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雄才大略马皇后

    马秀英也是遛弯刚回来,正坐在花园里透气。

    看着自家媳妇,老朱乱糟糟的心顿时就安生了。

    一溜烟就来到马秀英身边:“妹子,咱来看你了。”

    马秀英眼神里浮出一抹笑意,嘴上嫌弃的道:

    “来就来了,晃悠个啥,坐这吧。”

    “唉。”老朱屁颠屁颠的在她对面坐下。

    “妹子,你的精神比以前好多了。”

    马秀英笑道:“是吧,我看着也比前几日好了些。”

    “听雀喜说,我的白发都比以前少了。”

    “你快帮我看看,是不是这丫头哄我开心。”

    雀喜是给她梳头的侍女。

    朱元璋凑过来,眼睛还没看到,嘴上就忙不迭的说道:

    “真的真的,黑发比以前少多了。”

    马秀英有些不确定的道:“伱说什么?”

    朱元璋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方才嘴快说错话了,不动声色的道:

    “你看这几根,前头是白色的,发根是黑色的。”

    “这就是白发复黑啊。”

    “用他们医家的话怎么说的来着……”

    “哦对了,气血充足,白发复黑。”

    马秀英还以为真是自己听错了,也就没多想,笑道:

    “陈景恪的医术真高明啊,才半年就将我身体调理好了。”

    经过半年的疗养,她的身体状况肉眼可见的改善。

    原本脸色枯黄,眼睛带着无尽的倦意。

    现在恢复到了正常的血色,双颊饱满,眼睛明亮有神。

    花白的头发,竟然也有复黑的迹象。

    这种前后变化太明显了,熟悉她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带来的好处就是,再也没有人怀疑陈景恪在夸大其词。

    以朱元璋这一家子为首,都对陈景恪的医术,有着接近无条件的信任。

    怕她掉以轻心,朱元璋连忙说道:

    “可不能松懈啊,陈景恪说了你这是陈年顽疾,疗养不能停。”

    马秀英很是受用,说道:“好好好,有你看着呢,我想停也停不了啊。”

    “你这会儿不应该在处理政务吗?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让我猜猜,今天陈景恪要讲课,莫不是他讲了什么事情让你为难了?”

    陈景恪要开讲,朱元璋和朱雄英都和她说过。

    她也很好奇,这次到底讲了什么。

    朱元璋叹道:“让妹子你说着了,他还真给咱出了一个……不,两个大难题。”

    马秀英并不意外,反而很高兴的说道:

    “难题好啊,难就说明这两个漏洞很大。”

    “一旦调整过来,就能让大明更加强盛。”

    朱元璋爱慕的道:“还是妹子你大气,比咱还要大气。”

    “要你是男儿身,咱情愿变成女人,给你当皇后。”

    马秀英心里美滋滋的:“我要是男儿身,一定封你当皇后。”

    “好了好了,别贫了,快说什么问题吧。”

    朱元璋这才说道:“第一个问题,关于黄河的……”

    他将陈景恪关于黄河的分析详细道出。

    马秀英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尤其是讲到夺淮入海的后果,她的眉头也紧紧锁住。

    一口气讲完,朱元璋说道:“……此事,难办啊。”

    马秀英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问道:“第二个问题呢?”

    朱元璋又将温寒变讲了一遍,末了怀疑的道:

    “你说这个温寒变真的存在吗?”

    “要是真的,咱们的子孙,可怎么办呐?”

    马秀英深吸口气,她知道陈景恪可能会抛出一个大问题,却没想到竟然如此之大。

    人常言夏虫不可语冰,在温寒变面前人和夏虫又有何区别。

    还好,老祖宗喜欢记录历史,让我们得以窥探到蛛丝马迹。

    “虽然已经说过无数次,但我还是想说,陈景恪的眼光果然异于常人。”

    “史书就在那里,不知道多少人看过,唯有他总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朱元璋听出了画外音,不解的道:“妹子你相信他的话?”

    马秀英点点头,认真的道:

    “信,在他没有出错之前,他说什么我都信。”

    “别说温寒变,就算他和我说明天世界就要毁灭,我都信。”

    朱元璋挠了挠头,这话题还让他怎么继续。

    马秀英看出了他的想法,笑道:“你能问出,咱们的子孙怎么办,其实心里已经相信了。”

    朱元璋倒也没有隐瞒,而是叹道:“可咱身为皇帝,这种大事需要更多证据啊。”

    马秀英认同的道:“谨慎是对的,证据不足就去查。”

    “他不是已经给出参考标准了吗,先找人将先秦时期写成的书全部查一遍。”

    朱元璋苦笑道:“要是能查到证据还好,就怕翻遍了也找不到啊。”

    马秀英说道:“找得到又如何,找不到又如何?”

    朱元璋解释道:“找到证据,就可以公布天下,名正言顺的做准备。”

    马秀英嗤笑道:“没想到你朱重八还这么天真,你以为那些所谓的证据别人就肯相信了?”

    “就算他们相信了,南方出身的官吏和读书人,就愿意让你大动干戈?”

    “你不会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北方边防的吧?”

    朱元璋脸色变得很是阴郁。

    南方官吏对朝廷北伐很是不以为然,尤其是对塞王的态度,摆明了很讨厌。

    为何?

    一开始朱元璋还以为,他们是反对分封。

    后来才明白,他们反对的其实是北伐。

    塞王的目的可不仅仅是防守,还有个功能是拓土。

    先稳住脚跟,然后一步步北上,蚕食北元的地盘。

    他们巴不得将北方当做包袱甩掉,然后朝廷关起门,在南方过奢靡的日子。

    这也是朱元璋一直想迁都北方的原因。

    若是让他们知道温寒变,知道寒冷期就要到来,就更有理由放弃北方了。

    马皇后说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不知道或许会更好。”

    朱元璋情不自禁的点头,是这个理。

    马皇后继续说道:“而且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为何秦汉隋唐,仅靠北方就足以维持朝廷运转?”

    “那时候的南方,可还是用来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

    汉唐人口最高超过四千万,基本全靠北方自给自足。

    大明才六千万人口,南北方加起来,都感觉有些吃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