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赵云随征,刘封志在吞东吴(6k)

    陆口外。

    战船列阵。

    这次去“救”孙权,刘封带了楼船10艘,斗舰35艘,蒙冲60艏,走舸20艘,辎重船40艘,共计165艘,满足一万水军三个月远征需求。

    楼船,高3-4层,长30-50米,配备弩窗矛穴,每船配置250人,用于中枢指挥、远程投射、正面接战。

    斗舰,单层甲板,长20-30米,两侧设盾牌防护,每船配置100人,用于主力冲锋、阵型维持。

    蒙冲,狭长船身,覆生牛皮,长15-20米,机动性强,每船配置50人,用于火攻突袭、穿插敌阵。

    走舸,长10米以下,无防护,每船配置10人,用于侦察、通讯。

    辎重船,载重50吨,每船配置36人,用于携带主粮草、淡水、箭矢、药品、火油、马匹草料、木材、绳索、铁钉等物资。

    在接连取得对孙权的胜利后,荆州的战船比关羽时期更加充足。

    充足的战船也就意味着有更好的标准化列阵。

    刘封虽然只带了一万水军,但这165艘战船能够采用“楼船+斗舰+蒙冲+走舸”的均衡组合,兼顾火力与机动性。

    远远望去,气势磅礴,足以令胆小者心颤。

    正行间。

    人报船阵后方有蒙冲接近,旗号是“征南将军”。

    “赵老将军?”

    刘封顿感讶异,不知道赵云怎会忽然到来。

    “开阵放行。”

    赵云到来,必有缘故。

    刘封立即下令放赵云的蒙冲入阵。

    不多时。

    赵云的蒙冲穿过船阵缝隙,来到刘封所在的楼船。

    看着接舷登上楼船的赵云,刘封快步迎上:“老将军来此,莫非北方出了变故?”

    赵云脸皮微红,取出诏命:“有陛下密诏在此。”

    原来赵云自跟刘备后,因长期护持中军而少有杀敌立功的

    机会,以至于如今都六十了,才当上征南将军。

    这个征南将军还是关羽私下劝刘备不能总是提拔新人,刘备才酌情升迁的。

    倒不是刘备不器重赵云,而是刘备不想因为赵云跟随时间久,就去破坏既定的军功制;若不优先升迁有军功的大将,就无法让麾下将士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将士奋勇杀敌。

    赵云也知晓刘备的难处,对此也从无怨言。

    在当了征南将军后,赵云也没再多想,只不过偶尔跟关羽饮酒的时候会感慨两鬓斑白。

    关羽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赵云就只能止步于征南将军的。

    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关羽觉得黄忠是个老卒不愿并列前后左右四将军时,也有为赵云鸣不平的用意在。

    故而。

    在刘封离开后,关羽就私下寻到赵云,称“江东诸将或会因吕蒙之死而深恨燕王,子龙当请命护之”。

    看似让赵云去护卫刘封,实则是让赵云跟着刘封立功。

    关羽很清楚。

    刘封心底必然是憋着坏的。

    否则也不会专程点将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罗延、余化、陆文、牛宪八人,这八人原本是当初关羽回救南郡时提拔的假校尉,都见识过刘封的骁勇,对刘封颇为崇拜。

    这八人跟着刘封,刘封用起来就会很顺手。

    基于这个猜测,关羽就让赵云打着护卫的名义去向刘备请命。

    赵云一开始还不愿意,觉得这样有违德行,结果直接被关羽强拉着去见了刘备。

    刘备也不忍心让赵云一直当个征南将军,当即就给了赵云密诏,让赵云乘快船去寻刘封。

    对赵云,刘备是很信任的。

    哪怕史载赵云反对刘备伐吴,刘备也留赵云都督江州。

    于是乎。

    赵云就带着密诏来见刘封。

    扫了一眼密诏,刘封顿知缘由:“有老将军相助,孤此行就更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