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京中多贵子,不知生民苦
(贵妃宫)
“太子,本宫听闻今日路尚书寿宴,热闹得紧,你不妨去看看。”
座上之人交领窄袖衫外罩一件织金比甲,对襟无袖,长至膝下。
发髻高挽,髻前横插亭台牡丹分心簪,髻后覆累丝云珠满冠,耳悬东珠珥珰,面敷铅华,雍容华贵。
“母妃,我堂堂南朝太子,区区家臣寿宴,贱民往往,何必自降身份?”
柴晋坐在贵妃身旁,慵懒地说道。
“贵妃娘娘,乾武门守卫托人来报,宣武殿已经在清晨悄悄出宫。”
坐下之人名唤墨枝,为贵妃苏氏的贴身侍婢,长乐宫掌事大宫女。
“他要出便任他出去,陛下都懒得管他,本宫又何必忧心,芝麻大点事都要来禀报,我哪有这份闲心。”
二皇子柴隋,八岁丧母,但陛下并未为他指派高阶嫔妃作为养母,只由得他在那宣武殿自生自灭。
他常年玩世不恭,行事荒唐,陛下心里压根没有他这个儿子,不足为患。
“是,娘娘。”墨枝应声而退。
柴晋用余光打量着这位贵妃娘娘。
这贵妃娘娘,是柴晋的养母,比他大不了几岁,听宫中年老的嬷嬷说,贵妃自从三年前小产之后,便一直未曾有喜。
说是养母,但这贵妃也未曾对他十分上心,终究不是亲生子。
况且她还……年轻美貌,深得父皇宠爱,迟早,她还会有自己的孩子。
东皇街两旁商铺热闹非凡,都是三两成群的贵妇贵女挑挑拣拣。
“佩儿,快来快来,再慢点就赶不上路祖父寿宴了。”
“哎呀,小姐,你慢点,我快跟不上了,奴婢前几日明明提醒过您,路老太爷生辰将至,您老说不急不急,尚有几日,如今,倒开始抱佛脚了,依奴婢看,就算您什么寿礼都不带,路老太爷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佩儿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她可没有跟随小姐学习武艺。
“那怎么成!路祖父待我如明霏一般,我怎能如此敷衍。”
她边说边跑着,压根没管身后之人死活,独自进了一家文墨店。
“掌柜的,快将你们的镇店之宝拿出来,本小姐要了!”
辛无影“啪”的一声,重重地拍在账房柜台。
“哎哟,辛小姐,您可收些力气,我这柜面可经不住您这神掌一拍啊!”
掌柜用衣袖在桌上仔细擦了三遍,又平着柜面仔细看了看有没有砸出裂痕。
“刘掌柜,你快些,我可急着呢!”
辛无影双手叉腰,气势十足。
“辛小姐,您今日倒来得巧。本店新进了一台紫檀嵌玉松鹤延年玲珑笔筒,选用百年老紫檀木整雕,筒身嵌和田青玉浮雕,正面刻双鹤栖松图,侧面阴刻‘渔樵耕读’四景微雕,底部浅浮雕江崖海水纹...”
掌柜举着笔筒,举止浮夸,滔滔不绝。
“哎呀,好了好了,别说了,就它吧!多少银两?”
“这个数。”刘掌柜放下笔筒,手指伸出,“一两银子。”
“一两?这么贵?你抢钱?算了算了,就这个吧,佩儿,拿钱来。”
辛无影头也不回,手往后伸出,却不见银子放于手中。
“佩儿?”随着叫唤,她快速转头,这才发现佩儿已不见踪影。
这小丫头片子怎么老是关键时候不见人影,下次定要随身带些银两方可出门。
“刘掌柜,你认识我吧?”
“认识啊。”
“那这笔筒我先拿走,记在账上,我明日便派人来结清。”
刘掌柜:?
辛无影伸手就要将那笔筒拿走,却被掌柜的一把拉住。
“辛小姐,不是我信不过您,本店小本生意,概不赊账。”
刘掌柜的音调越来越高,像那青楼的招牌女娘喊客的声音一般。
辛无影也没放手,“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辛府自会送来银两。我辛无影对天发誓!”
笔筒在人之间挪来挪去,“一个时辰!马上...我马上骑马回府取银子回来。”
“好...”好字还未从刘掌柜口中全然说出。
啪——
一中锭银子被拍在柜台上。
“这尊笔筒,我要了!”
银子还在柜台上震荡,笔筒上又多了一只修长的手掌,袖口滑落露出一线温润玉腕。
“凑什么热闹!”
马上就要谈妥了,杀出个程咬金。
辛无影愤愤地转头,只见一袭玄青暗纹缎制直身袍,已至眼前。
霜色大氅轻覆肩头,鞣制朱红犀皮腰带束于袍外,墨绿丝绦垂青玉组佩发束白玉银冠,贵气浑然天成。
鼻若悬胆,峰棱自眉心笔直而下,似名家提笔悬腕时有意留的余韵。
唇角天然微翘,不笑时亦似噙三分春风。
如此潘安之貌,辛无影无心观赏,在她眼里是那面目可憎的贼人一个,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抢她手里的东西,跟她作对。
“什么凑热闹,我在买东西。官,有才者居之,物,自然是有钱者得之。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不如认命乖乖待在家里做些刺绣工夫。掌柜的,你说是也不是?”
那人慢慢启唇,挑眉示意刘掌柜。
“是是是,公子说得极是。”说着,就将力气转向,笔筒顺势落到了那公子手上。
那人拿了笔筒,就以绢布包了起来,离门而去。
“站住!”
门口之人定住了脚步,只感觉腰间有一利物刺入,顿感全身动弹不得。
不妙啊!
“你怎么不走了?”辛无影轻笑出声,“莫非,是觉得不好意思,抢了别人的东西,现在知错了,又想还回来?”
话语间尽是挑衅。
绢布的一角还在腰间荡漾,“怎么,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姑娘买东西不成,要明抢?”
辛无影搭上他的左肩,“知道这世道为何这么乱吗?因为总有些人偏不要脸,抢别人的东西。”
手往下挪,从他腰间取下了那尊被绢布半包的笔筒,将那绢布扯开。
那公子被刺挠得浑身痒痒。
“小姐!你...”
来人正是佩儿,她找了几条街,终于在这家文墨店门口碰见了她家来无影去无踪的小姐。
“佩儿,你这小鬼头,跑哪去了,快拿两银子来。”
佩儿从包袱里取了一小锭子交予辛无影手里,还在哈哈喘着大气。
她接过银两,将笔筒塞到佩儿手中,自顾自说着,“成交!互不相欠!”,便将那银子用绢布裹了,浅浅塞还他腰间。
正准备离开。
“姑娘,我付的可是足足十两银子,哪个黑心店家把你请去做帐房,可不得了,一夜之间便能飞黄腾达。”
那人还被定在店家门口,说完发出一声高调无奈的轻笑。
“你这人倒是有趣,我跟掌柜定的是一两,你仗着自己有那三瓜两枣,成心显摆,白白便宜了那油润富商。
你知不知道,九两银子,够寻常百姓一年的吃食?
九两银子,够买几千几万个包子,能让上百个饥民不挨饿,又能买多少件寒衣,让他们有衣蔽体。
看你这身派头,你大约是不知道的了。也不怪你,这皇城脚下,多一个你这般的贵公子,也不算多。”
辛无影回过头来,蔑视着他。
那人垂眸沉默了片刻,抬眼正看她,道:
“原来,豪掷千金出手阔绰从来不是美谈,倒是我们这些人乐在其中,是在下唐突了。”
“想不到,你认错倒是挺快。”
银针再次扎入腰阳关穴,一根紧绷的弦逐渐松落,活动着四肢,待缓过神来,人早已不在眼前。
几千几万个包子……他轻轻笑到。
“公子!”又来了个上气不接下气的,他跑到跟前,小声说道,“殿下,您不是说片刻就回吗?我已经在路府门口等了您半晌了,还没动静,可算找着了,您说您老是一个人胡乱溜达啥呀?”
“刚才那名女子是谁?”
柴隋盯着辛无影远去的身影问道。
“哪有人啊?什么女子?”
听到这厮回答,他压抑住怒气,一把扯过不争的衣袖,拉起就走。
“去路府!”
“太子,本宫听闻今日路尚书寿宴,热闹得紧,你不妨去看看。”
座上之人交领窄袖衫外罩一件织金比甲,对襟无袖,长至膝下。
发髻高挽,髻前横插亭台牡丹分心簪,髻后覆累丝云珠满冠,耳悬东珠珥珰,面敷铅华,雍容华贵。
“母妃,我堂堂南朝太子,区区家臣寿宴,贱民往往,何必自降身份?”
柴晋坐在贵妃身旁,慵懒地说道。
“贵妃娘娘,乾武门守卫托人来报,宣武殿已经在清晨悄悄出宫。”
坐下之人名唤墨枝,为贵妃苏氏的贴身侍婢,长乐宫掌事大宫女。
“他要出便任他出去,陛下都懒得管他,本宫又何必忧心,芝麻大点事都要来禀报,我哪有这份闲心。”
二皇子柴隋,八岁丧母,但陛下并未为他指派高阶嫔妃作为养母,只由得他在那宣武殿自生自灭。
他常年玩世不恭,行事荒唐,陛下心里压根没有他这个儿子,不足为患。
“是,娘娘。”墨枝应声而退。
柴晋用余光打量着这位贵妃娘娘。
这贵妃娘娘,是柴晋的养母,比他大不了几岁,听宫中年老的嬷嬷说,贵妃自从三年前小产之后,便一直未曾有喜。
说是养母,但这贵妃也未曾对他十分上心,终究不是亲生子。
况且她还……年轻美貌,深得父皇宠爱,迟早,她还会有自己的孩子。
东皇街两旁商铺热闹非凡,都是三两成群的贵妇贵女挑挑拣拣。
“佩儿,快来快来,再慢点就赶不上路祖父寿宴了。”
“哎呀,小姐,你慢点,我快跟不上了,奴婢前几日明明提醒过您,路老太爷生辰将至,您老说不急不急,尚有几日,如今,倒开始抱佛脚了,依奴婢看,就算您什么寿礼都不带,路老太爷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佩儿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她可没有跟随小姐学习武艺。
“那怎么成!路祖父待我如明霏一般,我怎能如此敷衍。”
她边说边跑着,压根没管身后之人死活,独自进了一家文墨店。
“掌柜的,快将你们的镇店之宝拿出来,本小姐要了!”
辛无影“啪”的一声,重重地拍在账房柜台。
“哎哟,辛小姐,您可收些力气,我这柜面可经不住您这神掌一拍啊!”
掌柜用衣袖在桌上仔细擦了三遍,又平着柜面仔细看了看有没有砸出裂痕。
“刘掌柜,你快些,我可急着呢!”
辛无影双手叉腰,气势十足。
“辛小姐,您今日倒来得巧。本店新进了一台紫檀嵌玉松鹤延年玲珑笔筒,选用百年老紫檀木整雕,筒身嵌和田青玉浮雕,正面刻双鹤栖松图,侧面阴刻‘渔樵耕读’四景微雕,底部浅浮雕江崖海水纹...”
掌柜举着笔筒,举止浮夸,滔滔不绝。
“哎呀,好了好了,别说了,就它吧!多少银两?”
“这个数。”刘掌柜放下笔筒,手指伸出,“一两银子。”
“一两?这么贵?你抢钱?算了算了,就这个吧,佩儿,拿钱来。”
辛无影头也不回,手往后伸出,却不见银子放于手中。
“佩儿?”随着叫唤,她快速转头,这才发现佩儿已不见踪影。
这小丫头片子怎么老是关键时候不见人影,下次定要随身带些银两方可出门。
“刘掌柜,你认识我吧?”
“认识啊。”
“那这笔筒我先拿走,记在账上,我明日便派人来结清。”
刘掌柜:?
辛无影伸手就要将那笔筒拿走,却被掌柜的一把拉住。
“辛小姐,不是我信不过您,本店小本生意,概不赊账。”
刘掌柜的音调越来越高,像那青楼的招牌女娘喊客的声音一般。
辛无影也没放手,“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辛府自会送来银两。我辛无影对天发誓!”
笔筒在人之间挪来挪去,“一个时辰!马上...我马上骑马回府取银子回来。”
“好...”好字还未从刘掌柜口中全然说出。
啪——
一中锭银子被拍在柜台上。
“这尊笔筒,我要了!”
银子还在柜台上震荡,笔筒上又多了一只修长的手掌,袖口滑落露出一线温润玉腕。
“凑什么热闹!”
马上就要谈妥了,杀出个程咬金。
辛无影愤愤地转头,只见一袭玄青暗纹缎制直身袍,已至眼前。
霜色大氅轻覆肩头,鞣制朱红犀皮腰带束于袍外,墨绿丝绦垂青玉组佩发束白玉银冠,贵气浑然天成。
鼻若悬胆,峰棱自眉心笔直而下,似名家提笔悬腕时有意留的余韵。
唇角天然微翘,不笑时亦似噙三分春风。
如此潘安之貌,辛无影无心观赏,在她眼里是那面目可憎的贼人一个,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抢她手里的东西,跟她作对。
“什么凑热闹,我在买东西。官,有才者居之,物,自然是有钱者得之。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不如认命乖乖待在家里做些刺绣工夫。掌柜的,你说是也不是?”
那人慢慢启唇,挑眉示意刘掌柜。
“是是是,公子说得极是。”说着,就将力气转向,笔筒顺势落到了那公子手上。
那人拿了笔筒,就以绢布包了起来,离门而去。
“站住!”
门口之人定住了脚步,只感觉腰间有一利物刺入,顿感全身动弹不得。
不妙啊!
“你怎么不走了?”辛无影轻笑出声,“莫非,是觉得不好意思,抢了别人的东西,现在知错了,又想还回来?”
话语间尽是挑衅。
绢布的一角还在腰间荡漾,“怎么,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姑娘买东西不成,要明抢?”
辛无影搭上他的左肩,“知道这世道为何这么乱吗?因为总有些人偏不要脸,抢别人的东西。”
手往下挪,从他腰间取下了那尊被绢布半包的笔筒,将那绢布扯开。
那公子被刺挠得浑身痒痒。
“小姐!你...”
来人正是佩儿,她找了几条街,终于在这家文墨店门口碰见了她家来无影去无踪的小姐。
“佩儿,你这小鬼头,跑哪去了,快拿两银子来。”
佩儿从包袱里取了一小锭子交予辛无影手里,还在哈哈喘着大气。
她接过银两,将笔筒塞到佩儿手中,自顾自说着,“成交!互不相欠!”,便将那银子用绢布裹了,浅浅塞还他腰间。
正准备离开。
“姑娘,我付的可是足足十两银子,哪个黑心店家把你请去做帐房,可不得了,一夜之间便能飞黄腾达。”
那人还被定在店家门口,说完发出一声高调无奈的轻笑。
“你这人倒是有趣,我跟掌柜定的是一两,你仗着自己有那三瓜两枣,成心显摆,白白便宜了那油润富商。
你知不知道,九两银子,够寻常百姓一年的吃食?
九两银子,够买几千几万个包子,能让上百个饥民不挨饿,又能买多少件寒衣,让他们有衣蔽体。
看你这身派头,你大约是不知道的了。也不怪你,这皇城脚下,多一个你这般的贵公子,也不算多。”
辛无影回过头来,蔑视着他。
那人垂眸沉默了片刻,抬眼正看她,道:
“原来,豪掷千金出手阔绰从来不是美谈,倒是我们这些人乐在其中,是在下唐突了。”
“想不到,你认错倒是挺快。”
银针再次扎入腰阳关穴,一根紧绷的弦逐渐松落,活动着四肢,待缓过神来,人早已不在眼前。
几千几万个包子……他轻轻笑到。
“公子!”又来了个上气不接下气的,他跑到跟前,小声说道,“殿下,您不是说片刻就回吗?我已经在路府门口等了您半晌了,还没动静,可算找着了,您说您老是一个人胡乱溜达啥呀?”
“刚才那名女子是谁?”
柴隋盯着辛无影远去的身影问道。
“哪有人啊?什么女子?”
听到这厮回答,他压抑住怒气,一把扯过不争的衣袖,拉起就走。
“去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