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虽然联合王国亏了……
夏洛特按照自己的计划,直接在西安住了下来。
不过也没有忘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天就把朱靖垣关于天竺交易的回应,通过电报发给了自己的父亲威尔士亲王。
除了朱靖垣直接说明的条件之外,还有附带的夏洛特自己的的解释。
直接免除剩余的贷款,这就是最终的条件,大明不会再额外拿出任何代价。
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贷款还剩下多少,大明的条件都是免除贷款。
如果正常还完了贷款,那大明就不会拿出任何条件了。
殷洲战争结束的时候,大明向英国和法国分别提供了一大笔贷款。
英国拿到的贷款,一部分用于偿还对大明的战争赔款,一部分用于帮助英国和美利坚度过财政危机,还有一部分用于美利坚的恢复和基础建设。
如今,这笔贷款已经偿还了一小半,剩下的数额其实仍然颇为巨大。
如果直接免除的话,当然能够直接减轻英国的财政负担的。
威尔士亲王看着就非常的纠结,
除了免除贷款之外,威尔士亲王还想要一大笔钱。
只是看女儿的说法,大明人的态度非常的明确,要么英国人就接受这个条件交易,要么双方就继续等着,不会接受其他的条件。
威尔士亲王根本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找来了首相格伦维尔。
格伦维尔看完说明之后,对这些条件当然也不满意。
与格伦维尔等英国官僚的心理预期之前,仍然相当有很大一段距离。
但是和威尔士亲王不同,格伦维尔却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殿下,我建议接受大明的条件……”
威尔士亲王吃了一惊
“接受?就这么接受?那可是南天竺啊,只能换来这些贷款吗?”
格伦维尔理所当然的说
“现在的南天竺,早就不是当初的南天竺了。
“那块大陆已经被我们彻底掏空了,现在仅仅是一块湿热的荒地而已。
“关键是,夏洛特殿下说了,大明不会拿出另外的条件了。
“我们继续拖延的话,能够实际获得的报酬会不断地降低的。”
格伦维尔答应的这么爽快,因为他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官僚机构相关人员都做好了准备,准备把南天竺交给大明并保留一份资产。
如果不交给大明,这份资产就是不良资产,关键是无法直接开始开发。
威尔士亲王则是不想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放弃这么一块土地
“格伦维尔阁下,我们有没有机会,重新开拓南天竺的土地?
“毕竟,老弱病残都已经消失了,只剩下青壮年了。
“天竺的土地,终究是比西南墨洲要好的。
“而且现在我们与大明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现在应该不需要太担心南天竺被大明包围了。
“而且大明对南天竺的兴趣似乎不大……”
格伦维尔愣神了那么一瞬间,心中出现了那么一丝去尝试的想法。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熄灭了。
如果南天竺不交给大明,而是由英国继续开发,那包括格伦维尔在内,大量的英国公务员和贵族的准备就白费了。
所以格伦维尔非常果断的说
“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重新开发南天竺了。
“从墨洲再往南天竺运输人口的代价太高了。
“但是更重要的是与大明的关系。
“南天竺是夹在我们和大明之间的一根刺。
“将南天竺交给大明,才能真正消除双方的矛盾。
“大明不是不在意南天竺,而是不会表现的太在意,这是典型的讨价还价的策略。
“如果交易没有成功,这块留在大明腹地的英国殖民地,就会成为下次战争的导火索。
“我们要与大明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必须放弃南天竺。
“而且越快越好,僵持的时间越长,南天竺能够换到的利益就越少……”
威尔士亲王虽然有些不舍得,也不是很情愿,但是听在格伦维尔不遗余力的持续劝说下,最终叹息着答应了。
然后威尔士亲王给夏洛特发了消息。
夏洛特收到消息也是非常的意外,完全没有想到父亲就这么答应了。
夏洛特本来以为,会和上一次一样,继续拖延下去的。
夏洛特把消息转给朱靖垣的时候,朱靖垣也稍微有点意外。
朱靖垣看着夏洛特反问
“你父亲真的就这么同意了?要用南天竺换取大明免除所有贷款的条件?你有没有跟你父亲说清楚我的意思?”
夏洛特苦着脸解释说
“我当然说清楚了,我自己也很意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直接答应……”
朱靖垣看着手中的电报纸,来来回回看了两遍
“哎,既然英国就这么接受了,那年后就开始准备交接的谈判吧。”
夏洛特有点迷惑的点了点头
“嗯……”
南天竺的问题,是安康九年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安康十年的新年马上就到了。
过完年之后,大明和英国各自安排外交人员,前往天竺的孟买谈判。
这次的谈判就简单多了,说是谈判其实就是讨论交接流程,短短五天的时间就安排好了。
安康十年二月中旬的时候,大明海军的搭载着几批陆军官兵,分别抵达南天竺剩余的几个主要城市,正式开始接收这块土地。
英国派驻在南天竺地区的官方人员,在后续一个月的时间里面,陆续离开南天竺。
格伦维尔为首的英国官僚专门安排的家庭人员,却直接留在了南天竺的土地和庄园上。
大明人不是很喜欢英国人,朱靖垣也一直不支持使用外族人口。
但是南天竺的交易是纯粹的交易,不是东夷国那种在紧张状态下的索取,更不是战争状态下的直接占领。
再加上夏洛特的关系影响,以及越来越多的经贸往来,让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
现在大明没有直接暴力驱逐这部分愿意留下的人的合适理由。
所以负责接管南天竺的大明官员,就如同这些英国人想的那样,参考了当初东夷国对泰西人的安排,给予了他们南天竺藩国国民身份。
夹在大明和英国之间几十年的南天竺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英国人放弃了这块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不过已经荒野化的殖民地,免除了剩余的所有大明贷款。
这份交易对英国而言当然是比较亏的。
但是很多英国官僚、公务员、贵族的状态,却都是喜气洋洋的……
虽然联合王国在国家层面可能确实亏了,但是他们本人和家庭都是没有亏的啊。
南天竺的交接完成后,当地在瘟疫爆发后的情况,也直接展现在了大明人的面前。
南天竺地区城市的荒废程度,内陆的荒野化的程度,都完全出乎了大明人的意料。
十年以前,原本生活着七八千万人口的地方,现在竟然基本看不到人了。
城市之外的人口近乎完全消失了,仿佛回到了未开发的蛮荒地带。
只有英国人离开之前,强行驱赶到荒野做实验的天竺人,还在城市的边沿活动。
这些天竺人都知道内陆的人已经死光了,他们之中有些人本来就是内陆逃难出来的。
现在不想也不敢再次深入内陆活动。
他们不敢去内陆,大明人就更加不敢了。
只能用飞机在天空中巡逻,从空中俯瞰,观察和记录地面的情况。
耸立在南北天竺边界上的漫长铁丝网也都没有拆除。
现在相关的官员非常的保守,仍然将整个南天竺暂时隔离出来,等待高层最终的决定。
朱靖垣很快就收到了朝廷转来的天竺方面的情况说明。
大量南天竺内部的俯瞰照片传真,让朱靖垣也被内陆的荒野化的环境震撼到了
“这,就是人类消失之后,原来的城市和乡村的景象吗?”
夏洛特坐在朱靖垣身边,看着朱靖垣看过的那些照片,同样感觉到非常的震撼
“这些村子和小城镇的人口,离开和消失了也就两三年吧,现在竟然已经被荒草和野生的树木完全笼罩了……”
朱靖垣叹息着说
“天竺地区雨热充足,没有了人类的干预之后,应该很快就会变成草原,甚至森林的。”
夏洛特有些好奇的追问
“那大明要马上开始南天竺内陆地区的开发吗?”
朱靖垣稍微考虑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照片
“我觉得……暂时还是不要去内陆地区了。
“天知道瘟疫的病菌有没有残留,会不会通过腐烂的动物和人类尸体传播。
“最少等十年之后再说开发内陆的事情吧。
“不过周边沿海地区现有的城市和居民点可以恢复建设了。
“城市缓过来之后,再以这些城市为中心,慢慢的向周围的内陆荒野开拓。”
朱靖垣仔细考虑了一番,写了封简单的报告和建议,通过专用电报线路发给了父亲。
几天之后,朱靖垣收到了一封父亲的回信。
朱靖垣下意识的以为,是关于天竺事务的问题和讨论。
结果看了之后才发现,问的是世界另一边的事情。
附带而来的文件里面,还有一封巴拿马皇庄掌柜朱迪锦,殷洲运河工程大工王金鹏,两人共同签署提交的报告。
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殷洲运河即将完工了。
当然,由于工程本身格外巨大,结束的过程也会比较漫长。
现在工程规模已经开始缩小,越来越多的工程区域逐步进入检查清理状态。
预计将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正式全部完工。
目前执行的最终建设标准,是水深二十米,河底宽度一百二十米,水面宽度三百米。
双线通航,也就是两条基本平行的运河。
如果只看单线运河的建设,其实在一年以前就完工了。
也就是说,这条运河在去年就已经通航了,是双线工程建设工程持续到了现在。
即便如此,这个速度已经非常的恐怖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法国人修了六年,搞了一个烂摊子。
美国人接着修了十年,才完成了一条狭窄的船闸式的地上运河,还把山谷变成了湖泊。
最多只能通行五万吨左右,宽度不超过三十三米的船舶。
现在大明人搞出来的殷洲运河,与历史上的那个巴拿马运河相比,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其实逻辑也很简单,首先是朱靖垣直接把法国人和美国人栽跟头的地方给列出来了。
然后是王金鹏拿着朱靖垣的提醒,做了非常详细和稳妥的勘探以及工程准备。
这时候的大明还拥有世祖皇帝留下的先进的大型工程管理理念。
还有朱迪锦的独树一格的后勤管理和经营方案的支持。
为了节省资金,让战俘劳工自己开荒种田,搞了了自给自足的建设方案。
最后就是殷洲战争中抓到的八十多万战俘劳工,加上二十万左右的大明工人和工匠了。
整个工程进行到现在,陆续死亡的工人数量越有两万多人。
不过基本没有高强度劳动死的,绝大部分都是热带疾病导致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本来就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
而前世的巴拿马运河的劳工只有四万多人,劳工数量上就直接差了二十多倍。
现在的大明还有了前世法国人和美国人没有的更多的工程机械。
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大明仅仅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超级工程。
工程即将正式完成,几个重要的问题也摆在了朱迪锦的面前。
这些劳工以后怎么安排。
当初,为了激发这些战俘劳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朱迪锦当初向朱靖垣申请,给劳动积极的战俘劳工发放巴拿马藩国国民身份。
朱靖垣的接受了这个建议,允许朱迪锦给出正式的承诺。
朱迪锦知道朱靖垣并不希望这些人留在大明,所以非常努力的控制了身份发放数量。
不过管理经验丰富的朱迪锦同样明白,这种奖励如果发放的太少,激励效果也不会好。
所以持续五年的不间断工作之后,陆陆续续发出去了差不多二十万身份。
朱迪锦不想食言,所以这二十万工作积极者肯定要留下来。
所以问题在于剩余的六十多万人应该怎么处理。
这六十万人之中,只有少部分愿意按照当初的承诺,离开巴拿马前往北方的墨西哥。
这些人基本都有过贵族身份。
但是绝大部分普通的战俘劳工都想要留在巴拿马。
因为过去这五年多的工作,这些底层泰西人完全熟悉了大明的管理方式。
虽然大明人确实对他们充满了歧视,但大明人在管理上,在对待工人的态度上,相比他们自己的同族泰西人要文明太多了。
在这里工作了五年,他们竟然没有看到几个被打死的工人,累死的工人数量也很少。
绝大部分时候都能吃得饱,而且几乎可以算是绝对的安全。
在这里的生活条件,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不错了。
关键是比过去在南殷洲打仗要好太多了。
所以他们想要留下来。
朱迪锦本人也想要留下他们,这些人都是用熟了的工人发来。
可以给个居留权,用来在在巴拿马继续开荒和建设工厂,干活卖力的再慢慢给国民身份。
但是驻地建同样知道,朱靖垣不喜欢外族,所以要专门请示。
(本章完)
。
不过也没有忘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天就把朱靖垣关于天竺交易的回应,通过电报发给了自己的父亲威尔士亲王。
除了朱靖垣直接说明的条件之外,还有附带的夏洛特自己的的解释。
直接免除剩余的贷款,这就是最终的条件,大明不会再额外拿出任何代价。
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贷款还剩下多少,大明的条件都是免除贷款。
如果正常还完了贷款,那大明就不会拿出任何条件了。
殷洲战争结束的时候,大明向英国和法国分别提供了一大笔贷款。
英国拿到的贷款,一部分用于偿还对大明的战争赔款,一部分用于帮助英国和美利坚度过财政危机,还有一部分用于美利坚的恢复和基础建设。
如今,这笔贷款已经偿还了一小半,剩下的数额其实仍然颇为巨大。
如果直接免除的话,当然能够直接减轻英国的财政负担的。
威尔士亲王看着就非常的纠结,
除了免除贷款之外,威尔士亲王还想要一大笔钱。
只是看女儿的说法,大明人的态度非常的明确,要么英国人就接受这个条件交易,要么双方就继续等着,不会接受其他的条件。
威尔士亲王根本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找来了首相格伦维尔。
格伦维尔看完说明之后,对这些条件当然也不满意。
与格伦维尔等英国官僚的心理预期之前,仍然相当有很大一段距离。
但是和威尔士亲王不同,格伦维尔却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殿下,我建议接受大明的条件……”
威尔士亲王吃了一惊
“接受?就这么接受?那可是南天竺啊,只能换来这些贷款吗?”
格伦维尔理所当然的说
“现在的南天竺,早就不是当初的南天竺了。
“那块大陆已经被我们彻底掏空了,现在仅仅是一块湿热的荒地而已。
“关键是,夏洛特殿下说了,大明不会拿出另外的条件了。
“我们继续拖延的话,能够实际获得的报酬会不断地降低的。”
格伦维尔答应的这么爽快,因为他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官僚机构相关人员都做好了准备,准备把南天竺交给大明并保留一份资产。
如果不交给大明,这份资产就是不良资产,关键是无法直接开始开发。
威尔士亲王则是不想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放弃这么一块土地
“格伦维尔阁下,我们有没有机会,重新开拓南天竺的土地?
“毕竟,老弱病残都已经消失了,只剩下青壮年了。
“天竺的土地,终究是比西南墨洲要好的。
“而且现在我们与大明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现在应该不需要太担心南天竺被大明包围了。
“而且大明对南天竺的兴趣似乎不大……”
格伦维尔愣神了那么一瞬间,心中出现了那么一丝去尝试的想法。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熄灭了。
如果南天竺不交给大明,而是由英国继续开发,那包括格伦维尔在内,大量的英国公务员和贵族的准备就白费了。
所以格伦维尔非常果断的说
“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重新开发南天竺了。
“从墨洲再往南天竺运输人口的代价太高了。
“但是更重要的是与大明的关系。
“南天竺是夹在我们和大明之间的一根刺。
“将南天竺交给大明,才能真正消除双方的矛盾。
“大明不是不在意南天竺,而是不会表现的太在意,这是典型的讨价还价的策略。
“如果交易没有成功,这块留在大明腹地的英国殖民地,就会成为下次战争的导火索。
“我们要与大明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必须放弃南天竺。
“而且越快越好,僵持的时间越长,南天竺能够换到的利益就越少……”
威尔士亲王虽然有些不舍得,也不是很情愿,但是听在格伦维尔不遗余力的持续劝说下,最终叹息着答应了。
然后威尔士亲王给夏洛特发了消息。
夏洛特收到消息也是非常的意外,完全没有想到父亲就这么答应了。
夏洛特本来以为,会和上一次一样,继续拖延下去的。
夏洛特把消息转给朱靖垣的时候,朱靖垣也稍微有点意外。
朱靖垣看着夏洛特反问
“你父亲真的就这么同意了?要用南天竺换取大明免除所有贷款的条件?你有没有跟你父亲说清楚我的意思?”
夏洛特苦着脸解释说
“我当然说清楚了,我自己也很意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直接答应……”
朱靖垣看着手中的电报纸,来来回回看了两遍
“哎,既然英国就这么接受了,那年后就开始准备交接的谈判吧。”
夏洛特有点迷惑的点了点头
“嗯……”
南天竺的问题,是安康九年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安康十年的新年马上就到了。
过完年之后,大明和英国各自安排外交人员,前往天竺的孟买谈判。
这次的谈判就简单多了,说是谈判其实就是讨论交接流程,短短五天的时间就安排好了。
安康十年二月中旬的时候,大明海军的搭载着几批陆军官兵,分别抵达南天竺剩余的几个主要城市,正式开始接收这块土地。
英国派驻在南天竺地区的官方人员,在后续一个月的时间里面,陆续离开南天竺。
格伦维尔为首的英国官僚专门安排的家庭人员,却直接留在了南天竺的土地和庄园上。
大明人不是很喜欢英国人,朱靖垣也一直不支持使用外族人口。
但是南天竺的交易是纯粹的交易,不是东夷国那种在紧张状态下的索取,更不是战争状态下的直接占领。
再加上夏洛特的关系影响,以及越来越多的经贸往来,让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
现在大明没有直接暴力驱逐这部分愿意留下的人的合适理由。
所以负责接管南天竺的大明官员,就如同这些英国人想的那样,参考了当初东夷国对泰西人的安排,给予了他们南天竺藩国国民身份。
夹在大明和英国之间几十年的南天竺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英国人放弃了这块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不过已经荒野化的殖民地,免除了剩余的所有大明贷款。
这份交易对英国而言当然是比较亏的。
但是很多英国官僚、公务员、贵族的状态,却都是喜气洋洋的……
虽然联合王国在国家层面可能确实亏了,但是他们本人和家庭都是没有亏的啊。
南天竺的交接完成后,当地在瘟疫爆发后的情况,也直接展现在了大明人的面前。
南天竺地区城市的荒废程度,内陆的荒野化的程度,都完全出乎了大明人的意料。
十年以前,原本生活着七八千万人口的地方,现在竟然基本看不到人了。
城市之外的人口近乎完全消失了,仿佛回到了未开发的蛮荒地带。
只有英国人离开之前,强行驱赶到荒野做实验的天竺人,还在城市的边沿活动。
这些天竺人都知道内陆的人已经死光了,他们之中有些人本来就是内陆逃难出来的。
现在不想也不敢再次深入内陆活动。
他们不敢去内陆,大明人就更加不敢了。
只能用飞机在天空中巡逻,从空中俯瞰,观察和记录地面的情况。
耸立在南北天竺边界上的漫长铁丝网也都没有拆除。
现在相关的官员非常的保守,仍然将整个南天竺暂时隔离出来,等待高层最终的决定。
朱靖垣很快就收到了朝廷转来的天竺方面的情况说明。
大量南天竺内部的俯瞰照片传真,让朱靖垣也被内陆的荒野化的环境震撼到了
“这,就是人类消失之后,原来的城市和乡村的景象吗?”
夏洛特坐在朱靖垣身边,看着朱靖垣看过的那些照片,同样感觉到非常的震撼
“这些村子和小城镇的人口,离开和消失了也就两三年吧,现在竟然已经被荒草和野生的树木完全笼罩了……”
朱靖垣叹息着说
“天竺地区雨热充足,没有了人类的干预之后,应该很快就会变成草原,甚至森林的。”
夏洛特有些好奇的追问
“那大明要马上开始南天竺内陆地区的开发吗?”
朱靖垣稍微考虑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照片
“我觉得……暂时还是不要去内陆地区了。
“天知道瘟疫的病菌有没有残留,会不会通过腐烂的动物和人类尸体传播。
“最少等十年之后再说开发内陆的事情吧。
“不过周边沿海地区现有的城市和居民点可以恢复建设了。
“城市缓过来之后,再以这些城市为中心,慢慢的向周围的内陆荒野开拓。”
朱靖垣仔细考虑了一番,写了封简单的报告和建议,通过专用电报线路发给了父亲。
几天之后,朱靖垣收到了一封父亲的回信。
朱靖垣下意识的以为,是关于天竺事务的问题和讨论。
结果看了之后才发现,问的是世界另一边的事情。
附带而来的文件里面,还有一封巴拿马皇庄掌柜朱迪锦,殷洲运河工程大工王金鹏,两人共同签署提交的报告。
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殷洲运河即将完工了。
当然,由于工程本身格外巨大,结束的过程也会比较漫长。
现在工程规模已经开始缩小,越来越多的工程区域逐步进入检查清理状态。
预计将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正式全部完工。
目前执行的最终建设标准,是水深二十米,河底宽度一百二十米,水面宽度三百米。
双线通航,也就是两条基本平行的运河。
如果只看单线运河的建设,其实在一年以前就完工了。
也就是说,这条运河在去年就已经通航了,是双线工程建设工程持续到了现在。
即便如此,这个速度已经非常的恐怖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法国人修了六年,搞了一个烂摊子。
美国人接着修了十年,才完成了一条狭窄的船闸式的地上运河,还把山谷变成了湖泊。
最多只能通行五万吨左右,宽度不超过三十三米的船舶。
现在大明人搞出来的殷洲运河,与历史上的那个巴拿马运河相比,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其实逻辑也很简单,首先是朱靖垣直接把法国人和美国人栽跟头的地方给列出来了。
然后是王金鹏拿着朱靖垣的提醒,做了非常详细和稳妥的勘探以及工程准备。
这时候的大明还拥有世祖皇帝留下的先进的大型工程管理理念。
还有朱迪锦的独树一格的后勤管理和经营方案的支持。
为了节省资金,让战俘劳工自己开荒种田,搞了了自给自足的建设方案。
最后就是殷洲战争中抓到的八十多万战俘劳工,加上二十万左右的大明工人和工匠了。
整个工程进行到现在,陆续死亡的工人数量越有两万多人。
不过基本没有高强度劳动死的,绝大部分都是热带疾病导致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本来就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
而前世的巴拿马运河的劳工只有四万多人,劳工数量上就直接差了二十多倍。
现在的大明还有了前世法国人和美国人没有的更多的工程机械。
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大明仅仅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超级工程。
工程即将正式完成,几个重要的问题也摆在了朱迪锦的面前。
这些劳工以后怎么安排。
当初,为了激发这些战俘劳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朱迪锦当初向朱靖垣申请,给劳动积极的战俘劳工发放巴拿马藩国国民身份。
朱靖垣的接受了这个建议,允许朱迪锦给出正式的承诺。
朱迪锦知道朱靖垣并不希望这些人留在大明,所以非常努力的控制了身份发放数量。
不过管理经验丰富的朱迪锦同样明白,这种奖励如果发放的太少,激励效果也不会好。
所以持续五年的不间断工作之后,陆陆续续发出去了差不多二十万身份。
朱迪锦不想食言,所以这二十万工作积极者肯定要留下来。
所以问题在于剩余的六十多万人应该怎么处理。
这六十万人之中,只有少部分愿意按照当初的承诺,离开巴拿马前往北方的墨西哥。
这些人基本都有过贵族身份。
但是绝大部分普通的战俘劳工都想要留在巴拿马。
因为过去这五年多的工作,这些底层泰西人完全熟悉了大明的管理方式。
虽然大明人确实对他们充满了歧视,但大明人在管理上,在对待工人的态度上,相比他们自己的同族泰西人要文明太多了。
在这里工作了五年,他们竟然没有看到几个被打死的工人,累死的工人数量也很少。
绝大部分时候都能吃得饱,而且几乎可以算是绝对的安全。
在这里的生活条件,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不错了。
关键是比过去在南殷洲打仗要好太多了。
所以他们想要留下来。
朱迪锦本人也想要留下他们,这些人都是用熟了的工人发来。
可以给个居留权,用来在在巴拿马继续开荒和建设工厂,干活卖力的再慢慢给国民身份。
但是驻地建同样知道,朱靖垣不喜欢外族,所以要专门请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