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中原 二百零一 再起风波2
一月后,北周通往南齐的官路上,大队人马护送着车队行进。
徐亦航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中央,前方有北周锐士开路,周围有南齐精卒护卫,左右有霍英、公孙自在、徐衍山等人,大旗招展、战马嘶鸣,浩浩荡荡数百人,在旁人看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一衣着华贵的南齐官员驱马赶到徐亦航身旁,笑道:“王爷可真是有雅兴得很,放着舒适的四驾马车不坐,却非要骑马,可这沿途哪有什么好风景。”
徐亦航回道:“本王只是不喜马车车厢憋闷,赵大人不必陪同本王,可自便。”
到北周接徐亦航南下登基的老熟人正是齐王亲信,黄门侍郎赵瑁,同行还有他那纨绔儿子赵宝郎。
赵宝郎如今已官任卫尉府书佐,虽不是什么显赫要职,但卫尉府执掌王宫禁军,齐王的目的不言而明。
赵宝郎此次随行而来,怕也是为了向齐王表忠心,捞功劳来了,只是赵宝郎之前与徐亦航有旧怨,便一直躲在后方南齐的队伍里。
赵瑁仍跟在徐亦航身侧,又说道:“王爷说的哪里话,再过些时日,王爷便会登基大宝,君临天下,到时下官与齐王皆要高呼万岁,此刻岂能怠慢王爷。”
徐亦航故意说道:“本王之前与赵大人有些芥蒂,还望大人不要介怀,今后要倾力辅佐本王。”
赵瑁闻言暗道徐亦航天真,嘴上却说道:“下官必不负王爷厚望,只是王爷舟车劳顿,下官忧心不已,再有两三日便可抵达齐国边境,我等不如在前方稍作歇息?”
徐亦航猜测这赵瑁是要动手了,回道:“好,本王也乏了,众兵士多日连续赶路,也未好生休整,传令下去,寻个开阔地安营扎寨,今日好好歇息,明日一早再出发。”
入夜,使团营地,赵瑁营帐。
“父亲,北周皇帝就这么轻易放徐亦航南下了?”说话的是赵瑁的纨绔儿子赵宝郎。
赵瑁不屑地笑了笑,回道:“在大梁行宫,元启帝听闻此事倒是极为震怒,几个北周大臣更是叫嚣要抓捕我等下狱,直接处死徐亦航,都是一副想要立刻开战的态势。”
赵宝郎不解:“既如此,元启帝为何又同意徐亦航南下了?若是真让徐亦航南下登基称帝,我大齐可就是名正言顺了,北周本就是得国不正,这对于元启帝皇位的合理性更加不利。”
赵瑁冷哼一声,说道:“元启帝和几个大臣是做戏给为父看,之所以放徐亦航南下,以为父猜测,必是元启帝想借此机会除掉徐亦航,然后嫁祸我大齐。北周的护送队伍连个高手都没有,派的只是城防营士卒,只怕到时动起手来,这些人都是栽赃我大齐的枉死鬼。如此也好,我等可将计就计,本来我等也是要杀了徐亦航嫁祸他北周的,只是不知元启帝想在哪里动手。”
赵宝郎说道:“要嫁祸我大齐,必是要在我大齐境内动手,一如齐王想在北周境内下手一样。”
赵瑁回道:“未必,以元启帝的城府和谋略,在北周境内杀掉徐亦航也是一样,他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和说辞。”
赵宝郎问道:“父亲,我等是今夜动手?”
赵瑁思量片刻,回道:“不可,再等等,等北周先动手。”
徐亦航营帐。
公孙自在捋着他那糙乱的胡须,在帐内来回踱步,疑惑道:“再有两三日路程便到南齐边界了,这姓赵的怎么还不动手?”
徐衍山坐在一旁,正擦拭他的链子刀,随口回道:“这一路来,老徐我前后打探,别说南齐的杀手,就连北周皇帝应允的援手也没看到。”
霍英说道:“难不成我等都猜错了?”
半夜,明月高挂,夜空无云,整个营地悄然无声,除了巡夜的兵卒,大部分人早已进入了梦乡。
在这寂静的夜里却突然闪过几道黑影,嗖嗖嗖的身形穿梭声越来越频繁,十几二十道黑影潜入徐亦航驻扎的营地,不多时,这营地里便起了厮杀之声。
赵瑁父子的营帐,赵瑁惊起,失声道:“北周先动手了?”
赵宝郎揉搓双眼,似是没听清,自顾自地回道:“父亲,我已吩咐顾大人静待时机,难道顾大人他们等不及了?”
赵瑁也没管这个纨绔儿子,起身穿衣,几步轻掠便到了营帐外,这赵瑁竟也有功夫在身。只见营地里火光冲天,北周、南齐兵卒还有不知来路的黑衣人战作一团。
赵瑁暗道:“不是顾青山的人,真是北周?”
这时徐亦航等人早也奔出营帐,远远瞧见了赵瑁。
这两人各有心思,此刻见面是极为尴尬,直接动手?不妥,寒暄几句,更不可能。
正当二人犹豫不决时,又有一批黑衣人杀进营地,这帮人得有三四十人,右臂都绑着红色绸带,为首数人直奔徐亦航。
赵瑁暗道:“顾青山也太心急了。”
这帮绑着红绸带的黑衣人正是南齐派来的杀手,以御监司顾青山为首。赵瑁猜测北周会有杀手,因此提前让顾青山等人绑上绸带以作区别。
徐亦航等人岂会坐视等死?直往北周兵卒后面躲。
要说这大梁城防营派出的护卫士卒也真是尽心尽力,此刻已是从短暂的慌乱中恢复过来,领兵都尉已在指挥手下应敌接战,直接将徐亦航等人护在军阵中。
“末将崔彤见过王爷,让王爷受惊了。”北周都尉向徐亦航躬身行礼道。
徐亦航此刻只关心今夜到底是何形势,回道:“崔都尉不必多礼,情势紧急,还望崔都尉收拢兵马,挡住这些杀手。”
“末将领命。”
南齐使团的兵卒并不知齐王派人刺杀徐亦航的事,此刻也是奋力抵挡杀手,多有死伤,赵瑁也不心疼,不死上些人怎么能把戏做足?
一红带黑衣人掠到赵瑁身旁,二人佯装交手,赵瑁低声道:“顾大人,你怎么来了?时机过早。”
这黑衣人正是顾青山,顾青山回道:“不是赵大人你下的令吗?另一帮杀手是何来路?不是我们的人,是北周?”
赵瑁回道:“我何时下的令?”
顾青山说道:“钟贺说是公子来传的令。”
赵瑁骂道:“宝郎一直跟本官在一起,是何时传的令,钟贺那个反复无常的浑蛋,当年就该杀了他。”
顾青山说道:“既然北周杀手已经下场,无所谓时机早晚了,只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便可。”
赵瑁回道:“只怕那帮杀手不是北周派来的,以北周皇帝的性子,怎么可能就派十几人来,罢了,事到如今,戏仍要做足,先杀徐亦航,若是你等不能得手,本官自会出手。”
二人说完,便各自后撤,顾青山隐入夜色,赵瑁也开始召集周边散落的南齐兵卒。
北周军阵中,徐亦航自言自语道:“是两批杀手啊,第一波杀手是引子,故意引出第二波杀手。”
徐衍山握刀立在徐亦航身旁,没反应过来,愣道:“啥?”
霍英此时也看明白了:“第一波杀手已经借着月色撤了,如今仍在厮杀的是绑着红色绸带的第二波。”
公孙自在说道:“只这区区几十人也敢硬冲数百人的战阵?”
徐亦航道:“如果这第二波人是南齐派来的,只怕还有后手。”
徐衍山此刻有些挂不住了,说道:“你们说这些人白日里都藏在哪?老子前后探查,愣是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徐亦航说道:“此刻还纠结这事作甚。”
几人正说着,却见围攻军阵的黑衣杀手纷纷后撤。
“不好。”徐亦航暗道不妙,正要出生提醒崔彤,却只听嗖嗖嗖的破空声,无数利箭破空而来,瞬间射倒大片北周士卒,军阵立马出现了缺口。
黑夜里又冲出上百黑衣人杀向北周军阵,这帮人不同于方才顾青山的杀手,这些人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精卒,行进有度,配合默契。
乍一交锋便差点冲破北周兵卒的军阵,若不是崔彤指挥得当,只怕此刻军阵已被冲散了。
赵瑁父子被数十南齐兵卒拱卫,远远看向徐亦航那,赵瑁虽然心中暗喜但又有些担忧,方才出现的第一波黑衣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赵宝郎本就跟徐亦航有旧怨,此刻见徐亦航处于劣势,大叫道:“父亲,事要成矣,不如我等一拥而上,稍作助力。”
赵宝郎这一嗓子给赵瑁提了醒,做戏要做足,赵瑁高声道:“南齐健儿听令,速速支援汉平王。”
不明内里的南齐使团兵卒本来都在往赵瑁这聚拢,这军令一下,外围的南齐将校又率人奔向北周军阵,却又哪知他们早就被齐王和赵瑁给卖了。
顾青山等数十高手又杀回来了,配合乔装的南齐精卒一起冲击北周军阵,哪管挡路的是不是自家兵卒,只要不是黑衣红带,一律格杀。
北周城防营将士哪是南齐精锐和顾青山等人的对手,没多长时间便有溃败迹象,都尉崔彤来到徐亦航身旁,急道:“还请王爷速速撤离,末将拼死断后。”
徐亦航瞧了瞧这位相处多日却不甚了解的战将,心中泛起一丝不忍,说道:“今夜这些人是冲我来的,你等五百余人护卫,为我已折损近半,此刻败局已定,岂能再让你和剩下的弟兄赴死?”
徐亦航说罢不等崔彤回话,轻身跃起,踩着一众北周士卒的肩头便掠了出去,直落到军阵外的空地上。
徐衍山、霍英、公孙自在等人也紧随其后。
徐亦航持剑运气高声道:“大周汉平郡王在此,何方宵小竟敢犯吾车驾!”
这两句话充斥着浑厚的真气,在厮杀声不断的营地里就像惊雷一般,虽不及唐万雄的天荡音,但也是极具声势。
徐亦航一直在等元启帝承诺的援手,可已厮杀多时,也不见任何支援,此刻只能靠自己了。
徐亦航这一行径着实出乎赵瑁和顾青山等人预料,见过跑的,没见过自己蹦出来找死的,这可不是江湖仇杀,几个人拼斗,这场面是个正常人都能猜得到,是朝廷的手笔,岂是靠个人勇武就能轻易闯过去的?
顾青山遥望赵瑁,赵瑁更是老奸巨猾,当机立断,对周围数十南齐士卒喝道:“快,随本官保护汉平王。”
这话音一落,赵瑁这几十人就一股脑冲向徐亦航。这是要截住徐亦航,怕他跑了。
顾青山也顿时明白赵瑁的用意,当即下令:“围杀徐亦航。”
数十黑衣高手奔向徐亦航,徐亦航几人又不傻,施展轻功便往营地外飞奔。
顾青山见状,抬手便是一发响箭,只见营地外又出现数十道黑影。
这些人手持劲弩强弓,张弓拉弦便往徐亦航处攒射,又有二人率十余人拦向徐亦航,为首那人手持镔铁双棍,疾奔如风,眼露凶光,正是御监司监察使宫骧。
徐亦航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中央,前方有北周锐士开路,周围有南齐精卒护卫,左右有霍英、公孙自在、徐衍山等人,大旗招展、战马嘶鸣,浩浩荡荡数百人,在旁人看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一衣着华贵的南齐官员驱马赶到徐亦航身旁,笑道:“王爷可真是有雅兴得很,放着舒适的四驾马车不坐,却非要骑马,可这沿途哪有什么好风景。”
徐亦航回道:“本王只是不喜马车车厢憋闷,赵大人不必陪同本王,可自便。”
到北周接徐亦航南下登基的老熟人正是齐王亲信,黄门侍郎赵瑁,同行还有他那纨绔儿子赵宝郎。
赵宝郎如今已官任卫尉府书佐,虽不是什么显赫要职,但卫尉府执掌王宫禁军,齐王的目的不言而明。
赵宝郎此次随行而来,怕也是为了向齐王表忠心,捞功劳来了,只是赵宝郎之前与徐亦航有旧怨,便一直躲在后方南齐的队伍里。
赵瑁仍跟在徐亦航身侧,又说道:“王爷说的哪里话,再过些时日,王爷便会登基大宝,君临天下,到时下官与齐王皆要高呼万岁,此刻岂能怠慢王爷。”
徐亦航故意说道:“本王之前与赵大人有些芥蒂,还望大人不要介怀,今后要倾力辅佐本王。”
赵瑁闻言暗道徐亦航天真,嘴上却说道:“下官必不负王爷厚望,只是王爷舟车劳顿,下官忧心不已,再有两三日便可抵达齐国边境,我等不如在前方稍作歇息?”
徐亦航猜测这赵瑁是要动手了,回道:“好,本王也乏了,众兵士多日连续赶路,也未好生休整,传令下去,寻个开阔地安营扎寨,今日好好歇息,明日一早再出发。”
入夜,使团营地,赵瑁营帐。
“父亲,北周皇帝就这么轻易放徐亦航南下了?”说话的是赵瑁的纨绔儿子赵宝郎。
赵瑁不屑地笑了笑,回道:“在大梁行宫,元启帝听闻此事倒是极为震怒,几个北周大臣更是叫嚣要抓捕我等下狱,直接处死徐亦航,都是一副想要立刻开战的态势。”
赵宝郎不解:“既如此,元启帝为何又同意徐亦航南下了?若是真让徐亦航南下登基称帝,我大齐可就是名正言顺了,北周本就是得国不正,这对于元启帝皇位的合理性更加不利。”
赵瑁冷哼一声,说道:“元启帝和几个大臣是做戏给为父看,之所以放徐亦航南下,以为父猜测,必是元启帝想借此机会除掉徐亦航,然后嫁祸我大齐。北周的护送队伍连个高手都没有,派的只是城防营士卒,只怕到时动起手来,这些人都是栽赃我大齐的枉死鬼。如此也好,我等可将计就计,本来我等也是要杀了徐亦航嫁祸他北周的,只是不知元启帝想在哪里动手。”
赵宝郎说道:“要嫁祸我大齐,必是要在我大齐境内动手,一如齐王想在北周境内下手一样。”
赵瑁回道:“未必,以元启帝的城府和谋略,在北周境内杀掉徐亦航也是一样,他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和说辞。”
赵宝郎问道:“父亲,我等是今夜动手?”
赵瑁思量片刻,回道:“不可,再等等,等北周先动手。”
徐亦航营帐。
公孙自在捋着他那糙乱的胡须,在帐内来回踱步,疑惑道:“再有两三日路程便到南齐边界了,这姓赵的怎么还不动手?”
徐衍山坐在一旁,正擦拭他的链子刀,随口回道:“这一路来,老徐我前后打探,别说南齐的杀手,就连北周皇帝应允的援手也没看到。”
霍英说道:“难不成我等都猜错了?”
半夜,明月高挂,夜空无云,整个营地悄然无声,除了巡夜的兵卒,大部分人早已进入了梦乡。
在这寂静的夜里却突然闪过几道黑影,嗖嗖嗖的身形穿梭声越来越频繁,十几二十道黑影潜入徐亦航驻扎的营地,不多时,这营地里便起了厮杀之声。
赵瑁父子的营帐,赵瑁惊起,失声道:“北周先动手了?”
赵宝郎揉搓双眼,似是没听清,自顾自地回道:“父亲,我已吩咐顾大人静待时机,难道顾大人他们等不及了?”
赵瑁也没管这个纨绔儿子,起身穿衣,几步轻掠便到了营帐外,这赵瑁竟也有功夫在身。只见营地里火光冲天,北周、南齐兵卒还有不知来路的黑衣人战作一团。
赵瑁暗道:“不是顾青山的人,真是北周?”
这时徐亦航等人早也奔出营帐,远远瞧见了赵瑁。
这两人各有心思,此刻见面是极为尴尬,直接动手?不妥,寒暄几句,更不可能。
正当二人犹豫不决时,又有一批黑衣人杀进营地,这帮人得有三四十人,右臂都绑着红色绸带,为首数人直奔徐亦航。
赵瑁暗道:“顾青山也太心急了。”
这帮绑着红绸带的黑衣人正是南齐派来的杀手,以御监司顾青山为首。赵瑁猜测北周会有杀手,因此提前让顾青山等人绑上绸带以作区别。
徐亦航等人岂会坐视等死?直往北周兵卒后面躲。
要说这大梁城防营派出的护卫士卒也真是尽心尽力,此刻已是从短暂的慌乱中恢复过来,领兵都尉已在指挥手下应敌接战,直接将徐亦航等人护在军阵中。
“末将崔彤见过王爷,让王爷受惊了。”北周都尉向徐亦航躬身行礼道。
徐亦航此刻只关心今夜到底是何形势,回道:“崔都尉不必多礼,情势紧急,还望崔都尉收拢兵马,挡住这些杀手。”
“末将领命。”
南齐使团的兵卒并不知齐王派人刺杀徐亦航的事,此刻也是奋力抵挡杀手,多有死伤,赵瑁也不心疼,不死上些人怎么能把戏做足?
一红带黑衣人掠到赵瑁身旁,二人佯装交手,赵瑁低声道:“顾大人,你怎么来了?时机过早。”
这黑衣人正是顾青山,顾青山回道:“不是赵大人你下的令吗?另一帮杀手是何来路?不是我们的人,是北周?”
赵瑁回道:“我何时下的令?”
顾青山说道:“钟贺说是公子来传的令。”
赵瑁骂道:“宝郎一直跟本官在一起,是何时传的令,钟贺那个反复无常的浑蛋,当年就该杀了他。”
顾青山说道:“既然北周杀手已经下场,无所谓时机早晚了,只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便可。”
赵瑁回道:“只怕那帮杀手不是北周派来的,以北周皇帝的性子,怎么可能就派十几人来,罢了,事到如今,戏仍要做足,先杀徐亦航,若是你等不能得手,本官自会出手。”
二人说完,便各自后撤,顾青山隐入夜色,赵瑁也开始召集周边散落的南齐兵卒。
北周军阵中,徐亦航自言自语道:“是两批杀手啊,第一波杀手是引子,故意引出第二波杀手。”
徐衍山握刀立在徐亦航身旁,没反应过来,愣道:“啥?”
霍英此时也看明白了:“第一波杀手已经借着月色撤了,如今仍在厮杀的是绑着红色绸带的第二波。”
公孙自在说道:“只这区区几十人也敢硬冲数百人的战阵?”
徐亦航道:“如果这第二波人是南齐派来的,只怕还有后手。”
徐衍山此刻有些挂不住了,说道:“你们说这些人白日里都藏在哪?老子前后探查,愣是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徐亦航说道:“此刻还纠结这事作甚。”
几人正说着,却见围攻军阵的黑衣杀手纷纷后撤。
“不好。”徐亦航暗道不妙,正要出生提醒崔彤,却只听嗖嗖嗖的破空声,无数利箭破空而来,瞬间射倒大片北周士卒,军阵立马出现了缺口。
黑夜里又冲出上百黑衣人杀向北周军阵,这帮人不同于方才顾青山的杀手,这些人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精卒,行进有度,配合默契。
乍一交锋便差点冲破北周兵卒的军阵,若不是崔彤指挥得当,只怕此刻军阵已被冲散了。
赵瑁父子被数十南齐兵卒拱卫,远远看向徐亦航那,赵瑁虽然心中暗喜但又有些担忧,方才出现的第一波黑衣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赵宝郎本就跟徐亦航有旧怨,此刻见徐亦航处于劣势,大叫道:“父亲,事要成矣,不如我等一拥而上,稍作助力。”
赵宝郎这一嗓子给赵瑁提了醒,做戏要做足,赵瑁高声道:“南齐健儿听令,速速支援汉平王。”
不明内里的南齐使团兵卒本来都在往赵瑁这聚拢,这军令一下,外围的南齐将校又率人奔向北周军阵,却又哪知他们早就被齐王和赵瑁给卖了。
顾青山等数十高手又杀回来了,配合乔装的南齐精卒一起冲击北周军阵,哪管挡路的是不是自家兵卒,只要不是黑衣红带,一律格杀。
北周城防营将士哪是南齐精锐和顾青山等人的对手,没多长时间便有溃败迹象,都尉崔彤来到徐亦航身旁,急道:“还请王爷速速撤离,末将拼死断后。”
徐亦航瞧了瞧这位相处多日却不甚了解的战将,心中泛起一丝不忍,说道:“今夜这些人是冲我来的,你等五百余人护卫,为我已折损近半,此刻败局已定,岂能再让你和剩下的弟兄赴死?”
徐亦航说罢不等崔彤回话,轻身跃起,踩着一众北周士卒的肩头便掠了出去,直落到军阵外的空地上。
徐衍山、霍英、公孙自在等人也紧随其后。
徐亦航持剑运气高声道:“大周汉平郡王在此,何方宵小竟敢犯吾车驾!”
这两句话充斥着浑厚的真气,在厮杀声不断的营地里就像惊雷一般,虽不及唐万雄的天荡音,但也是极具声势。
徐亦航一直在等元启帝承诺的援手,可已厮杀多时,也不见任何支援,此刻只能靠自己了。
徐亦航这一行径着实出乎赵瑁和顾青山等人预料,见过跑的,没见过自己蹦出来找死的,这可不是江湖仇杀,几个人拼斗,这场面是个正常人都能猜得到,是朝廷的手笔,岂是靠个人勇武就能轻易闯过去的?
顾青山遥望赵瑁,赵瑁更是老奸巨猾,当机立断,对周围数十南齐士卒喝道:“快,随本官保护汉平王。”
这话音一落,赵瑁这几十人就一股脑冲向徐亦航。这是要截住徐亦航,怕他跑了。
顾青山也顿时明白赵瑁的用意,当即下令:“围杀徐亦航。”
数十黑衣高手奔向徐亦航,徐亦航几人又不傻,施展轻功便往营地外飞奔。
顾青山见状,抬手便是一发响箭,只见营地外又出现数十道黑影。
这些人手持劲弩强弓,张弓拉弦便往徐亦航处攒射,又有二人率十余人拦向徐亦航,为首那人手持镔铁双棍,疾奔如风,眼露凶光,正是御监司监察使宫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