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有吃有喝VS无水无粮

    “晋绥军也没想象的那么烂嘛。”

    “面对大军围攻,竟然还能打的有来有回。”

    看着迫击炮打了一轮后,又主动退下来的连队,陈成兴对晋绥军表示了认可。

    别看晋绥军现在是在挨揍,但是能抗住几个小时还没有崩溃,已经算是不错了。

    要是搁伪军身上,防线怕是早就被突破了。

    “毕竟是在鬼子的打击下存活下来的,而且还有督战队在后面看着。”徐武说道。

    这些晋绥军士兵,大部分都是经过抗日战争的,勉强也称得上老兵。

    不是那些省防军、保安团能比的。

    一般强度的战斗,还不至于让他们迅速崩溃。

    “看来得给他们上上强度了。”

    “七里山的地形都侦查明白了吗?”陈成兴问道。

    如果有其他办法,陈成兴一般不愿意正面强攻。

    当然,如果必须要顶上去,陈成兴也不会多说一句话。

    “搞明白了,周参谋做了一个沙盘。”徐武说道。

    “去看看。”陈成兴说道。

    来到隔壁,陈成兴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正中间的沙盘。

    “卫国,什么情况?说说。”

    “首长,参谋长。”

    周卫国说着,从旁边拿起一根小木棍。

    “这个地方就是红土村。”

    独二师的师部现在就按在红土村,距离前线阵地2公里。

    “晋绥军主要分成三部分,七里山、土台山、榆树岭各有一部分,彼此成品字形配置。”

    这三个地方,周卫国已经插上了树枝。

    因为地形的原因,独二师大部队只能在七里山的北麓展开。

    其他方位,只放置了少部分部队保持合围。

    “你带特战队和侦察排侦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可以隐蔽突袭的地方?”陈成兴问道。

    用侧翼突袭来对付果军部队,是非常有效果的。

    一旦成功,果军立刻就会陷入慌乱,接下来甚至有可能自己崩溃。

    这么多年了,他们从来就没有变过。

    “突袭是可以突袭,不过晋绥军在制高点上都布置有观察哨。”周卫国解释道。

    突袭主打的是一个突然,要是被晋绥军看到,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在险峻地形打攻防战,还不如正面强攻呢。

    “对了,在侦查的时候,我发现七里山上的水比较少。”周卫国突然说道。

    “在七里山阵地上的晋绥军,他们共用一处水源。”

    “就在这个山梁,有一处山泉,他们都是从这里取水。”

    听到周卫国的话后,陈成兴立刻来了精神,破局点出现了。

    街亭是怎么丢的?不就是水源被断嘛。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却不能几天不喝水。

    即使现在天上正在下雨,没有容器的晋绥军也接不到多少。

    “卫国,今天晚上,你带上警卫连,从沟壑迂回到晋绥军主阵地的背后。”

    “给我控制住这个主水源地。”陈成兴说道。

    “是!”.

    半夜,周卫国带着警卫连悄无声息的,摸到了晋绥军阵地南面陡坡。

    周卫国用手势示意突击组的战士,背着绳子先上。

    他们需要为后续部队占领一小片阵地,并且想办法绑好绳子,使其他人能快速的攀登。

    突击组的战士没有废话,借助工具慢慢往上爬。

    因为雨天,陡坡湿滑,战士们非常小心。

    他们不害怕掉下去会怎么样,而是担心发出不必要的声响,导致行踪暴露。

    晋绥军当然也很清楚这处水源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一带布置了整整一个营的兵力。

    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哨兵看不清楚。

    但是几十米外突然有模糊的影子出现,是个人就知道情况不对。

    晋绥军哨兵立刻大喊道:“有人上来了!”

    “哒哒哒”.

    旁边的轻机枪也没废话,直接开始搂火。

    战壕内缩成一团的几十个士兵,也纷纷起身加入战斗。

    而突击组的几名战士,早在听到哨兵的大喊后,就已经趴到了地上。

    “进攻!掩护!”

    率先爬上来的六个人,立刻分成两个三人小组。

    然后依靠两挺冲锋枪和4把半自动,把晋绥军前哨阵地里的一个排,给打的抬不起头。

    “G军不过六个人,火力怎么这么猛?”晋绥军排长缩在战壕里浑身颤抖。

    他一个排三十多人,不到一分钟就倒下了一半。

    阵地上的两挺轻机枪更是成了生死簿。

    谁敢握住开火,不消五秒钟,就会倒在血泊中。

    “排长,现在不是说这个时候,咱们快撤吧!”一旁的士兵喊道。

    现在还只是直射的火力,一会儿要是手榴弹甩过来,他们怕是都得被炸死。

    “撤!撤!”

    排长也顾不得其他,立刻顺着交通壕带头往后跑。

    因为晋绥军的主动撤退,警卫连进展神速。

    等驻防的晋绥军营长带着部队赶来支援时,警卫连已经上来一个多排了。

    “哒哒哒”.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晋绥军,被轻机枪的几个短点射,就给打趴下了。

    看着被G军占据的阵地,晋绥军营长愤怒的命令道:

    “把那十几个逃兵给我就地正法!”

    要是这十几个人能钉在阵地上,自己就能支援到位。

    到时候就是自己守、G军攻。

    而不是现在这种要命的局面。

    “营长饶命啊!”

    “营长!不是我们不努力,实在是 />

    刚才逃跑的十几人不断的哭喊求饶。

    但是晋绥军营长一点都不为所动。

    饶了他们?那谁饶了自己呢?

    “砰!”“砰!”.

    随着一连串枪响,哭喊声戛然而止。

    一旁的晋绥军面色各异。

    平心而论,之前如果是他们顶在前线,表现可能还没有这几个人好。

    这个排可是伤亡过半后,才撤出阵地的。

    这在晋绥军中,已经算的上勇猛了。

    可即使是这样,依旧被就地枪决。

    “弟兄们!长官正在等着咱们胜利的消息!”

    “都给我冲!”晋绥军营长挥舞着手枪大喊道。

    “杀啊!”.

    “哒哒哒”.

    周围的晋绥军士兵大喊着往前发动进攻。

    不过这些士兵明显是雷声大雨点小。

    杀声震天,但是人还没有出去5米。

    面对出工不出力的晋绥军,周卫国只是命令轻机枪保持火力压制。

    普通的战士则是瞄准射击。

    警卫连的火力强是强,但是弹药的消耗量也是惊人的。

    现在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坚持多久,能省则省。

    不过即使是这样,驻守水源的晋绥军也没抗住多久。

    付出七八十人的伤亡后,剩下士兵狼狈后撤。

    即使晋绥军的营长心有不甘,也无法多说什么。

    他能枪毙十来个士兵,却不敢枪毙所有的士兵。

    至于回去后会怎么样,就只能看自己平时送的那些礼,能不能保住自己了。

    得知七里山唯一的水源被控制,石文钧麻了。

    这可是极其要命的一件事。

    山泉所在的那处山梁,可不仅仅是水源那么简单。

    G军占据山梁后,可以利用高度优势,将七里山和土台山之间的联系给封锁。

    “必须要夺回水源!”石文钧命令道。

    “命令315团往水源方向进攻!炮营立刻转移阵地,等天亮后进行火力支援!”

    现在石文钧一点都不心疼炮弹了。

    要是夺不回阵地,23军搞不好得全军覆没。

    “上!上!”

    “继续进攻!”

    “轰!”“轰!”.

    晋绥军315团抵达位置后,一刻都没停。

    从晚上一直打到了白天。

    等到天亮后,23军的8门步兵炮也开始火力打击。

    不过晋绥军的步兵炮仅仅开始火力支援没多久。

    周卫国就通过详细的计算,将对方的坐标,利用带来的便携电台报告给了指挥部。

    虽说因为道路泥泞,独二师各旅的炮营只能被迫使用驮马运输。

    但也各自运了4门迫击炮和一个基数的炮弹上来。

    3个旅的12门重迫击炮被陈成兴集中到一起,组成了一个炮群。

    收到坐标后,临时立刻命令迫击炮调整角度。

    “一发试射!”炮营营长大喊道。

    “放!”

    “轰!”

    半分钟后,确认命中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两发急速射!”

    “放!”

    遭到一发炮弹打击的23军炮营,正准备着急忙慌的推着炮跑路。

    结果当头就是几十发炮弹落下。

    “轰!”“轰!”.

    23军的炮兵阵地上的爆炸连成一片。

    不但鲜血和四肢乱飞,就连火炮也在泥里到处打滚。

    “完了!完了!”

    用望远镜看的炮兵阵地的惨状后,石文钧面色惨白,嘴里不断的嘟囔。

    之前315团的进攻,他完全看在眼里。

    没有步兵炮抵近直射,单单依靠晋绥军各团的迫击炮小组水平。

    想要干掉这伙G军,不说是痴心妄想,那也是千难万难。

    那些G军的转移速度太快了,火力可以在整条战线上到处转移。

    “军座,能不能向长官求援?让长官进行火力支援?”一旁的参谋长问道。

    “G军占据了山梁,山炮能打击一侧却不能打击另一处啊。”石文钧叹了一口气。

    山炮和迫击炮弹道不同。

    即使山炮进行大仰角射击,受制于弹道的影响,G军只要换一面就能避免。

    “传我命令,收缩防线,利用天险坚守!”石文钧咬牙道。

    现在23军的机会,就只能是以拖待变。

    如果83军和省防军能击退G军,那23军就还有机会。

    不过石文钧明显高估了晋绥军的抗压能力。

    本来晋绥军出行就没有带多少粮食,在路上又没有征收到足够的军粮。

    这就导致23军现在面临的无水无粮的困境。

    在雨水泥泞的阵地上,G军有吃有喝,但是晋绥军却无饭无水。

    仅有的一点生土豆和生玉米,还不够所有人吃一顿。

    为了这点粮食,晋绥军甚至有的士兵还互相扭打了起来。

    听着G军的喊声,晋绥军士兵内心的士气已经滑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