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孩儿甚感痛心……
坐在洛霄旁边的月儿只是朝着洛霄吐了吐舌头,在心里默默的感叹了一句:少爷脸皮真厚。
青璃姑娘先是错愕,而后便是掩着嘴轻笑了出来。
原来是公子负责煮饭,月儿姑娘负责炒菜……
只是如同公子这般才学的男子,却很少有公子这般幽默的。
一般那些才子都是表面一本正经,只会在诗词一道或者文章策论上互相吹捧,很少会跟周围的女子开这些玩笑话。
秀禾此时颇有些得意洋洋的看着洛霄:“我们家小姐做饭可好吃了,以后谁要是娶了我们家小姐,那可是撞大运了呢。”
洛霄闻言也是笑而不语,因为他就是撞大运过来的……
别人都是转角遇到爱,他上辈转角遇到的是大运……
“秀禾!”青璃有些羞恼的看了秀禾一眼:“吃还管不住你的嘴。”
秀禾立刻低下头,做扒饭的模样,心中还在哀怨。
小姐啊小姐,你要是再不努力,洛公子真的会被楼里的那些女子抢走的……
到时候你后悔都没地方去后悔……
可是小姐不努力就算了,还不让她这个小丫鬟努力……
这让秀禾有些恨铁不成钢。
饭桌上的气氛倒也算随和,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倒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洛霄感觉跟青璃这样的姑娘一起吃饭还是很放松的。
起码比跟自己老父亲一块儿吃饭要好很多。
刚来到宁国的时候,洛霄跟老父亲一块儿吃饭,老父亲总会七拐八拐的拐到让自己努力读书、如何上进的话题来。
洛霄两辈子第一次遇到活爹,不晓得是只有他爹是这样的,还是世界上所有的爹都是如此。
反倒是跟青璃姑娘一块儿吃饭,她只会用悦耳的嗓音说一些从小到大见过的逸闻趣事,月儿和秀禾这两个小丫头也会插两嘴,饭桌上的气氛很是活跃。
洛霄也会开几个小玩笑,将饭桌上的三个女子逗乐。
……
那些话本的书稿洛霄已经交给了红玉夫人,红玉夫人也派人去了万卷阁,准备将这些书稿给印刷出来。
拿到书稿的时候,红玉夫人还顺便瞅了两眼,看看里面是不是春宫图之类的……
结果全是文字,没有一张图……
红玉夫人略感失望。
再看看文字,竟然也只是些描写男女故事的正经文字。
红玉夫人更失望了。
浔州城内除了两家大型的书斋有着自己的印刷工坊养得起雕版师傅之外,其他的书铺都需要去万卷阁中进货。
万卷阁中汇集了浔州城大部分的雕版师傅,在浔州城的地位相当超然,浔州大部分的书铺都需要仰仗万卷阁。
经史子集之类的儒学经典,万卷阁中都有着经久耐用能传几代人的金属雕版。
一版传三代,人走版还在。
木质雕版造价比金属雕版便宜的多,但是经不住用,时间稍微一长,内部被墨水渗透后,便会腐朽损坏。
只有要刊印一些需求量不大的时令读物,才会让工匠现刻木质雕版。
尽管洛霄也略懂印刷术,可培养工匠还是太过耗费时间,如今有现成的万卷阁,洛霄倒也懒得自己再专门去专门办一个印刷作坊。
……
司马府
“怎么样?!查到了吗?”
刚出门半个上午的高齐远,此时又把自己关在了房间之中。
留着络腮胡的胡管家,来到了高齐远的卧房中,恭敬道:“少爷,查清楚了。”
而后,胡管家便是将他打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了高齐远。
也让高齐远明白了,自己强纳青璃姑娘为妾失败的谣言到底是怎么传播出来的。
造谣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洛霄!你是说在场之人中,还有洛霄!”高齐远瞬间抓住了重点。
胡管家恭敬道:“是的少爷,据说是吴家的大公子和二公子赶走了那个高官子弟,而且听吴家大公子所说,那个高官子弟与洛霄似乎是有些过节,恰好少爷与洛霄近日也有冲突,所以外面那些愚民才会以讹传讹,觉得这件事是少爷所为。”
高齐远眼神中透露着浓浓的难以置信:“就因为那人跟洛霄有过节,所以外面那群贱民都怀疑本公子?!什么鬼道理!就不能是因为洛霄此子人缘太差,得罪的人太多吗?!那群贱民怎么就不怀疑别人!”
胡管家低着头,不敢说话。
心想着,少爷这怕是恶有恶报了吧……
上次少爷构陷了洛霄,这下少爷也算是尝到被人构陷是什么滋味了。
“对!吴兄当时也在场,只要我前去找吴兄问清楚,强纳蟾宫仙子的人到底是哪家的高官子弟,便能够彻底洗脱我的嫌疑!”
高齐远仿若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想到这里,高齐远也是说干就干,立刻命人备车,打算去吴府拜访。
……
浔州城外,柳溪村。
洛景元和年兴两人也都没闲着,一边督促着施工,一边自己也挥舞着铁锹一同挖渠。
年兴此时身上也穿着一身布衣而不是官服,毕竟一件官服价格不菲,破了还得买。
至于其他几个官员,有的留守在了县衙,还有的干脆让他们去协调各方,采买石料以及粮食等等。
毕竟若是要修建一条经久耐用的水渠,是需要铺设石板的,干活儿的人也得吃饭。
那些官员听到之后简直如蒙大赦,毕竟他们这些官员大都娇气,哪里经得住四处奔走的辛苦。
能得到一个采买之类的差事,不必跟泥水打交道,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其实年兴也不想这么亲力亲为,可是时间不等人,要是再没有充足的水源,粮食减产那才是巨大的损失。
只有他这个一县主官奋战在前线,才能够激励底下人不敢偷懒。
各个村子的百姓见到当地的县令大人与师爷竟然如此的不辞辛劳,亲力亲为,一个个也是感激涕零。
以往的时候只有到了收税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些官员一眼,官差一来不是要钱就是要人,不是苛捐杂税,就是要服劳役。
一个个的比周扒皮还狠!
如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竟然如此不辞辛劳的为了他们这些寻常百姓着想,亲自带着能工巧匠下来就是为了解决他们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感动呢?
这些百姓到底还是憨厚的。
对他们来说,当地父母官不需要做出什么太大的政绩,也不需要爱民如子。
只要能将他们这些百姓当人看,其实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父母官了。
就在洛景元和年兴在临近田野的一个草棚下休息的时候,年府的管家便是过来给年兴送信了。
如今年兴和洛景元吃住都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没空顾及家里,府上便是隔两天就送一封信过来。
“哟!泽儿这小兔崽子竟然还给本官写信了。”年兴接过宋管家递过来的信件一看,第一封信是儿子写的,顿时坐直了身子。
洛景元叹了口气,随后羡慕的看向年兴:“唉,霄儿真是一点孝心也没有,都两天了,他都没来过一封信……年贤侄写了什么?”
年兴打开信,慢慢读起来:“爹爹辛苦在外,孩儿甚感痛心……”
“看看人家的儿子……”洛景元痛苦的闭上了眼……
年兴得意的扫了一眼洛景元,把脑袋昂了一下,为如此关心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随后接着往下看:“孩儿想去青楼一趟,爹您能回信嘱咐账房一句,给孩儿批十两银子吗?”
青璃姑娘先是错愕,而后便是掩着嘴轻笑了出来。
原来是公子负责煮饭,月儿姑娘负责炒菜……
只是如同公子这般才学的男子,却很少有公子这般幽默的。
一般那些才子都是表面一本正经,只会在诗词一道或者文章策论上互相吹捧,很少会跟周围的女子开这些玩笑话。
秀禾此时颇有些得意洋洋的看着洛霄:“我们家小姐做饭可好吃了,以后谁要是娶了我们家小姐,那可是撞大运了呢。”
洛霄闻言也是笑而不语,因为他就是撞大运过来的……
别人都是转角遇到爱,他上辈转角遇到的是大运……
“秀禾!”青璃有些羞恼的看了秀禾一眼:“吃还管不住你的嘴。”
秀禾立刻低下头,做扒饭的模样,心中还在哀怨。
小姐啊小姐,你要是再不努力,洛公子真的会被楼里的那些女子抢走的……
到时候你后悔都没地方去后悔……
可是小姐不努力就算了,还不让她这个小丫鬟努力……
这让秀禾有些恨铁不成钢。
饭桌上的气氛倒也算随和,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倒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洛霄感觉跟青璃这样的姑娘一起吃饭还是很放松的。
起码比跟自己老父亲一块儿吃饭要好很多。
刚来到宁国的时候,洛霄跟老父亲一块儿吃饭,老父亲总会七拐八拐的拐到让自己努力读书、如何上进的话题来。
洛霄两辈子第一次遇到活爹,不晓得是只有他爹是这样的,还是世界上所有的爹都是如此。
反倒是跟青璃姑娘一块儿吃饭,她只会用悦耳的嗓音说一些从小到大见过的逸闻趣事,月儿和秀禾这两个小丫头也会插两嘴,饭桌上的气氛很是活跃。
洛霄也会开几个小玩笑,将饭桌上的三个女子逗乐。
……
那些话本的书稿洛霄已经交给了红玉夫人,红玉夫人也派人去了万卷阁,准备将这些书稿给印刷出来。
拿到书稿的时候,红玉夫人还顺便瞅了两眼,看看里面是不是春宫图之类的……
结果全是文字,没有一张图……
红玉夫人略感失望。
再看看文字,竟然也只是些描写男女故事的正经文字。
红玉夫人更失望了。
浔州城内除了两家大型的书斋有着自己的印刷工坊养得起雕版师傅之外,其他的书铺都需要去万卷阁中进货。
万卷阁中汇集了浔州城大部分的雕版师傅,在浔州城的地位相当超然,浔州大部分的书铺都需要仰仗万卷阁。
经史子集之类的儒学经典,万卷阁中都有着经久耐用能传几代人的金属雕版。
一版传三代,人走版还在。
木质雕版造价比金属雕版便宜的多,但是经不住用,时间稍微一长,内部被墨水渗透后,便会腐朽损坏。
只有要刊印一些需求量不大的时令读物,才会让工匠现刻木质雕版。
尽管洛霄也略懂印刷术,可培养工匠还是太过耗费时间,如今有现成的万卷阁,洛霄倒也懒得自己再专门去专门办一个印刷作坊。
……
司马府
“怎么样?!查到了吗?”
刚出门半个上午的高齐远,此时又把自己关在了房间之中。
留着络腮胡的胡管家,来到了高齐远的卧房中,恭敬道:“少爷,查清楚了。”
而后,胡管家便是将他打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了高齐远。
也让高齐远明白了,自己强纳青璃姑娘为妾失败的谣言到底是怎么传播出来的。
造谣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洛霄!你是说在场之人中,还有洛霄!”高齐远瞬间抓住了重点。
胡管家恭敬道:“是的少爷,据说是吴家的大公子和二公子赶走了那个高官子弟,而且听吴家大公子所说,那个高官子弟与洛霄似乎是有些过节,恰好少爷与洛霄近日也有冲突,所以外面那些愚民才会以讹传讹,觉得这件事是少爷所为。”
高齐远眼神中透露着浓浓的难以置信:“就因为那人跟洛霄有过节,所以外面那群贱民都怀疑本公子?!什么鬼道理!就不能是因为洛霄此子人缘太差,得罪的人太多吗?!那群贱民怎么就不怀疑别人!”
胡管家低着头,不敢说话。
心想着,少爷这怕是恶有恶报了吧……
上次少爷构陷了洛霄,这下少爷也算是尝到被人构陷是什么滋味了。
“对!吴兄当时也在场,只要我前去找吴兄问清楚,强纳蟾宫仙子的人到底是哪家的高官子弟,便能够彻底洗脱我的嫌疑!”
高齐远仿若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想到这里,高齐远也是说干就干,立刻命人备车,打算去吴府拜访。
……
浔州城外,柳溪村。
洛景元和年兴两人也都没闲着,一边督促着施工,一边自己也挥舞着铁锹一同挖渠。
年兴此时身上也穿着一身布衣而不是官服,毕竟一件官服价格不菲,破了还得买。
至于其他几个官员,有的留守在了县衙,还有的干脆让他们去协调各方,采买石料以及粮食等等。
毕竟若是要修建一条经久耐用的水渠,是需要铺设石板的,干活儿的人也得吃饭。
那些官员听到之后简直如蒙大赦,毕竟他们这些官员大都娇气,哪里经得住四处奔走的辛苦。
能得到一个采买之类的差事,不必跟泥水打交道,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其实年兴也不想这么亲力亲为,可是时间不等人,要是再没有充足的水源,粮食减产那才是巨大的损失。
只有他这个一县主官奋战在前线,才能够激励底下人不敢偷懒。
各个村子的百姓见到当地的县令大人与师爷竟然如此的不辞辛劳,亲力亲为,一个个也是感激涕零。
以往的时候只有到了收税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些官员一眼,官差一来不是要钱就是要人,不是苛捐杂税,就是要服劳役。
一个个的比周扒皮还狠!
如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竟然如此不辞辛劳的为了他们这些寻常百姓着想,亲自带着能工巧匠下来就是为了解决他们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感动呢?
这些百姓到底还是憨厚的。
对他们来说,当地父母官不需要做出什么太大的政绩,也不需要爱民如子。
只要能将他们这些百姓当人看,其实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父母官了。
就在洛景元和年兴在临近田野的一个草棚下休息的时候,年府的管家便是过来给年兴送信了。
如今年兴和洛景元吃住都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没空顾及家里,府上便是隔两天就送一封信过来。
“哟!泽儿这小兔崽子竟然还给本官写信了。”年兴接过宋管家递过来的信件一看,第一封信是儿子写的,顿时坐直了身子。
洛景元叹了口气,随后羡慕的看向年兴:“唉,霄儿真是一点孝心也没有,都两天了,他都没来过一封信……年贤侄写了什么?”
年兴打开信,慢慢读起来:“爹爹辛苦在外,孩儿甚感痛心……”
“看看人家的儿子……”洛景元痛苦的闭上了眼……
年兴得意的扫了一眼洛景元,把脑袋昂了一下,为如此关心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随后接着往下看:“孩儿想去青楼一趟,爹您能回信嘱咐账房一句,给孩儿批十两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