调集物资。</br>最终,方浩调集了大豆、粟米五百斛!</br>还有二十个下人。</br>这二十个下人,男人十五个,女人五个。</br>两辆马车,三匹马。</br>陆翊对方靖和方浩一番感激,带着这些东西直接赶往住处。</br>第二天天刚刚亮,陆康就让人赶着马车过来了。</br>陆翊辞谢了陆康的马车,带着大乔、诸葛若雪,还有方家送的下人、物资,赶往居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