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七章 骊山

    “数日之后,再行前往沛县。”

    “泗水之地,儒家之力需要收敛,再等等。”

    前往沛县一见扶苏公子,这也是掌门师兄在自己临行之前吩咐自己的,无论相谈如何,见一见总没错的。

    听其言,观其行,方可知晓更多。

    眼下,自己还需要多看。

    更有泗水之地的儒家之力尚未完全梳拢,涉及农家之事,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便是大灾难。

    自己是此次行动的负责人,更需如此。

    “这里就微山之水了。”

    “就是上面的船只不大,比起停留在桑海不远蜃楼,小矣。”

    “蜃楼!”

    “有闻蜃楼要启航海域深处,寻找仙山,为始皇帝炼制长生不老丹,此事……颇为奇妙。”

    “生与死!”

    “有大恐怖!”

    “始皇帝也不例外!”

    继续向前行走,大地已然有些泥泞和沼泽之行了,一行人在安稳的区域徘徊,更有数人翻身下马。

    这片水域的面积不小,不比洞庭、震泽,也远超诸夏记载的其余水域之地,春日,上面还有零星五六艘的船只游荡。

    似是在捕鱼,似是在和他们一般闲游。

    “长生不老丹!”

    “上古以来,典籍上的记载不少,可还没听说谁可以将它炼制出来。”

    “蜃楼!”

    “怕是比如真正传闻中的海中蜃龙都大,十多年来,不知道耗费多少财货之物。”

    “肯定不少于数百万金,或许更高。”

    “始皇帝想要长生?”

    “阴阳家……,你们说,若是到时候阴阳家练不成长生不老丹会怎么样?”

    “以始皇帝的性情,耗费这般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只怕阴阳家会瞬间被摧毁!”

    长生!

    谁都想要长生,可惜,古籍之中记载的长生之人一个也没有,长寿之人倒是有不少。

    修行可以长生?

    数千年来,也唯有人皇轩辕氏和道家祖师身融万物,而那个境界……谁也不知道是否真正的长生!

    应该不是长生吧。

    天道之下,生死有序。

    连天地万物都有枯荣之时,何况修行之人?

    而那个境界,他们又实在是不清楚。

    “阴阳家!”

    “它们一直很神秘,三代的祭祀一脉,数十年前就选择了秦国,还真是……眼光独到。”

    长生不老丹!

    能否炼制出来,他们应该是可以看到结果的。

    阴阳家的结果,也可以看到,因为,他们不觉得阴阳家可以将长生不老丹炼制出来。

    那不符合天地的道理。

    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给于百家的印象便是强大与神秘,至于更多的,便是祭祀礼仪了。

    “海域仙山!”

    “阴阳家应该掌握着一些东西,小圣贤庄的藏书楼中,对于海外的记载很少很少。”

    “阴阳家花费这么大的力气,说服始皇帝建造蜃楼前往海外,莫不是海外真有仙山?”

    “那些五行家、方士家也有传语海外有什么仙山?”

    “方丈?蓬莱?瀛洲?……,师兄,将来蜃楼出行,我们要不要也派人跟上?”

    又一位年轻的儒家弟子表示希冀。

    如果说阴阳家找死?

    不太可能!

    若说阴阳家可以将长生不老丹炼制出来,也不可能!

    疑惑!

    “跟上?”

    “如那样的船只,在海域之上,不过二三里,稍远一些,一个大浪袭来,便是卷入海域了。”

    “再大一些的船只,顶多数十里。”

    “跟上蜃楼,除非有另一艘蜃楼!”

    师弟还真敢想,跟上蜃楼寻找海域仙山。

    虽说藏书楼内对于海域的事情记载不多,可海域百里区域内的一切还是有很多记载的。

    一艘艘大小船只被巨浪打翻的记载很多很多。

    指了指远处微山之水上的小船,说它可以航行二三里,都是高看它的,遇到不好的天候,一里之内,就翻了。

    “蜃楼!”

    “近岁来,许多珍贵之物在齐鲁之地被征集,送入蜃楼之中了。”

    “还以郡县之名,汇聚一位位资质不俗的少年男女。”

    “靡费甚多。”

    张良也是从马儿身上下来,手持长剑,踱步于此。

    蜃楼!

    它在桑海之外数年了,还没有航行,准备的事宜却是一丝都没有停下,在齐鲁之地的动作不小。

    始皇帝还真是重视蜃楼。

    长生?

    想来这也是始皇帝迟迟没有立下储君的缘故之一。

    “齐鲁之地还算好的,泗水郡属于三晋之地,较之齐鲁差之不少!”

    “这位始皇帝陛下的动静不小,骊山那里的陵寝原本是按照王侯礼仪建造的。”

    “而今,始皇帝继位天子,骊山那里的陵寝规模扩大十倍不止,数十万人在骊山处。”

    “此外,始皇帝欲要贯通自帝国陇西直达辽东之地的长城,将它们彻底的连成一体。”

    “不仅如此,河西两郡有闻也要修炼长城!”

    “还有从咸阳关中修建的驰道、要道!”

    “民力调遣甚多,赋税……稍重。”

    岁长的中年男子自脚边摘下一朵浅红色的小花,细细看了一眼,轻嗅之,香气不为浓郁,倒是清新许多。

    诸夏一统。

    这是好事,不然诸国争锋,战场上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当此时,当休养生息为上,诸夏经过数百年的争斗,民力早已经疲惫不堪了。

    颇为遗憾,始皇帝并未如此。

    “嗯?”

    “师兄,看来还真如你所言,我等在傅阳这里的踪迹一直为别人所监视。”

    “不知道是罗网的人,还是影密卫之人,还是其他人。”

    当其时,一人看向身侧后方。

    数百丈之外,也有人驭马而来,近十人的规模,从方向来看,和他们不太一样,距离而观,倒也临近。

    这般巧的事情?

    近来碰到不少。

    “无需理会。”

    “泗水郡之事,无不可对人言。”

    近日来,城中的儒家弟子也有秘密传言,他们在这里的动静一直被监视,每日都有人手变换。

    今日,碰上了。

    “子房师兄,那些人好像朝向我们这里来了?”

    忽而,又一人惊讶道。

    “湖上的一些船只也朝这里靠岸了。”

    随即,视线落在另一侧的水域上,刚才远远眺望的那些小船,此刻想要靠岸了。

    “嗯?”

    朗目疏眉挑动,张良讶异一声,扫向水域上的船只,扫向正向着他们这里奔来的数人。

    似乎有些不对劲。

    “子房!”

    “诸位师弟,小心些!”

    儒家六艺,君子剑自然是少不了,行入泗水郡,乱象弥散,凡出行,皆佩戴长剑以防身。

    年长的那位师兄已然警醒众人。

    “莫不是有危险?”

    握紧随身之剑,诸人本能的彼此靠近。

    “有备无患!”

    那师兄低语沉声。

    说着,远处疑似跟随之人已然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