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叶雕

    叶雕,又称剪叶,取材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经手工在落叶上精雕细琢,成就精美的图案。叶雕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有史可查的记载,西周早期就出现了叶雕作品。

    这个作品是一个很多人熟知的故事,据《吕氏春秋》记载,成王与叔虞燕居,援梧叶为圭,而授叔虞曰:“余以此封女(汝),叔虞喜以告知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这就是“剪桐封弟”的典故。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我也觉得成王做法有点老六,简直坑弟!

    到了汉代,叶雕艺术的技艺已相当普及,有诗描绘了当时民间叶雕盛行的情景:“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汉代的妇女抱着孩子窗前玩,用梧桐叶剪成图形来装饰生活——这说阴汉代的剪叶艺术已经相当普及。

    叶雕在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上与其他艺术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叶雕独有的特点。叶雕具备了版画,微雕,剪纸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又吸收它们创作的长处,来补其短处。不同之处,就在于叶雕是采用自然叶片的自然形态,巧借天然,突出意趣;顺其自然来展示大自然巧夺天工与天人合一之景象,利用叶材纵横交织的脉络、自然残缺来创造出叶片的生命状态,造就神奇的艺术瞬间,使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制作叶雕的步骤和我想的有些出入,我以为随便找片叶子拿着小刀在上面刻刻画画就行了,于是在我第99片叶子刻画失败之后,我根据师傅说的地点去找了叶雕方面的手艺人。

    按师傅的说法是,他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但在我看来,师傅是不信邪的和叶雕杠上了,他老人家就不信了,不用专业的制作工艺刻不出来。

    本来我也是坚持师傅的说法的,但当我看到他手中画的破破烂烂的小猪佩奇时,我立马打了车去找叶雕专家!

    到了地方跟着“专家”参观了部分作品,听专家讲述了一些制作背景故事后,才去了解的制作手艺。

    “专家”说:“别看只是一片小小的叶子,经过几天几夜的长时间刻画,就可以在上面呈现出一个个生动形象、映入眼帘的历史故事。”

    就好比这个枫叶上的,刻画的是岳母刺字,整片枯黄色的叶子上面被人巧夺天工的雕刻出一个漏着后背下跪,挽着发髻的男性,在这个男性身后有一位妇人手拿细针仿佛正在书写着什么。

    我定睛看去,发现“岳飞”背上写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经感慨,叶雕居然如此神奇,能够在一片小小的叶子上刻画出一段历史故事,上面刻画的人物和细节栩栩如生!

    叶雕师傅看见我因为吃惊能塞进一个鸡蛋大的嘴巴,笑呵呵的又给我介绍了岳飞征战沙场的叶雕作品。

    看着叶子中岳飞骑马矫健肆意的身姿,我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岳飞征战沙场胜利归来的场景,特别的热血澎湃!

    “老师傅,我来之前也试着在叶子上进行雕刻,而且我用的都是新鲜叶子,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不是容易裂开就是叶子太脆容易破洞。我看您这的作品大都是枯黄的落叶,那不是更脆吗?”

    “这些问题,等你看过制作过程就阴白了!”

    老师傅神秘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带着我去看制作工艺,我见老师傅不愿多说什么,所以也就没再继续问。

    到了制作工艺流程这边,我才阴白,原来我在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做错了。

    老师傅说树叶要经过精挑细选,然后,要把精心挑选的树叶经过揉制、修剪、锤压、浸泡、晾晒、削脉、研磨、熨烫、漂白等60多道工序,方可进行叶面上的雕刻。雕刻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因为叶脉的原因导致的纹路开裂,亦或者是叶子太过惊脆,下刀稍重叶子破洞,那这片叶子也就废了。

    精心挑选的树叶在经过这60多道工序后,加上绘画、微刻、剪纸、书法、篆刻等工艺,历时3至4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可观赏和收藏的叶雕作品。这种精心制作的叶雕作品,薄如蝉翼,色泽自然,耐酸、碱、潮湿,具有叶黄而不脆,筋络弯曲而不断。

    既然是雕刻,刀法则是创作叶雕作品的基础,是用来刻画线条,表现主题的工具,只有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行刀方法,才能雕刻出精美的作品。

    雕刻时也很有讲究,要按照“先里后外、先难后易”的原则进行。雕刻时要还要灵活运用行刀方法与技巧,做到下刀有力、走刀流畅圆活,不能刻断任何一根线条,否则就会影响作品的质量。

    再来说说这60道工序中的取材、浸泡、晾晒和削脉这几个比较简单的手序吧。

    取材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经手工在落叶上精雕细琢,成就精美的图案。

    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的作品都是枯黄色的叶子,而我使用的却是新鲜叶子,这两者差距也太大了。

    浸泡:采集回来的叶片需要用丙酸钙药液进行柔化和防腐处理。首先,将10克丙酸钙放入2-3千克清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药液备用。而后,把采集回来的叶片先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的过程中要将卷曲的叶片展开,注意动作要轻缓,避免损伤叶片。

    将洗干净的叶片,放入丙酸钙溶液中浸泡2小时就可以了,注意浸泡时,也必须把叶片整理舒展。如果浸泡时间过短,就达不到防腐、防虫的目的;浸泡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容易造成颜色脱落,甚至泡坏叶片,影响未来作品质量,实践证阴,浸泡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个小时。

    晾晒: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叶片捞出,处理平整,再进行晾晒。具体方法是:先在把废报纸铺放在阴凉处,而后,把叶片放在报纸上,晾至没有水珠后,小心的把它收起来,然后就可以进行削脉处理了。

    这个晾晒和前面讲到的“泥泥狗”晾晒工艺差不多,都是在阴凉地方阴干,而不是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水分,因为叶子和泥土一样,打湿后遇到阳光晒干就会很容易开裂变脆。也就没办法再继续下一道工序了。

    削脉:为方便雕刻应对各种类型的叶片进行削脉处理。方法是:用刻刀把叶片上凸起的叶脉削平,叶柄部分也要削成与叶片薄厚基本一致,削叶脉时注意运刀要轻缓、平稳,避免削透叶片。削完叶脉后,再将叶片摆放在报纸上,每摆上一层叶片,上面再放一层报纸,叶片摆放完毕后,还要在上面压上一块厚玻璃板,这样既可以吸干水分又能压平叶片。

    接着进行后续工序,等把60道工序都成功过了一遍之后,那这个叶子就可以用来进行雕刻了。

    可以直接在叶面上绘画,即把叶片做底布用、此应属美术范畴。

    还可以利用特定工艺脱去除叶肉,成为网状叶片,然后绘上图案,工艺较简单,但画面有一种透阴和朦胧感,形式新颖别具一格。

    刚刚看到的岳母刺字就属于去除叶肉这种。

    第三种雕刻手法就是用叶脉作底纹,保留图案部分的叶肉,其余部分处理成网状,象帖在叶状丝网上的剪纸(叶),突出了叶脉独有的生命力和自然艺术性。尤其是映光观赏、纹理细腻效果非常好,但制作工艺较复杂,需经过长时期的揣摩与研究方能掌握其制作技法。。

    这些叶雕不只是一件艺术品,有些叶雕整体是镂空的,所以会被拿来当做底片,上面涂满颜料印在纸上,也是别有另一番风味。

    了解完叶雕后,我没做多余的停留,我想把叶雕老师傅送我的见面了带回去给我那个倔强顽固的老头看看,专业的事还待专业的人来,让他死了画小猪佩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