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南寻王庭(求月票)
兴州,城北,西夏王宫。
这座王宫并非十分宏阔,然而建造却极奢华,金碧辉映,雕栏玉砌,富丽堂皇。
原本王宫里面存有无数金银珠宝,各色不菲器物,都是西夏立国前后,百余年的积攒珍藏。
但如今却是空空如也,金银宝物都已不在,只剩下日常生活用度的一些东西,不过这些东西皆是值钱材料打造,看起来赏心悦目。
赵煦返回东京时,将西夏的国库还有王宫中所藏搬走,以弥补这次大宋的战损。
此番大战,把大宋五路伐夏后的积攒险些打光,若是没有西夏这些国库宫中财物补充,那么哪怕拿下河曲之地,朝上也要穷困潦倒一段漫长日子了。
这般大的灭国之战若全无半点收获,那么无论胜负,都会直接将一个国家拖至贫穷地步。
但真若丝毫预判的利益都没有,除非昏了头,或者深仇大恨涉及存亡,不打不行,一国帝王方会下令开启这种规模的战争。
对西夏的灭国之战,正因为早有了判断可以弥补军损消耗,所以满朝大臣才没有反对,若真是打极为贫瘠,无有钱财收益的地方,那么朝臣也不会赞成开启战端。
此刻王宫最前方的一排殿宇已经改为大宋西北宣抚司,军兵昂首挺胸,盔甲闪光,红缨在手。
赵倜就住在王宫之中,这倒没有什么,西夏在大宋眼内也不过是外王,而且大宋在元昊的时候就给对方去帝号,封的国主。
赵倜本身是一品亲王,赵煦既然敢叫他总督西北诸事,总领军政之权,那放着现成的西夏王宫不住,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王行王事,并非逾矩,大臣们也道不出什么子午卯酉,赵煦若是怀疑他,会有方方面面的理由,只谨慎所居所住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赵倜用了半月时间整合西夏政务,西夏的官员路份极杂,党项人、契丹人、汉人、回鹘人,甚至还有西边的大食人。
几乎所有官员都行降事,哪怕党项的嵬
名皇室也不例外。
没有什么忠贞不屈,宁死不降,愿以心昭日月,愿以身殉国,不过这也符合西夏的一贯作风,不论当初的李继迁,还是后来建国的李元昊,都是说降就降,对此向来无半点面红耳赤。
人还是要用的,尤其一些掌管民生的大臣,赵煦虽然留下一些从朝中带来的官员,但却远远不够。
这些官员自是能力出众,可一来人数不足,二来对西夏原本的情形政事不够了解,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熟练对待各种事务。
赵倜捡一些降官中口碑还算清廉的提拔任命,对一些虽然投降了,但审查后发现是奸佞之辈,歹诈贪墨之徒的就直接杀了,然后抄家将财产都搬进宣抚司中。
本来这样不太符合纳降的章程,毕竟算是前国之事,不好此刻降了还问罪过,但谁叫赵煦把钱拿得一点不剩呢,总得想办法取得些周转度日。
而且所杀都是有民怨的,张了榜单告示,兴州城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至于提拔所用的降官是何族类,却没有过于区别对待,而事实上累年为西夏卖命做事的汉人,未必此刻就比党项人契丹人可靠。
大小梁太后都是汉人,但下令边境开战,抢夺烧杀却眼睛都不眨一下,宋军西军中部分帅将就是党项人和吐蕃人,但忠心程度却都不二。
这样将所有官员司职之事处置完毕,又详细书写,奏折送往东京之后,赵倜终于松下口气来。
不过兴州城以及各地的军管并未完全取消,这个还要持续一阵子,毕竟国度更替,改旗易帜,要有一段维护沉淀的时间。
这天下午处理完政务,他在王宫之中信步走动,看阿朱和兰剑正拿着花锄在花园中种花。
两人望他过来,放下锄头擦拭汗水,上前见礼。
阿朱道:“殿下,奴婢从东京带过来不少花种,和兰儿妹妹种上一些,这边阳光充足,估计不久便会长成开放。”
赵倜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道:“
这座王宫并非十分宏阔,然而建造却极奢华,金碧辉映,雕栏玉砌,富丽堂皇。
原本王宫里面存有无数金银珠宝,各色不菲器物,都是西夏立国前后,百余年的积攒珍藏。
但如今却是空空如也,金银宝物都已不在,只剩下日常生活用度的一些东西,不过这些东西皆是值钱材料打造,看起来赏心悦目。
赵煦返回东京时,将西夏的国库还有王宫中所藏搬走,以弥补这次大宋的战损。
此番大战,把大宋五路伐夏后的积攒险些打光,若是没有西夏这些国库宫中财物补充,那么哪怕拿下河曲之地,朝上也要穷困潦倒一段漫长日子了。
这般大的灭国之战若全无半点收获,那么无论胜负,都会直接将一个国家拖至贫穷地步。
但真若丝毫预判的利益都没有,除非昏了头,或者深仇大恨涉及存亡,不打不行,一国帝王方会下令开启这种规模的战争。
对西夏的灭国之战,正因为早有了判断可以弥补军损消耗,所以满朝大臣才没有反对,若真是打极为贫瘠,无有钱财收益的地方,那么朝臣也不会赞成开启战端。
此刻王宫最前方的一排殿宇已经改为大宋西北宣抚司,军兵昂首挺胸,盔甲闪光,红缨在手。
赵倜就住在王宫之中,这倒没有什么,西夏在大宋眼内也不过是外王,而且大宋在元昊的时候就给对方去帝号,封的国主。
赵倜本身是一品亲王,赵煦既然敢叫他总督西北诸事,总领军政之权,那放着现成的西夏王宫不住,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王行王事,并非逾矩,大臣们也道不出什么子午卯酉,赵煦若是怀疑他,会有方方面面的理由,只谨慎所居所住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赵倜用了半月时间整合西夏政务,西夏的官员路份极杂,党项人、契丹人、汉人、回鹘人,甚至还有西边的大食人。
几乎所有官员都行降事,哪怕党项的嵬
名皇室也不例外。
没有什么忠贞不屈,宁死不降,愿以心昭日月,愿以身殉国,不过这也符合西夏的一贯作风,不论当初的李继迁,还是后来建国的李元昊,都是说降就降,对此向来无半点面红耳赤。
人还是要用的,尤其一些掌管民生的大臣,赵煦虽然留下一些从朝中带来的官员,但却远远不够。
这些官员自是能力出众,可一来人数不足,二来对西夏原本的情形政事不够了解,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熟练对待各种事务。
赵倜捡一些降官中口碑还算清廉的提拔任命,对一些虽然投降了,但审查后发现是奸佞之辈,歹诈贪墨之徒的就直接杀了,然后抄家将财产都搬进宣抚司中。
本来这样不太符合纳降的章程,毕竟算是前国之事,不好此刻降了还问罪过,但谁叫赵煦把钱拿得一点不剩呢,总得想办法取得些周转度日。
而且所杀都是有民怨的,张了榜单告示,兴州城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至于提拔所用的降官是何族类,却没有过于区别对待,而事实上累年为西夏卖命做事的汉人,未必此刻就比党项人契丹人可靠。
大小梁太后都是汉人,但下令边境开战,抢夺烧杀却眼睛都不眨一下,宋军西军中部分帅将就是党项人和吐蕃人,但忠心程度却都不二。
这样将所有官员司职之事处置完毕,又详细书写,奏折送往东京之后,赵倜终于松下口气来。
不过兴州城以及各地的军管并未完全取消,这个还要持续一阵子,毕竟国度更替,改旗易帜,要有一段维护沉淀的时间。
这天下午处理完政务,他在王宫之中信步走动,看阿朱和兰剑正拿着花锄在花园中种花。
两人望他过来,放下锄头擦拭汗水,上前见礼。
阿朱道:“殿下,奴婢从东京带过来不少花种,和兰儿妹妹种上一些,这边阳光充足,估计不久便会长成开放。”
赵倜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