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这药膏,她们高低也要试试

    十月二十号这天,论文由学校寄到知名期刊。

    交了论文,姜柠就没再关注。

    等通知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断断续续休息了近两个月,姜柠憋不住要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但在她回归工作时,黄小东找上门来。

    之前店铺修好后,店铺一直在散味道,还有把药材家具等一应东西搬进店铺,这也是个工程。

    现在味道散得差不多了,便要准备开业了。

    开业的日子定在十月二十五号。

    这天姜柠特意跟孔院长请了个假。

    因为之前绑架的事,孔院长现在听到姜柠要单独离开就跟惊弓之鸟似的。

    孔院长看着医院左右无事,便想跟着去。

    姜柠想了想,没拒绝。

    新店开业,都是需要人气的,孔院长一道去也好。

    姜柠和孔院长到的时候时间靠近十点半,开业的时间在十点五十八分。

    黄小东知道姜柠要过来,便提前在店铺门口候着了。

    孔院长对黄小东有点印象,当初他亲自登门请姜柠到医院任职,在医馆见到他的。

    孔院长见姜柠来参加的是药铺的开业仪式,到场的时候他愣住了。

    扭头看着姜柠,“姜医生,你怎么没跟我说你请假来是为了药铺开业?我这空着手来,多不好!”

    人家店铺开业,他空着手就来了,这多没礼数。

    见状,黄小东连忙打圆场道,“您来就是给我面子了,送什么礼。”

    姜柠用赞赏的眼神看了黄小东一眼。

    孔院长年龄不小,他们哪能找他要礼。

    瞧着开业时间还有一会儿,黄小东带着姜柠到了后院。

    走到后院,便能闻到药香。

    后院有好几个人,他们正在用铁锅跟前熬制药材。

    姜柠嗅了嗅药香,闻出药香里的几味药材正是熬制美白膏和三白膏的那几种药材。

    “柠姐,我和我爷爷两个人能产出的美白膏和三白膏还是太少,随着这几年的时间,都有些供不应求了。

    柠姐,虽然我请了人来帮忙,但你教给我的熬制方法,我看最后一个步骤可以跟前期步骤分开熬制,这前期步骤我就聘请了人帮忙熬制,这最后一个步骤就由我或者我爷爷来熬制,这样能防止配方和熬制方法泄露,还能扩大产量。”

    姜柠挑眉,看来这几年黄小东成长了不少。

    看完后院的生产线,他们来到前面。

    孔院长这才知道姜柠竟然还有别的药方给了其他人,而且还是给女同志美白有关的方子。

    随着时间往开业的时间靠,药铺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

    都是一些面容姣好的女同志,她们的穿着紧跟时代潮流,拎着包,烫了发,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

    这些人一来黄小东就在门口她们,而她们一来就点名要美白膏和三白膏。

    黄小东面对这些顾客十分游刃有余,这些年,凡是买了美白膏和三白膏的,回头客百分百。

    这些回头客不仅自己买得多,还会介绍更多的客源。

    这也是为什么引得港城那边都有人盯上了这两款膏药。

    来买东西的女同志还认出了姜柠。

    “你、你是姜医生!”

    姜柠笑着点头,“你们认识我?”

    对方十分激动,“你在首都名气可不小。”

    姜柠只是笑笑。

    黄小东见对方说完,他适时开口,“你们手里的药膏配方就是姜医生研制的,今天开业,你们都是我的老顾客了,今天美白膏和三白膏不限量购买。”

    “真的!这药膏竟还是姜医生研制的!”听到黄小东说是姜柠研制的,且不限量购买十分激动,“那我得给我姐妹也买一些!”

    因为美白膏和三白膏每次产出的量都太少,而且每个人都限量购买。

    虽然大家都不愿意等,但架不住这东西的效果确实好。

    只要用了这两款药膏的,就没有不夸的。

    很快,时间来到十点五十八分。

    黄小东点燃了摆在药铺门前地上的鞭炮。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鞭炮响完,黄小东便带着人进药铺给买药膏的人结账。

    姜柠看着黄小东拿出的美白膏和三白膏用了统一的白瓷瓶,白瓷瓶的大小比起之前用的搪瓷缸小了一半。

    但价格也少了一半。

    搪瓷缸只是当初没有合适药膏的,姜柠随意找的一个物件。

    现在药铺正规营业,美白膏和三白膏也正式售卖,自然要在包装上费点心思。

    黄小东现在这生意做得也越来越上道。

    毕竟是药铺开张,没生病的人哪里会往药铺跑,来的几位女同志买美白膏和三白膏,就没什么客人了。

    黄小东也不着急,药铺和做生意都是长久的。

    而且有美白膏和三白膏,药铺就不会缺客人。

    孔院长得知这药铺有姜柠给的药方后,他就在思考一件事。

    很快他就拿定主意。

    这期间他离开了一会儿,但回来得也很快。

    直到一个小时后,首都日报的记者周姐忽然登门。

    周姐还带来了摄影。

    姜柠看到他们十分诧异。

    只是一个药铺开业,记者怎么过来了。

    这时,孔院长笑着道,“他们是我请来的,毕竟是店铺的开业典礼,我怎么好意思空手上门。”

    周姐是个新闻人,对于抓住新闻话题十分敏感。

    她和姜柠本就有交集,这一听药铺跟跟姜柠有关,她二话不说就带着小组过来了。

    报社的人上门,可把黄小东给激动坏了。

    他没想到只是开了一家药铺,竟然引来了报社的记者。

    他有种预感,药铺的生意绝对会红火起来。

    姜柠跟报社的人寒暄,立刻将他们安排进了药铺。

    药铺开张,并不需要生意有多么的红火,如果不是身体不允许,谁想生病。

    但孔院长叫来首都日报的记者,是为了姜柠研制出的美白膏和三白膏。

    这两款药膏可需要曝光度。

    经过姜柠研制的‘保命丸’和‘消炎药’,孔院长现在对姜柠是无脑推。

    他坚信只要姜柠研制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差的。

    报社的人来采访的时候,因为开业来光顾的那几位女同志还没离开。

    周姐采访了姜柠和黄小东之后,因为这是类似产品推出的一则新闻,当然要采访一下顾客的想法。

    还在店里的几名女同志就这么水灵灵的被采访上了。

    她们都是老顾客,一直在使用美白膏和三白膏,对于它们的药效十分清楚。

    说起来滔滔不绝的。

    听得周姐还有采访小组别的女同志也十分心动。

    在采访完后,她们离开时,还各自带走了几瓶药膏。

    听她们把药效吹得这么厉害。

    这药膏,她们高低也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