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默之趣2

    平康府邸寿宴之日,李药师见到李泰对太子不敬,李世民却采放任态度之后,便有意退出东宫事务。

    其后于志宁、孔颖达执掌太子学科,均以文学为主,并不重视武学。

    何况此行来至九成宫,掘得醴泉而立碑铭,其中“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等语,甚得皇帝嘉许。

    如今中枢既已俨然一派“偃武修文”的态势,于是于志宁、孔颖达若不安排课程,李药师便不主动过问。

    因此已有一段时日,他没有再教李承干习武。

    然则此时,旷世军神眼前的李承干,压力显然已经大到,不是一名十五岁的青少年所堪承受。

    李药师看在眼中,也自心疼,于是躬身回道:“臣遵命!!!”

    此时已近黄昏,李药师陪侍太子闲话近况,李承干感动得几乎落泪。

    两年多前,皇帝已命太子视事。

    李承干在东宫僚属辅佐之下,将国事处理得条理分明。

    然而家事……两位嫡亲母弟,一位对自己不敬而父皇不加约束,另一位则由父皇躬亲鞠育,倍加呵护。

    这对李承干,是何其巨大的压力!此时的李药师,但见座前这位大唐储君,全是孤独与无助。

    然而……

    李药师无法不想到,四十年前的杨勇、十年前的李建成。

    许多事,不是自己插手是否能够改变的问题,而是,纵使能够改变,改变之后对于溥天烝民,究竟有何利弊?

    李药师也只能在心中喟叹。

    这段期间帝国内外大抵平静,只是随驾前来九成宫的众人,生活大不同于往常。

    一开始时或许还能感到些许新鲜,几个月后却多少都已觉得难耐。

    李世民两度在九成宫丹霄殿筵宴中枢阁员以及近臣,第一次宴会中,皇帝训勉众臣,当以隋炀帝覆亡为戒,不可因强盛而骄矜自满,众臣还颇雍容。

    第二次可就不同了。

    《九成宫醴泉铭》让魏征、欧阳询双双得到皇帝盛赞。

    湋川官舍事件之后,李世民又以魏征检校侍中,进爵巨鹿郡公。

    这次宴会中,长孙无忌不温不火地说道:“王珪、魏征原本与我等为仇雠,没有料到,今日竟然在此一同燕乐。”

    此言一出,李世民顿时想起几个月前,长孙无忌与欧阳询相互嘲谑的场景。

    他可不希望再度发生那等尴尬,于是赶紧打圆场,对长孙无忌说道:“魏征、王珪尽心所事,所以朕予以重用。”

    随即转向魏征问道:“玄成啊,有时你的诤谏,朕不接纳。然后对你说话,你就不回应了,这却是怎么回事?”

    魏征岂不明白皇帝心意?当下回道:“陛下,臣每常诤谏,总是对事。”

    他虽不直接针对长孙无忌,然短短几字,已点出对人与对事的分际。

    他继续说道:“每见一事,总是因臣以为不妥,方才诤谏。陛下若不接纳,而臣回应,岂不竟让此不妥之事得以施行?所以臣不敢响应。”

    李世民微笑道:“响应之后再度诤谏,又有何妨?”

    魏征正色回道:“往昔帝舜曾经训诫群臣:『汝无面从,退有后言。』臣若心知其事不妥,却在陛下面前貌似顺从,又岂是伯益、后稷事奉帝舜之道?”

    “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出于《尚书.益稷》。

    李世民闻言,当即环顾群臣,开颜笑道:“旁人或许认为魏征举止疏慢,然而在朕眼中,却只觉他妩媚,正是因为他能如此啊!”

    魏征起身拜谢:“陛下开诚布公,命臣知无不言,所以臣不揣愚昧,尽其所言。如若陛下拒不受谏,臣又岂敢一再触犯龙颜?”

    魏征真是一位“妩媚”的良臣,而李世民更是一位“妩媚”的明君。

    这次筵宴得他君臣连手“妩媚”,算是功成圆满。

    但这却让李世民意识到,避暑的时日似乎长久了些。

    加以节气已近寒露,长安不再溽热,于是隔不数日,便命起驾离开九成宫。

    不过他君臣一行并没有直接回京,而朝南前往武功的庆善宫。

    三十四年之前,李渊由谯州刺史调任陇州刺史,途经武功,借住驿馆,太穆窦皇后在此诞下次子李世民。

    两年之前陇州校猎,亦曾途经武功,当时李世民便谕令将这自己诞生之处改建为庆善宫。

    年前更在此宫之侧,为母亲修建慈德寺。

    如今宫、寺皆已修成,李世民来到这诞圣之处,大宴贵臣,奏起〈秦王破阵乐〉,和之以《七德舞》。

    这套乐舞发扬蹈厉,舞者被银甲、执银戟,交错屈伸,击刺往来,舞出破阵之象,以示不忘武德之本。

    太常寺则为这次筵宴新编〈功成庆善乐〉,和之以《九功舞》。

    这套乐舞则进退安徐,以童生六十四人编为八佾,着进德冠,屣履而舞,以象文德。

    自此而后,这一武一文两套乐舞,即成为有唐一代冬至元正,皇帝郊庙飨宴的定则。

    唐代官服着靴,乃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崇尚武德的舆服制度。

    《九功舞》则屣履,彰显两汉魏晋的文德古风。

    这样的服饰进入贞观天子的庙堂,在当时具有指标性质的意义。

    魏征端坐席间,对于《七德舞》俯首不愿直视,对于《九功舞》则聚精会神谛观。

    然而同样是这两套乐舞,看在出身北塞的贵官眼中,却有截然不同的观感。

    此时李世民神气爽迈,意兴风发,赋〈幸武功庆善宫〉诗。

    此诗以黄帝诞生的寿丘、汉高帝刘邦诞生的酆邑起始;接着提及“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的功业,以及“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的治绩;最后以〈大风歌〉终篇。

    可谓将自己天命之子的出身、文韬武略的成就,尽寓于一诗之中。

    可惜皇帝的爽迈风发,并不能让群臣感同身受。

    九成宫原是隋代的仁寿宫,建成之后,杨坚经常在此听政,甚至改元仁寿。

    其周边官舍虽说已趋老旧,毕竟仍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