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人才加盟(求订阅)

    ‘长江地产’的执照下来后,陈光良便在报纸上打了一则找人广告:诚邀人才加盟,会计师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名,待遇从优。

    前来应聘的人不少,只是当看到简陋的长江车行基地时,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

    陈光良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想法,他照常一个个的进行面试,但遇到自己钟意的,他便拿出最大的诚意。

    “郭先生,你的工作履历非常不错,我希望你加入我们长江地产企业!”

    郭德明心中对长江地产企业已经判了‘死缓’,但还是很客气的说道:“陈老板,我觉得我们应该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从目前来看,我理所当然的认为,长江地产企业只是一家刚入行的小公司,对我没有太大的诱惑力。”

    陈光良点点头,郭德明这话没有说错。

    但他非常希望这个在银行的分行出任过三年会计师的人才加盟,所以他决定抛出诱饵。

    “郭先生,虽然我们是刚刚入行的地产企业,但我们第一个项目便是在愚园路的一幅15亩土地上,修建约45幢三层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这个项目总计投资高达20万大洋左右。”

    “其次,正如你看见我很年轻一样,事实就是我从事商业仅一年的功夫,从月入十大洋的人力车夫,如今我已经坐拥200多辆黄包车的大车行,资产值达到8万大洋以上,我相信你跟着我做事,不会埋没你的才华。”

    这两条一出,郭德明的脸色立即变化起来,一个大项目,一个有很传奇经历的老板,这就是不错的优势啊!

    但接下来陈光良的话,更让郭德明怦然心动。

    “最后,如果你加入长江地产企业,那么愚园路的这个项目,你可以拿利润的2%,并且每月还有保底薪水80大洋。”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其含金量不言而喻。再加上郭德明出任过银行分行的会计师,其薪水至少也是在100大洋以上的。

    本身,这个年代的有本事人,薪水就是普通人的十倍、数十倍之多。

    不像前世的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哪怕是985211这样的大学生,出来工作三五年,薪水也不过是普通人的几倍而已。

    另外,陈光良需要绑定这些人,因为他还算是外行。

    一个优秀的会计师不言而喻,至少可以让他这个项目不会亏钱。

    郭德明随后说道:“陈老板的条件,实在让我很心动。但我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不知道能不能了解一下?”

    “请讲!”

    接下来,郭德明问了关于项目的事情,陈光良半真半假回答了他。

    反正是有这个项目存在,至于陈光良能不能拿出资金来投资,这不是主要的。

    郭德明也只是认为,陈光良打算将这个项目进行分期发展,这样一次性拿出的资金,倒是符合陈光良现在的身价。

    “我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陈先生?”

    “好,欢迎你的加盟,元旦后你来上班,我会和你签署正式的合同。”

    “好的”

    终归到底,是那2%的利润分成,打动了郭德明。

    毕竟投资20万大洋的项目,2%的利润怎么也是四千大洋,当然郭德明也知道,这个利润是分批入账的,即从租金里面获得。

    毕竟这个年代,地产商开发住宅,都是用于出租的。

    1927年的最后一天早晨。

    陈光良一身西装革履,披着一件呢大衣,带着一顶礼帽,走进长江车行的总行基地(分行基地在番瓜弄)。

    “陈老板,听说长江车行又准备添新车,还打算招股?”

    十几个车夫冷得发抖,看见陈光良到来,立即围上来。

    陈光良说道:“我们屋里谈,外面冷!”

    长江车行都会在车行里设置‘人力车夫休息室’,大家可以在这里喝喝茶、打打牌;不仅仅如此,长江车行还在陈光良那幅13亩地上,搭建了‘大通铺’居住区,允许单身汉免费居住。

    为什么不允许拖家带口的呢?

    这是陈光良也担心以后难赶走,影响他炒地皮。

    此时陈光良已经拥有四幅愚园路地皮(3.7亩、3亩、13亩、3亩),可以适当的利用起来,并照顾旗下的人力车夫——给单身汉一个大通铺的休息地,并将种植的蔬菜分给大家等等,增加大家的归属感。

    到了屋里后,陈光良才说道:“目前交通科那边,虽然说明年初可以增加五十张牌照,但现在顾氏车行、韩氏车行、志高车行等,都已经报价350大洋一张牌。正好,我今天也要去交通科谈合作。”

    “天啦,现在牌照已经那么值钱了么,涨得也太快了!”

    “就是啊,这一个牌加一辆车,得450大洋了。”

    “我们车夫拥有一辆车就是个幻想,哪里有出头之日。”

    “这就算能招股入伙,感觉也不行了!”

    众人议论纷纷,随后又都看向陈光良。

    陈光良这时候说道:“其实这个投资还是不错的,你们想一想,你们把钱存银行利息才8厘(8%);但若是投资黄包车,哪怕一辆车的成本是450大洋,实际上两年回本差不多的,相当于一年有50厘,牌照一直都值钱,也只会更值钱具体你们好好想想,而且这次不一定拿得下来,就算拿下来招股,也没有多少份额给你们的,毕竟交通科要占大头的。”

    众人立即被陈光良的话镇住了,随后纷纷讨论起来。

    “是啊,别说450一辆,就是500一辆,那也是个赚钱的生意啊。我们就是想合伙买下一辆,也没有人卖给我们的。”

    “所以说,招股入伙最现实,难怪每次都要靠抢才行。”

    “相当于我投资20大洋,一年能有10大洋的回报,每个月可以拿到8毛;虽然和前面不能比,但也是比放在家里和存在银行划算多了。”

    “就是就是,除了长江车行,还有哪家车行给我们机会啊!”

    “而且,招股的本金,是可以随时退出的,本金照还。”

    殊不知,陈光良已经想好了,最多拿出5%的股权(50辆黄包车含牌),以总价22500大洋的总值计算,来招股约112股,即获得1125大洋的资金。

    可以说,只是放出一点点骨头给大家而已,毕竟陈光良也就剩下40%股权了,不能再少了。

    当天上午,陈光良来到交通科的科长办公室,和史密斯商讨合作事宜。

    他开门见山的说道:“史密斯先生,如果你将牌照以350大洋卖出去,这就是一次性买卖。”

    史密斯笑道:“总比将牌照按照100大洋一块,和你合伙的好!”

    就拿五成的份额,对方只出辆黄包车,不就是一张牌照抵价100大洋么!

    陈光良随后说道:“史密斯先生,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交通科要退股,我们会按什么条件来退?”

    本章完)本章完)本章完)本章完)本章完)本章完)本章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