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诸葛亮的担忧

    “伯约以为,我军夺得陇右之后,该当如何?”诸葛亮坐在“昆明王”普王刺土进贡的战象上,居高临下的问道。

    对于诸葛亮的意外青睐,姜维表现得十分受宠若惊。

    天水姜家虽也三代为官,可官都不大,远称不上什么名门。

    而且自从他爹当年为救老太守死了之后,官府虽有补偿,少了主心骨的姜家仍不免开始变得困难。

    这年头做基层官员,如果不贪不敛,那点薪俸真是维持家族日常生活都不够,存不下多少余财。

    刘禅也正是因此才推行薪俸改革,削减三公等高级官员的薪俸,补贴基层,缩小差距。

    但曹魏可没有这种政策,姜维自父亲去世后日子过的并不富裕。

    他虽然天资上佳,允文允武,自幼却因家境屡遭白眼,这种窘况直到他也在天水当了个小官才逐渐好转。

    但虽然做了官,也只是换了个圈子,继续遭白眼排挤罢了……

    而自从加入刘汉以来,不仅太子不知为何对他信任器重,陛下温言鼓励,诸葛丞相似乎也对他相当重视,一路上不断拉着他谈话,颇有考校之意。

    考校,那就是想用你的前提啊,这个道理姜维怎么可能不懂。

    “嗯……”姜维沉思片刻,“如今我军士气正盛,自陛下兵出汉中以来,定荆州、平三军、安南中,可谓连战连捷。如今陇右各郡望风而降,曹丕领军在外,正当进取!

    “可先取陇西郡,防备可能来袭的凉州边军。而后集中兵力,直入关中,与张三将军、子龙将军的兵马相呼应,一战而定秦川!”

    说着说着,年轻热血的姜维已经把所谓考校的事情忘脑袋后面去了,越说越兴奋。

    “若取秦地,不仅又添一大粮仓,自关中向陇右运粮更易,且秦地之学子、壮士亦可为我所用。届时收复凉州、进取中原、恢复汉统……”

    “咳咳!”诸葛亮咳嗽一声,甚至坐下聪明的战象也跟着扬鼻高鸣一声。

    姜维这才如梦初醒,停下了自己的挥斥方遒,涨红着脸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诸葛亮倒是不以为意,反而觉得有些亲切,太子刘禅拉着他谈天说地之时经常是这般模样。

    或许也是因此,太子觉得投缘,才会如此看重此人吧。

    “伯约可知,关中与中原曹魏尚存兵马几何?我大军即便攻入关中,曹军若坚守陈仓、郿县、长安等城池,再以精锐骑兵袭扰……

    “关中平原之地,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这……”姜维只是像每个热血年轻人一样,畅想美好的蓝图,哪里想过这些细节。

    “若关中战事旷日持久,我军粮草需自益州调拨,路途遥远、所耗甚大,府库存粮,又可供大军几日之用?”

    姜维:“……”

    “此时业已入夏,待到秋季正是农忙时节,若是大军在外,百姓劳力不足,影响秋收大计,又当如何应对?”

    “丞相!”被连续暴击的姜维忍不住出声打断,抱拳道,“丞相,是末将思虑不周。”

    诸葛亮此时笑道:“年少时锐意进取,此乃天性使然。只是行事前还当细细斟酌,以补不足。”

    “是,末将受教了。”

    “比如你此前领兵出城,追杀郭淮,虽说为我军立下大功……”诸葛亮表情渐渐严肃起来,“可那郭淮的眼线若未被我军拔除,洞悉你只是孤军,反身厮杀……岂不危矣?”

    经过了一连串打击的姜维,此时已开始正视自己了。

    再听诸葛亮这么说,也觉得自己确实莽撞了些,能胜不得不说也是有很大运气成分。

    “姜维险些丢失冀县要地,甘愿受罚。”

    诸葛亮摆手道:“无论过程如何,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有功当赏,岂有责罚有功之将的道理?冀县丢了,我大军取回便是,只凭郭淮拿得下也守不住。

    “只是伯约天资聪颖、允文允武,若能虚心锻炼,前途必不可限量。倘若就此枉送了性命,岂不可惜?”

    姜维看着诸葛亮温和又带着关切的眼神,彻底沦陷了。

    在三位“大汉魅魔”的轮番出手下,他顿时觉得此生最正确的选择,便是归降太子,投入大汉的麾下。

    “末将姜维,何德何能,得陛下、太子、丞相如此厚爱……”姜维眼眶含泪,在马上抱拳俯首,“为匡扶汉室,以报陛下、太子,尝丞相之夙愿,维,何惜此身!”

    诸葛亮含笑点头:“好,好,伯约若能虚心克己、苦学不怠,定可成陛下太子之助。今后若有诸事不明之处,皆可询问于我,不必顾忌。”

    姜维大喜,诸葛丞相这是有传授之意啊!

    当世卧龙亲自加以点拨,这可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奇遇。

    “多谢丞相!”

    若是一开始,就对姜维点评此战他的不足之处,年轻人必定难以接受,没准还误会成是他诸葛亮给的下马威。

    先让姜维理解北伐路上的重重困难,再对他的进取之心和成绩加以肯定,最后把话题绕回来就好接受了。

    如今看来效果不错,既没有打击年轻人的自信心,也达到了劝勉的效果。

    而诸葛亮会对初次见面的姜维如此上心,自然还是因为太子刘禅。

    太子看人眼光一向很准,便说那丁奉,自入麾下就屡立战功,派去三郡的虞翻也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虽非王佐之姿,也堪当州郡之才。

    而今这姜维虽年龄不大,名声不显,但粗谈几句便知其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在天水这种地方尤为难得,观其行军作战,也颇有章法,只要稍加打磨,日后必是肱股之臣。

    而且……

    诸葛亮望向东北方向,神情稍带忧虑,忽然没有了说话的兴致。

    方才劝勉姜维的话,未尝不是他内心对太子刘禅的担忧。

    太子自领兵以来,几乎未尝一败,仅在三郡吃了些小亏,最终还是胜了。

    少年人心高志远是好事,他也知道刘禅颇为老成,不似寻常少年。

    但他看着刘禅自幼长大,付出心血无数,对刘禅的感情自然也是非同寻常。

    如今眼看就差一步,便能完成北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断陇。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还能保持冷静吗?

    「如今后方已定,已无需再奋力拖延张郃了。只需坚守些许时日……臣已亲统大军来援,太子,切莫急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