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好大的一个善人!!!
气急之下,贾政怒吼出声。
榻上的贾母有些坐不住了,说道“不过是些许儿童戏言,你何苦要这等作态。”
“那宝玉是个好孩子,堂中刚又发生了不少事,别吓坏了他。”
贾政本就是个孝顺人,听闻贾母这话,郁气只得憋在心中,无法抒发。
众人见之,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贾宝玉真不愧是贾母的心尖子,就这都能护得住。
只可惜,贾钰不打算善罢甘休,继续道“听说宝玉素日最细吃胭脂。”
“尤好府中丫鬟口边沁润胭脂,美其名曰尝尝。”
“又闻宝玉不舍林妹妹,求了老太太,一同住在外间。”
“他的床与林妹妹的窗就隔了那一扇碧纱橱。”
咯噔!
众人听后,皆脸色骤变。
吃丫鬟嘴里的胭脂本无可厚非,只当是公侯子弟年少慕艾。
可这住在林姑娘旁边,只隔了一扇碧纱橱,算是什么意思?
如此这般要是传了出去,那林黛玉的名声还要么?日后林黛玉可还嫁得了人?
“什么?那孽障竟敢如此?”
贾政原本因为贾母的话强压住的怒火,现在再度燃起。
他本端方君子,又与林如海是极好挚友,怎容自己儿子轻怠林如海之女。
“钰哥儿,你这话何意?”
“不过是宝玉同姊妹间亲近,何曾有这般鬼蜮心思?”
“再看林丫头,她都没说话,由得你张这口。”
贾母有些生气的训斥贾钰。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到了林黛玉身上。
林黛玉咬了咬牙,俏脸满是坚定的起身说道“老祖宗。”
“男女有别,此是圣人之言,我与宝玉一无父母之命,二无媒妁之言。”
“更谈不上什么情投意合,如此,极为不妥!”
轰!!!
一语落下,满堂皆惊。
谁也没有想到看起来柔弱的林黛玉竟有如此心性,当着这么多长辈的人戳破了这一层,何其果敢坚贞?
此时,王夫人看向林黛玉的目光竟有种想把她扒皮抽筋的**。
就连贾母内心隐隐都有些不痛快。
闻言。
贾政心中说不出的惭愧内疚,他竟没想到林黛玉在这府中不过一月,对贾宝玉有如此成见,可见贾宝玉素日里做为如何轻怠林黛玉。
简直岂有此理!
“老太太。”
“我知宝玉和林妹妹都是你心肝,若是亲上加亲,那便最好不过。”
“可有些人不是这么想的,往日里院内那些个传闻究竟是谁的手笔,恐怕大家都有所猜测。”
“这些个肮脏事要是传进了扬州的林姑父耳中,林姑父该做何想?”
“旁人不知道,难道在座诸位不清楚林姑父将林妹妹送到府中的缘由?”
“那巡盐御史是个什么官职,如同刀尖舔血,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林姑父以为林妹妹同府中血脉相连,府中当视若珍宝。”
“如此这般,是何道理?”
双眸如刃,贾钰扫视着堂上众人,表情极为森冷。
贾家这些个废材,一个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已经看不下去了。
好好的关系网不去经营,反倒将那些稀罕人情用在不必要的地方,甚至去帮扶王家上位。
但凡是长了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做这种事。
对林黛玉,贾家更是半点人情不讲,甚至于后面用了林如海给林黛玉准备的嫁妆修建大观园,贾家人内心连半分怜惜都没有。
“母亲,淑珍。”
“我如何有颜面去见妹夫如海,又该如何向妹妹交代?”
“呃!”
贾政怒火攻心,骤然咳出一滩淤血。
“大人!”
“二爷!”
周围人一片惊愕,赵姨娘迅速上前稳住贾政。
但贾政并未陷入昏迷,他微弱却坚定地挥了挥手,“没事,这口瘀血吐出,我反而觉得心里舒坦了些。”
“生出这样的子孙,是我的过错,希望母亲不要再对我步步紧逼。”
“我的儿啊,来人啊,快把二爷送回房间休息。”
贾母内心焦虑万分,急忙命令丫鬟将贾政扶入后室。
在场的人都对贾钰产生了些许畏惧,他回府不过短短时间,已有人被杀,有人被掌掴,甚至有人被他气得吐血,这样的“战绩”实在令人咋舌。
“今日的事情,总得有个了结。”
“林妹妹已不适宜继续留在老太太的院中了,我想,是否可让她暂住东府。”
“正好四妹妹也在那边,两人可以相互陪伴。”
贾钰提出了建议。
“我还没到不能动弹的地步呢,林丫头为何要搬离西府?”
贾母听后立刻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她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难以遏制。
林黛玉是贾敏的独生女儿,流淌着荣国府的血脉,与宁国府有何相干?
如果她真的住进宁国府,外界会如何看待荣国府?
“嗤。”
贾钰却在这时发出了一声嗤笑“老太太。”
“您认为在今天的事情之后,林妹妹还能在西府安然居住吗?”
“钰儿,你不必含沙射影,难道在西府,还会有人加害林丫头不成?”
贾母的脸色霎时变得阴沉,她冷冷地反驳。
气氛一时变得极其紧张。
处于风口浪尖的林黛玉几乎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是吗?真的如此吗?”
“在我出征前,我曾亲自去玄真观求见父亲。”
“不巧的是,我对西府的一些秘密也略知一二,真的要我在这里揭露出来吗?”
贾钰的话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尤其是王熙凤和贾蓉这两个西府的年轻一辈。
贾赦夫妇似乎想到了什么,疑惑地看了看贾母,又看了看王夫人。
“我倒要听听,西府有什么秘密值得东府来管?”
王夫人面若冰霜,语气中透露出怨恨与愤怒。
此刻,她将贾钰视为仇敌,恨不能立刻除之而后快。
“哒哒”
贾钰迎着她的目光,向前迈了一步,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二婶的记性可真差。”
紧接着。
“啪!”
新月娥又猛然甩了王夫人一巴掌,她的左脸立刻肿胀,与右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啊!”
王夫人痛呼一声,手捂着嘴,嘴角已渗出鲜血。
她狠狠地瞪着贾钰,目光如刀。
“侯爷在说话,你插什么嘴?”
新月娥冷漠地斥责。
在场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心惊胆战。
王熙凤、邢夫人、尤氏都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仿佛能感受到那的疼痛。
“钰儿!”
贾母愤怒地大喊。
她觉得自己的底线被贾钰一次又一次地践踏。
“哈。”
贾钰向她轻轻挥手,重新环视众人,带着笑意说“总有人是记吃不记打。”
“十几年前,贾敏姑姑就是这样对待某些人,因此他们怀恨了这么久。”
“甚至在出嫁之后,还屡次阻挠姑姑回府省亲。”
“外界都说链二嫂性格泼辣,却不知道上一代王家真正霸道的是谁。”
“心思深重,善于背地里伤人,京城中有不少名媛都吃过她的亏。”
“老太太,您说,我怎么敢继续把林妹妹留在西府呢?”
一桩陈年旧闻,撕开了荣国府二夫人那层贤淑的面纱。
王熙凤、贾琏以及贾蓉都惊愕不已。
这还是人们口中的那个“善人”王夫人吗?
贾赦、贾珍以及邢夫人似乎有所了悟。
毕竟,他们与王夫人同辈,当年也多少知道一些内情,只是没那么详细。
如今看来,王夫人在府中散布关于林黛玉的谣言,完全是出于对贾敏的嫉妒和怨恨。
这种性格未免过于狠毒,十几年的仇恨都难以消解吗?
众人都暗自想幸好贾政被扶进去了,否则听到这些话,恐怕会当场气得再喷出一口血来。
“老太太。”
“我看钰弟的话不无道理。”
“林妹妹是林姑丈和姑姑的独生女。”
“过去,我受过姑姑的照顾,现在是时候回报她的恩情了。”
“不如就让林妹妹去东府,和四妹妹做个伴吧。”
“反正只是一墙之隔,老太太要是想林姑娘了,派人告知一声就行。”
贾珍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
于是,他开口表态。
随即给尤氏使了个眼色,尤氏立刻上前拉着林黛玉的小手说“妹妹,你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一起带到东府去吧。”
“好吧,凤姐,你陪林丫头走一趟。”
床上的贾母长叹一声,挥了挥手。
“是。”
王熙凤立刻应道。
她陪着尤氏和林黛玉一起前往荣庆堂整理物品。
目送林黛玉一行人离开后,贾钰转向贾母、贾珍和贾赦说“我有一件事想和老太太、赦叔、大哥商量。”
什么事?
贾赦和贾珍都有些不自在,今晚的变化太大,突然看到贾钰这种和颜悦色的样子,难免有些心惊。
贾母随口讽刺道“你今天做了这么多事,也不在乎多做一件,何必来和我商量。”
“国朝的一等虎贲侯,真是威风凛凛啊。”
“哈哈!”
贾钰装作没听见。
“文官门前放狮子,武将门前设立戟。”
“贾家虽然不能立戟,但作为武勋世家,以军人的方式管理家族是合情合理的。”
“我看现在两府内外,虽然小厮和丫鬟众多,但没有一个中用的人。”
“如果遇到强盗,恐怕只能任人宰割。”
贾钰目光锐利地说道。
根据国朝的制度,太庙、社稷坛、宫殿前都要摆放二十四戟。
对于勋贵世家,国公可以摆放十六戟,侯爵及其以下则依次递减。
一品文官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十三个卷发鬃毛,被称为“十三太保”,以下品级也尽皆依次类推。
当然,这种石狮子与贾府门前不同,它们乃内务府特例为之,在箱子上雕刻而成,象征着官印。
以贾钰目前的一等侯爵位,他可以在虎贲侯府门前立十四戟,但这些戟是特制的,不能移到宁国府去。
不过,按照国朝的规定,勋贵可以拥有部曲,公侯都是超品,可以拥有三百人。
这些部曲自然可以分配给亲戚们,安排他们负责守卫工作。
正好,新月骑就是三百人。
“二弟,你的意思是?”
贾珍有些不解地问道。
难道要把家里的丫鬟和小厮当作士兵来训练吗?
面对众人的疑惑目光,贾钰指着身边的新月骑,淡淡地说“我手下有三百名女骑兵。”
“她们非常适合在内院布防,以后进出各个院子都由她们来负责守卫,怎么样?”
“倘若老太太、赦大叔、珍哥都无异议的话,那我明日就安排她们开始在内院轮值。”
“这批新月骑士的职责仅限于守卫,绝不插手内院任何其他事务。”
“这样安排挺妥当的!”
贾珍与贾赦毫不犹豫地齐声回应。
邢夫人似有隐言,却终究选择了缄默。
“好吧。”
躺在榻上的贾母见众人都无异议,也只得颔首应允。
“啊,还有一事。”
“我麾下的这些新月骑,可都是从战场上历练出来的精锐之士。”
“他们身手矫健,即便是对上十几个手持利刃的壮汉,也不在话下。”
“所以,还请各位别有其他的心思。”
言罢,贾钰带着几分戏谑地瞥了贾珍和贾赦一眼。
贾珍和贾赦闻言,顿时心神一颤,急忙表态“岂敢,岂敢!”
刚才他们看到那些女骑如此娇艳,带着一种孤傲而迷人的气质,心中确实泛起了与众不同的涟漪。
然而,贾钰话音一落,谁还敢轻举妄动?
谁敢开玩笑!这些可都是从战火中锤炼出来的精锐之士,万一激怒了她们,一刀下来,那可是哭诉无门。
“既然事已办妥,我便不在西府久留了,这就回府。”
紧接着,贾钰挥了挥手,连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荣禧堂。
看到这一幕,贾珍和贾蓉向贾母躬身行礼后,也跟着离去了。
贾赦与邢夫人则返回了自己的住处,贾母也回到了荣庆堂。
荣国府的正堂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尽管小厮们连夜清洗了堂前的血迹,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令人心生畏惧。
这一夜的遭遇,恐怕宁、荣二府的人都会长时间铭记在心。
inf。inf
榻上的贾母有些坐不住了,说道“不过是些许儿童戏言,你何苦要这等作态。”
“那宝玉是个好孩子,堂中刚又发生了不少事,别吓坏了他。”
贾政本就是个孝顺人,听闻贾母这话,郁气只得憋在心中,无法抒发。
众人见之,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贾宝玉真不愧是贾母的心尖子,就这都能护得住。
只可惜,贾钰不打算善罢甘休,继续道“听说宝玉素日最细吃胭脂。”
“尤好府中丫鬟口边沁润胭脂,美其名曰尝尝。”
“又闻宝玉不舍林妹妹,求了老太太,一同住在外间。”
“他的床与林妹妹的窗就隔了那一扇碧纱橱。”
咯噔!
众人听后,皆脸色骤变。
吃丫鬟嘴里的胭脂本无可厚非,只当是公侯子弟年少慕艾。
可这住在林姑娘旁边,只隔了一扇碧纱橱,算是什么意思?
如此这般要是传了出去,那林黛玉的名声还要么?日后林黛玉可还嫁得了人?
“什么?那孽障竟敢如此?”
贾政原本因为贾母的话强压住的怒火,现在再度燃起。
他本端方君子,又与林如海是极好挚友,怎容自己儿子轻怠林如海之女。
“钰哥儿,你这话何意?”
“不过是宝玉同姊妹间亲近,何曾有这般鬼蜮心思?”
“再看林丫头,她都没说话,由得你张这口。”
贾母有些生气的训斥贾钰。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到了林黛玉身上。
林黛玉咬了咬牙,俏脸满是坚定的起身说道“老祖宗。”
“男女有别,此是圣人之言,我与宝玉一无父母之命,二无媒妁之言。”
“更谈不上什么情投意合,如此,极为不妥!”
轰!!!
一语落下,满堂皆惊。
谁也没有想到看起来柔弱的林黛玉竟有如此心性,当着这么多长辈的人戳破了这一层,何其果敢坚贞?
此时,王夫人看向林黛玉的目光竟有种想把她扒皮抽筋的**。
就连贾母内心隐隐都有些不痛快。
闻言。
贾政心中说不出的惭愧内疚,他竟没想到林黛玉在这府中不过一月,对贾宝玉有如此成见,可见贾宝玉素日里做为如何轻怠林黛玉。
简直岂有此理!
“老太太。”
“我知宝玉和林妹妹都是你心肝,若是亲上加亲,那便最好不过。”
“可有些人不是这么想的,往日里院内那些个传闻究竟是谁的手笔,恐怕大家都有所猜测。”
“这些个肮脏事要是传进了扬州的林姑父耳中,林姑父该做何想?”
“旁人不知道,难道在座诸位不清楚林姑父将林妹妹送到府中的缘由?”
“那巡盐御史是个什么官职,如同刀尖舔血,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林姑父以为林妹妹同府中血脉相连,府中当视若珍宝。”
“如此这般,是何道理?”
双眸如刃,贾钰扫视着堂上众人,表情极为森冷。
贾家这些个废材,一个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已经看不下去了。
好好的关系网不去经营,反倒将那些稀罕人情用在不必要的地方,甚至去帮扶王家上位。
但凡是长了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做这种事。
对林黛玉,贾家更是半点人情不讲,甚至于后面用了林如海给林黛玉准备的嫁妆修建大观园,贾家人内心连半分怜惜都没有。
“母亲,淑珍。”
“我如何有颜面去见妹夫如海,又该如何向妹妹交代?”
“呃!”
贾政怒火攻心,骤然咳出一滩淤血。
“大人!”
“二爷!”
周围人一片惊愕,赵姨娘迅速上前稳住贾政。
但贾政并未陷入昏迷,他微弱却坚定地挥了挥手,“没事,这口瘀血吐出,我反而觉得心里舒坦了些。”
“生出这样的子孙,是我的过错,希望母亲不要再对我步步紧逼。”
“我的儿啊,来人啊,快把二爷送回房间休息。”
贾母内心焦虑万分,急忙命令丫鬟将贾政扶入后室。
在场的人都对贾钰产生了些许畏惧,他回府不过短短时间,已有人被杀,有人被掌掴,甚至有人被他气得吐血,这样的“战绩”实在令人咋舌。
“今日的事情,总得有个了结。”
“林妹妹已不适宜继续留在老太太的院中了,我想,是否可让她暂住东府。”
“正好四妹妹也在那边,两人可以相互陪伴。”
贾钰提出了建议。
“我还没到不能动弹的地步呢,林丫头为何要搬离西府?”
贾母听后立刻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她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难以遏制。
林黛玉是贾敏的独生女儿,流淌着荣国府的血脉,与宁国府有何相干?
如果她真的住进宁国府,外界会如何看待荣国府?
“嗤。”
贾钰却在这时发出了一声嗤笑“老太太。”
“您认为在今天的事情之后,林妹妹还能在西府安然居住吗?”
“钰儿,你不必含沙射影,难道在西府,还会有人加害林丫头不成?”
贾母的脸色霎时变得阴沉,她冷冷地反驳。
气氛一时变得极其紧张。
处于风口浪尖的林黛玉几乎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是吗?真的如此吗?”
“在我出征前,我曾亲自去玄真观求见父亲。”
“不巧的是,我对西府的一些秘密也略知一二,真的要我在这里揭露出来吗?”
贾钰的话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尤其是王熙凤和贾蓉这两个西府的年轻一辈。
贾赦夫妇似乎想到了什么,疑惑地看了看贾母,又看了看王夫人。
“我倒要听听,西府有什么秘密值得东府来管?”
王夫人面若冰霜,语气中透露出怨恨与愤怒。
此刻,她将贾钰视为仇敌,恨不能立刻除之而后快。
“哒哒”
贾钰迎着她的目光,向前迈了一步,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二婶的记性可真差。”
紧接着。
“啪!”
新月娥又猛然甩了王夫人一巴掌,她的左脸立刻肿胀,与右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啊!”
王夫人痛呼一声,手捂着嘴,嘴角已渗出鲜血。
她狠狠地瞪着贾钰,目光如刀。
“侯爷在说话,你插什么嘴?”
新月娥冷漠地斥责。
在场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心惊胆战。
王熙凤、邢夫人、尤氏都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仿佛能感受到那的疼痛。
“钰儿!”
贾母愤怒地大喊。
她觉得自己的底线被贾钰一次又一次地践踏。
“哈。”
贾钰向她轻轻挥手,重新环视众人,带着笑意说“总有人是记吃不记打。”
“十几年前,贾敏姑姑就是这样对待某些人,因此他们怀恨了这么久。”
“甚至在出嫁之后,还屡次阻挠姑姑回府省亲。”
“外界都说链二嫂性格泼辣,却不知道上一代王家真正霸道的是谁。”
“心思深重,善于背地里伤人,京城中有不少名媛都吃过她的亏。”
“老太太,您说,我怎么敢继续把林妹妹留在西府呢?”
一桩陈年旧闻,撕开了荣国府二夫人那层贤淑的面纱。
王熙凤、贾琏以及贾蓉都惊愕不已。
这还是人们口中的那个“善人”王夫人吗?
贾赦、贾珍以及邢夫人似乎有所了悟。
毕竟,他们与王夫人同辈,当年也多少知道一些内情,只是没那么详细。
如今看来,王夫人在府中散布关于林黛玉的谣言,完全是出于对贾敏的嫉妒和怨恨。
这种性格未免过于狠毒,十几年的仇恨都难以消解吗?
众人都暗自想幸好贾政被扶进去了,否则听到这些话,恐怕会当场气得再喷出一口血来。
“老太太。”
“我看钰弟的话不无道理。”
“林妹妹是林姑丈和姑姑的独生女。”
“过去,我受过姑姑的照顾,现在是时候回报她的恩情了。”
“不如就让林妹妹去东府,和四妹妹做个伴吧。”
“反正只是一墙之隔,老太太要是想林姑娘了,派人告知一声就行。”
贾珍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
于是,他开口表态。
随即给尤氏使了个眼色,尤氏立刻上前拉着林黛玉的小手说“妹妹,你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一起带到东府去吧。”
“好吧,凤姐,你陪林丫头走一趟。”
床上的贾母长叹一声,挥了挥手。
“是。”
王熙凤立刻应道。
她陪着尤氏和林黛玉一起前往荣庆堂整理物品。
目送林黛玉一行人离开后,贾钰转向贾母、贾珍和贾赦说“我有一件事想和老太太、赦叔、大哥商量。”
什么事?
贾赦和贾珍都有些不自在,今晚的变化太大,突然看到贾钰这种和颜悦色的样子,难免有些心惊。
贾母随口讽刺道“你今天做了这么多事,也不在乎多做一件,何必来和我商量。”
“国朝的一等虎贲侯,真是威风凛凛啊。”
“哈哈!”
贾钰装作没听见。
“文官门前放狮子,武将门前设立戟。”
“贾家虽然不能立戟,但作为武勋世家,以军人的方式管理家族是合情合理的。”
“我看现在两府内外,虽然小厮和丫鬟众多,但没有一个中用的人。”
“如果遇到强盗,恐怕只能任人宰割。”
贾钰目光锐利地说道。
根据国朝的制度,太庙、社稷坛、宫殿前都要摆放二十四戟。
对于勋贵世家,国公可以摆放十六戟,侯爵及其以下则依次递减。
一品文官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十三个卷发鬃毛,被称为“十三太保”,以下品级也尽皆依次类推。
当然,这种石狮子与贾府门前不同,它们乃内务府特例为之,在箱子上雕刻而成,象征着官印。
以贾钰目前的一等侯爵位,他可以在虎贲侯府门前立十四戟,但这些戟是特制的,不能移到宁国府去。
不过,按照国朝的规定,勋贵可以拥有部曲,公侯都是超品,可以拥有三百人。
这些部曲自然可以分配给亲戚们,安排他们负责守卫工作。
正好,新月骑就是三百人。
“二弟,你的意思是?”
贾珍有些不解地问道。
难道要把家里的丫鬟和小厮当作士兵来训练吗?
面对众人的疑惑目光,贾钰指着身边的新月骑,淡淡地说“我手下有三百名女骑兵。”
“她们非常适合在内院布防,以后进出各个院子都由她们来负责守卫,怎么样?”
“倘若老太太、赦大叔、珍哥都无异议的话,那我明日就安排她们开始在内院轮值。”
“这批新月骑士的职责仅限于守卫,绝不插手内院任何其他事务。”
“这样安排挺妥当的!”
贾珍与贾赦毫不犹豫地齐声回应。
邢夫人似有隐言,却终究选择了缄默。
“好吧。”
躺在榻上的贾母见众人都无异议,也只得颔首应允。
“啊,还有一事。”
“我麾下的这些新月骑,可都是从战场上历练出来的精锐之士。”
“他们身手矫健,即便是对上十几个手持利刃的壮汉,也不在话下。”
“所以,还请各位别有其他的心思。”
言罢,贾钰带着几分戏谑地瞥了贾珍和贾赦一眼。
贾珍和贾赦闻言,顿时心神一颤,急忙表态“岂敢,岂敢!”
刚才他们看到那些女骑如此娇艳,带着一种孤傲而迷人的气质,心中确实泛起了与众不同的涟漪。
然而,贾钰话音一落,谁还敢轻举妄动?
谁敢开玩笑!这些可都是从战火中锤炼出来的精锐之士,万一激怒了她们,一刀下来,那可是哭诉无门。
“既然事已办妥,我便不在西府久留了,这就回府。”
紧接着,贾钰挥了挥手,连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荣禧堂。
看到这一幕,贾珍和贾蓉向贾母躬身行礼后,也跟着离去了。
贾赦与邢夫人则返回了自己的住处,贾母也回到了荣庆堂。
荣国府的正堂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尽管小厮们连夜清洗了堂前的血迹,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令人心生畏惧。
这一夜的遭遇,恐怕宁、荣二府的人都会长时间铭记在心。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