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角宿君拒吃馅饼

    南次没有急着去桐华宫审问刘庶人,他再等最佳的时机。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顾耿、齐央跟东宫之间的争执还没争出个什么结果来,司空月燕不知道自灌了多少迷魂汤,居然把一件很可能置司空北辰于死地的事透露给了王青娥!!!而告诉他这件事情的人,竟然又是父皇!!!

    司空通也十分伤脑筋。

    他才听四儿子说了王青娥再见过六儿子后,当天就直接赶去了贺家大宅,顺路还掺合了下张氏被夫家扫地出门的热闹,被齐修驳了个哑口无言,可是从贺家大宅出来时,又显然喜形于色,四儿子断定——王青娥肯定告了个大密,而他那个一无是处的六儿子能知道什么机密呢?必定就是关于太子的机密。

    才隔了一天,一天而已,这件事就被郑备的党徒捅给了顾耿,捅给了齐央,捅给了陆靖,这三个人都不可能装聋作哑的,好在也没有声张传扬,赶紧要求面圣,可这三人两方的态度,却有些不一样。

    顾耿更加认定案情复杂,而且务必察断明了,哪怕不宜将案情公之朝堂,然而谁是凶手,谁被嫁祸,殷才人究竟是否被毒害,所中何毒,谁是投毒的人,何以太医署所有医官都没有诊确殷才人的死因,等等事宜都必须得有个明断,凶手也必须获得罪惩——陛下防戒的是祸起萧墙之内,而此案之生,已为萧墙之祸了,若再不确断,惩处罪凶,恐难免决堤之祸。

    决堤,这两个字重重击中了司空通的胸口。

    陆靖的建议却是不宜彻察。

    “太子无辜,则毕宿君当诛,毕宿君无辜,则太子当废,无论真相如何,一则此丑祸必引朝野争议,大损皇族声威;另则受此案牵连者广泛,如范阳卢、江东贺等族,恐怕会激生更大的乱争。因此,以宵小散布谣言处断方为上上之策……”

    司空通心中跟明镜一般。

    他的确想息事宁人,可长平郑已经出击了,这件事案怎么可能仅以宵小散布谣言蓄意中伤皇族处断?而且那种能让人莫名其妙昏睡而亡的剧毒,如果不查明出处,他这君王何以自保,诸多皇子又何以自保?

    陆靖打得一手好算盘,他是江东贵族,眼看着顾、齐两家这回竟然和东宫叫板,江东贺大有胜算,他如果站定太子阵营,必然会引起江东贵族的不满,可他又不敢笃定东宫必败,他心知肚明,如今佐助太子的大族除了范阳卢一系外,还有临沂王氏,还有陈郡谢氏,没有王、谢等族的支持,他迟早会灰头土脸让出大中正的重职。

    喜出望外的是郑贵人。

    没想到,怎想到,天上还真会掉下个大馅饼。

    一个区区殷氏,居然能让太子、司空月乌两个皇子都意乱情迷,更绝的是裴王氏这么一个货色,竟也能让司空月燕这傻小子神魂颠倒,出卖了太子这么大的一桩罪行!!!可郑贵人也很清楚,顾耿、齐央不至于会看东宫、毕宿府两败俱伤,范阳卢和临沂王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他们扶持的太子陷入险境,而皇帝陛下嘛,必然还是更加偏心范、王等族,如果只是把司空月乌送进鬼门关,真是浪费了这一天赐良机。

    这件事必须闹大。

    郑贵人于是召来了三皇子。

    司空木蛟尚且被瞒在鼓里,他最近这段时间开始关注北汉王廷的动向了。

    他意识到北汉王姜泰作用的那个大尚臣极不简单,居然能够说服姜泰弃用胡姓而用汉姓,甫一夺位,就开始改革卑贱汉民的传统,这是要干什么?这绝不是单纯为了向大豫示好,姜泰可是曾经偷援蜀州,他废了不少努力才弄明白,经过汉中偷援蜀州必行一条秘迳,姜泰废尽心思试走那条秘迳,最终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夺权?

    司空木蛟恨不得自己去一趟蜀州,找到姜泰所走的那条,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就直抵蜀州的秘迳,这条秘迳既能直通蜀州,那么是否也能绕过剑关,直逼益州?!

    三皇子被军国大事分了心。

    直到郑贵人对他面授机宜,他才知道外祖父居然瞒着他干了这件大事,而他的母亲尚觉不足,甚至要求他把这件事广为张扬,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我们只需要坐实,太子和司空月乌都犯了秽乱宫闱的罪行……”

    “母亲!”司空木蛟忍不住了:“北汉使者就快抵达建康城,这个时候闹出如此丑闻……母亲可想过于我司空皇族而言,是多大一桩丑恶?!”

    “这与你有何干系……”

    “我也姓司空,怎能与我无干?”司空木蛟正色道:“不仅儿臣难逃干系,母亲难道就能独善其身?母亲别忘了,殷才人本是出自长风殿,最初承宠,是为母亲所荐!母亲尊为三夫人之一,却无识人之能,先犯失察之过,如今不知自检,竟然还无视皇族体统,意图逼得父皇以重惩皇子,平息议论。

    太子及二兄固然有罪错,可我若听令于母亲,罪错不比两位兄长更小,我会告诫外祖父,如果不加收敛,我会直接向父皇禀明外祖父之罪错,母亲如果不肯改变主意,儿臣会往乾阳殿负荆请罪!”

    郑贵人差点没被三皇子气得吐血三升。

    郑备却很赞同三皇子的主张。

    “我本也没打算把这事情广为张扬,只是泄露给了顾耿、齐央及陆靖,他们三个都是有分寸的人,谁都不会把事情闹得收不了场,其实这件事案,是不可能连除太子和毕宿君两大威胁的,你的顾虑是对的,此乃家丑,家丑不可外扬,尤其是皇室的家丑,这件事案嘛,不会是两败俱损的结果,只能是两面俱全的了局,可必须是有个帮凶出来顶罪的,只有这样,陛下才能说服顾耿这个铁头判官,也只有顾耿愿意结案,这件事故才能得平息。”

    “帮凶?”

    “其实事案一目了然,就秽乱宫闱一事,太子多半是受了陷害,可殷才人究竟是被谁毒害的呢?毕宿君又是无辜的。陛下最重视的究竟是什么?第一,是谁在暗中算计太子,总不是虞皇后,也不大可能是贺氏母子,更无可能是咱们,还有谁呢?第二,是谁毒杀的殷才人,怎么做到瞒骗过太医署的医官,这件事就连我都想不通,不过我知道,出来认罪的人必然不会是太子和皇后。

    第2/2页)

    可是啊,帮凶毕竟只是帮凶,陛下会有明断,因此虞皇后多半是又会吃亏的了,而太子和毕宿君间,也必定会结下死仇,接下来的事,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了。”

    三皇子仍然紧蹙着眉头。

    郑备却没留意三皇子的神色,自顾道:“你的母亲,其实颇为志大才疏,我早就告诫过她入宫之后莫要自作主张,可她把我的教诫自来当成耳边风。我其实也知道你跟毕宿君不一样,他才是真正长于妇人之手,论头脑恐怕还不及贺氏。

    殿下,我跟夫人的想法不同,夫人急于铲除太子,可在我看来如果太子失储,殿下面对的对手比太子更加强劲,因此其实不必急于对付太子,甚至连神元殿君你都可以让予毕宿君,最合适的角宿妃人选,其实是中女史。”

    “外祖父,我已经答应过阿娜……”

    “良娣之位,乃至于夫人之位,也不算委屈了于家的女儿。”郑备扫了一眼三皇子:“殿下的志向在于帝位,未来的九五之尊怎可拘于儿女情长?我冷眼看着于家的女儿虽为庶出,却是极其聪慧和明理的,可为殿下的贤内助,无论是出身还是才干都有所欠缺,万万比不上中女史。

    太子现在已经暴露了急躁之意,陛下哪怕现在还不至于起意废储,可当太子犯下更大的罪错,陛下明知嫡长子不具为君之质,一意孤行只能导致祸起萧墙,那时候你面对的对手会是谁呢?

    不是毕宿君,也不可能是危宿君和柳宿君,是心宿君及鬼宿君!太子败,临沂王与陈郡谢均不会势败,江东陆更加不会势败,且陛下还如此信任中女史,可以说日后陛下决意将中女史许嫁给哪位皇子,哪位皇子就必然成为新的储君!”

    这又是个石破惊天的结论,不过在三皇子看来,有点滑稽。

    王瀛姝不是个普通的女子,她在权场之上,已经成为了洒弄鱼食,惹得那些鱼儿搅乱一池波澜的人。她不是鱼饵是渔夫,她不是棋子是棋手,相比起母亲“多一个姬媵不嫌多”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外祖父愿意以角宿妃许之,看似已经显出对中女史的格外看重了,但仍然是将她当成了一枚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棋子。

    不是他妄自菲薄,如果中女史真是“钦定”的未来太子妃,如果他面对的对手真的是老四、老五两个弟弟,他恐怕会成为最没有竞争力的角逐者,因为直至如今,他还想弄清楚中女史一介女流之辈,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精力去把不少他堂堂皇子都觉力从不心的“学问”梳理得明明白白,中女史管理着墅庄,他同样有别墅、田庄,可别说一年的收成了,他甚至从来没有关注过一石粟价值几何,五口平民门户,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得花耗多少粮帛,他甚至觉得,中女史应该知晓防范北汉南侵的关键。

    过去,他和二兄都把太子看成“将死之人”,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取代太子的唯二人选,是因为他们身后一北一南两个强大的母族,可势态发展到如今,太子也有了强大的妻族做为后盾,而长平郑氏,因为被江东贺打压,已经不复从前的优势了。

    中女史曾经说过,皇权要得巩固,在其位的君王若不想成为被门阀操纵的傀儡,只有一个选择,而基础就是皇室内部必须勠力同心。

    起初他并没有完全相信这样的话。

    他听进去的是一国之君,不能为他人把控,他花了不少时间苦思冥想,恍悟太子其实并非生性懦弱,对他们的一再隐忍,应当是为了争取父皇的信任,太子以友睦手足作态,而父皇为了让太子继承皇位,甚至早早就对谢夫人用了绝嗣药,足见父皇立嫡长为嗣的决心!

    可父皇仍然让二兄任建康令,同意他去军中历练,栽培四弟在中军立威,就连五弟,一早就送入临沂王氏受教于临沂公门下。

    父皇希望太子能以德服人,也希望诸皇子都能发挥所长,共同辅佐长兄,保住大豫的半壁江山,甚至有朝一日能够攻复失土、再统九州。

    太子位如果有易,绝不能因为贺、郑两大门阀发力逼胁,只能是因太子辜负君父的寄望,昏聩无能,因此他的转机,绝不再于娶哪个女子为王妃,身后有多少门阀做为后盾,多么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他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君父的信重,他得证明自己有为明君圣主的潜力。

    又或许,父皇的确认为唯有中女史能够母仪天下,钦定她为未来君主的贤内助。

    可为此废尽心思去争取中女史的芳心,真可谓荒唐透顶。

    三皇子梳理清楚了自己的头绪,便没有接郑备的话,只道:“母亲这回,是真勃然大怒了。”

    “她在宫里,其实掀不起多大波澜来,只要殿下不犯糊涂,陛下也不会太在意一介妃嫔的行迳,毕竟连刘庶人,现在不都活得好好的么?”

    刘氏那叫“活得好好的”?三皇子未免觉得心寒——前番小舅父因为行状未得上评,未得擢升,外祖父愤愤不已,把谢晋、陆靖恨得咬牙,可换为了他的母亲,哪怕被废位、拘禁,只要保得性命就算“活得好好的”,母亲是外祖父的亲骨肉尚且都沦为了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何况他这外孙?

    长平郑不是他的家族,他的姓氏为司空。

    三皇子微笑:“外祖父放心,孤是不会犯糊涂的。”

    郑备拍着三皇子的肩,不觉间,这个外孙的个头都已经赶上他的个头了,建兴十三年,又有两个皇子已至冠岁,可喜的是毕宿君自作孽,虽然不会因为秽乱宫闱之罪被处死,然而也必无夺储的机会了,皇帝陛下连教引宫女都不会挑择已获帝幸的宫人遣派给皇子,说明跟大豫先前的帝王不同,十分看重伦常,陛下只要认定了毕宿君的罪实,放弃这个儿子就毫无悬念了。

    可毕宿君活着,太子会怎么想呢?

    这场戏可没这么快散场,后续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