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邺城太守

    第二十四章邺城太守

    公元194年的春日,邺城郡守府内,阳光透过窗棂洒下一地斑驳。

    东方勇看向夏侯惇说道:

    “元让兄,青州、徐州、兖州这三州的虎符,就有劳你归还给主公。”

    夏侯惇爽朗一笑,拍了拍东方勇的肩膀,说道:

    “老弟,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倒是并州和冀州,往后的防务可就辛苦你了。”

    东方勇顺利移交虎符之后,陈宫快步来到他面前,汇报道:

    “都督,周边招募而来的流民,现已安置为工匠,邺城各个工区均已正式开工。”

    东方勇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几分关切与期待,说道:

    “如此甚好,也是时候动身,到各处去巡视一番了。”

    在邺城,那高耸的夯土城墙在烈烈阳光下突然轰然倒塌,刹那间,尘土飞扬,冒起浓烟滚滚。

    就在这漫天尘埃之中,东方勇身着的黑色大氅随风猎猎作响。

    东方勇沉稳地踩着断砖碎瓦,指向远处,高声下令道:

    “新城墙需高一丈,宽两丈,外侧要用砖石砌好。”

    “主公,新的粮仓也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当中。”

    陈宫一边说着,一边手指向那些正忙于搬运砖块的士兵,

    “只是,如今有三万流民涌入邺城,每日所需消耗的粟米竟高达五千斛,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施粥厂恐怕难以维持……”

    “即刻打开邺城官仓,先赈济这些流民一月。”

    东方勇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随后,他的目光投向城南那片荒地,此刻那里正逐步被改造成屯田区。

    他接着说道,

    “派人即刻前往并州调运战马,再从徐州运来铁器,本督要确保每个农民都能有犁具可用,都能拥有自己耕种的田地。”

    就在这时,一名士卒押着两个身着锦衣的士人匆匆赶来,单膝跪地禀报道:

    “启禀大都督,这两人私藏铁器,疑似意图谋反!”

    两名士人吓得赶忙跪地,不停地叩头,其中一人慌张解释道:

    “小人乃邺城本地士族,家中藏铁实是只为铸剑用以防身……”

    东方勇目光盯着他们腰间佩戴的玉佩,严肃说道:

    “《邺城战时律法、第三条明文规定,私藏甲胄铁器者,当斩。”

    稍作停顿,他转头看向陈宫,语气缓和了些:

    “但念在他们是初犯,便从轻发落,罚他们充当屯田卒六个月,此生不得举孝廉为官。”

    两名士族被兵士押解下去后,陈宫脑海中念头快速转动,紧接着便领悟了东方勇此举的深意,不禁说道:

    “主公此举,莫不是想借处置士族一事立威,同时又留下他们的性命,以此彰显仁德之举?”

    东方勇微微点头:

    “和袁家交好士族,就如同野地里的杂草,想要彻底根除是极难的。留他们一命,让他们自己取舍仕途。”

    邺城郊外的屯田区一片热闹景象,人声鼎沸。

    来莺儿带着一群歌女,如灵动的鸟儿般在流民中间穿梭,为他们分发着掺有野菜的麦饼。

    就在这时,蔡文姬骑着匹河曲匹马悠然前来。

    她身上锦袍的下摆沾满了泥土,身后还跟着三个孩子。

    长女东方羽怀里紧紧抱着一卷《史记》,一脸认真;次女思娜手里攥着一束饱满的麦穗,眼中满是欣喜;幼女曼儿则牵着貂蝉的儿子东方鑫,两个孩子的小脸上都沾着细碎的草屑,模样十分可爱。

    “父亲!”

    东方鑫瞧见东方勇,立刻挣脱曼儿的手,像只欢快的小鹿般扑进东方勇怀里,兴奋地说道,“母亲说这里有小马驹!”

    东方勇脸上洋溢着宠溺的笑容,轻轻揉了揉儿子的头发,而后转头看向蔡文姬,关切地问道:

    “文姬,你教导流民种桑养蚕,过程中可遇到什么难处?”

    蔡文姬抬手掀开帷帽,额角细密的汗珠清晰可见。她温柔地笑了笑,说道:

    “流民们对轮作之法一无所知,一切都得从头教起。”

    说着,她目光投向远处正在运作的水渠,眼中满是欣慰,

    “不过陈宫先生设计的水车着实很管用,如今漳河水已经顺利引入良田。”

    话音刚落,貂蝉的马车缓缓停在田边。她身着华丽的蜀锦长裙,在侍女的搀扶下优雅下车。

    她腕间的玉镯与蔡文姬的青铜臂钏不经意间相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呀,姐姐也在这儿呢?”貂蝉嘴角勾起一抹轻笑,“鑫儿,快过来,母亲给你带了蜜渍梅子哦。”

    然而,东方鑫却调皮地躲在东方勇身后,奶声奶气地说道:

    “我要跟曼儿玩。”

    蔡文姬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貂蝉的脸色却瞬间变得冰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东方勇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变化,赶忙说道:

    “文姬,你带着孩子们去看看铜雀台的工地吧,我和貂蝉有些私事要聊。”

    待她们一行人渐渐走远,貂蝉立刻凑近东方勇,身上的香气中隐隐夹杂着一丝火药味。

    她语气带着几分不满,说道:

    “主公可听说了?蔡姐姐让东方羽认了陈宫做老师。”

    东方勇微微挑眉,一脸坦然地说道:

    “陈宫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这也算是件美事啊。”

    “美事?”

    貂蝉有些激动,指甲不自觉地掐入东方勇的掌心,“她这分明是想拉拢陈宫,日后好让东方羽继承家业。”

    东方勇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安抚道:

    “本督的家业,自然是由鑫儿这个嫡长子来继承。你又何必嫉妒文姬家的女儿呢?”

    黄昏时分,天色渐暗,铜雀台工地的火把逐一亮起,昏黄的火光映照出那尚未完工的庞大台基。

    东方勇端坐在临时搭建的军帐中央,静静看着工匠们正用邺城南城墙的残砖精心雕刻着云纹。

    就在这时,吕布抱着酒坛,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浑身大汗淋漓的张辽。

    “东方老弟!”

    吕布将酒坛重重地砸在案几上,大声说道,“并州送来的战马已经到啦!可马乐那小子居然说,你要把最好的马都留给邺城的飞熊军?”

    东方勇赶忙拿起酒壶,给吕布斟了一杯酒,笑着解释道:

    “奉先兄,您的并州铁骑自然也会分到好马。只是邺城飞熊军乃是本督的亲军……”

    “得了吧!”

    吕布不耐烦地打断他,“你把张辽调去邺城飞熊军训练,又让高顺去管屯田,分明就是在提防我!”

    陈宫见势,赶忙适时插话道:

    “温侯,您这可就误会主公了。主公让高顺去屯田,是因为他向来擅长治军屯垦之事啊。”

    说着,他伸手指向窗外的马厩,“您瞧瞧,那五千匹刚送来的战马,哪一匹不是先紧着您的并州铁骑挑选的?”

    吕布顺着陈宫手指的方向望去,却瞧见貂蝉正站在马厩前,与一名并州铁骑亲密交谈。

    那名卫卒身姿矫健挺拔,头盔下隐隐露出一缕乌黑的头发。

    “那小子是谁?”

    吕布手中的酒碗“当啷”一声掉落在地,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东方勇顺着吕布的目光看去,心中暗暗叫苦。

    东方勇心里想着:

    “吕布对貂蝉还念念不忘,他回去非得杀了这个士兵不可。

    我得赶紧想个办法,把这小子留在身边,才能救他一命。”

    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蔡文姬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军帐。

    东方羽手中捧着一卷图纸,兴奋地说道:

    “父亲,女儿设计的排水渠图纸,您看看是否可行?”

    东方勇接过图纸,仔细端详,只见上面用朱砂清晰地标注着排水渠的走向,设计十分精巧,不禁称赞道:

    “羽儿果然聪慧过人,这图纸比陈宫先生设计的还要详细啊!”

    蔡文姬神色淡淡,轻声说道:

    “女孩子家,终究还是要依靠才学才能立足于世。”

    说这话时,她有意无意地瞥了貂蝉一眼。

    此时貂蝉正拿着帕子,细心地擦拭着东方鑫的嘴角,察觉到蔡文姬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不满。

    月光洒下,龙傲天的养济院蒙上一层清冷的光辉,泛着微微冷光。

    东方勇轻轻推开院门,只见龙傲天正站在院内,给一群年幼的孤儿分发糕点。

    在院子的另一处,还有一群孤儿正认真地训练武术基本功。

    “龙侠士,你这倒是很会收拢人心啊。”

    东方勇说着,随手从龙傲天手中接过一块糕点,目光看向那些孩子,“你把这些孤儿聚集起来,是打算将他们训练成你龙家死士吗?”

    龙傲天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缓缓说道:

    “我不过是个一心向道之人,又怎会去沾染庙堂权谋之事呢?”

    说着,他抬手指向墙角那正冒着热气的药炉,“倒是你,让我炼制的‘健体丹’,你准备给什么人使用呢?”

    东方勇走近药炉,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说道:

    “给先登死士用。

    如今袁绍在幽州豢养了乌桓弓骑兵,普通士兵与之对阵,根本不是对手。”

    龙傲天听后,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我听说你把蔡文姬的女儿送去给陈宫当弟子了?”

    东方勇闻言,瞳孔瞬间猛地一缩,惊讶道:

    “你竟然连这事都知道?”

    “邺城之中,百姓都是我的眼线。”

    龙傲天一边往炉中添加柴火,跳动的火焰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但我得提醒你,女人之间产生的嫉妒,其可怕程度可比乌桓弓骑兵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方勇不禁想起貂蝉看向东方羽时那充满敌意的眼神,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这时,龙傲天递给他一个小巧的瓷瓶,说道:

    “这是‘安神散’,你拿给蔡文姬吧,她最近总是失眠。”

    “你怎么会知道她失眠?”

    东方勇一脸诧异。

    “因为她来找过我,想让东方羽成为北斗传人。”

    龙傲天轻轻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可惜啊,北斗一脉只看重实力、悟性,并不会因为母女之情就网开一面。”

    子时,万籁俱寂,东方勇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府邸。

    刚踏入府邸,一阵悠扬的琴声便从东厢房隐隐传来,他心生好奇,轻轻推门走了进去。

    “今日在屯田之处,貂蝉竟说我拉拢陈宫。”

    蔡文姬一边抚琴,一边缓缓说道,话音落下,那原本悠扬的琴声骤然变调,透露出几分愤懑,

    “她还口出狂言,说鑫儿才是嫡子,东方羽终究只是女儿身,难成大器。”

    东方勇心疼地坐在她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道:

    “你是知道我的,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家业只能由儿子继承,对于孩子们,我一视同仁。”

    “可我想让东方羽有机会继承。”

    蔡文姬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东方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火光,“东方羽聪慧过人,丝毫不输男子,为何就不能有这样的机会?”

    东方勇听着蔡文姬的话,只感觉一阵头疼。无奈之下,他只得搜肠刮肚,想尽各种好话,轻声细语地安抚蔡文姬,好不容易才将她哄睡着。

    东方勇才刚走到院内,不经意间抬头,就瞧见龙傲天正悠闲地坐在墙头上。

    “我说呀,东方大都督。”

    龙傲天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调侃道,

    “你靠着联姻来拉拢那些士族豪强,这下好了吧,算是尝到女人的厉害了。”

    东方勇微微叹了口气,神色有些无奈,说道:

    “我本就出身于这个时代一无所有的寒门,不忍受这些,又哪还有别的选择呢?”

    龙傲天从墙头上一跃而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目光炯炯地看着东方勇,说道:

    “你向来是个聪明人,心里清楚帮曹操提前统一北方后,难免会面临兔死狗烹的局面,所以你故意留着袁绍一族。

    不妨说来听听,你准备如何治理邺城?”

    东方勇神色沉稳,说道:

    “我接下来的计划,首要是推行屯田之策,安置好流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而后,着手建造大型粮仓,以此来平抑粮价,稳定民生。”

    龙傲天盯着东方勇,追问道:

    “那你之前答应我的大型养济院呢?何时兑现?”

    东方勇坦然一笑,说道:

    “待我把宅院建设好,为十五万私军妥善安排好住所之后,自然会说到做到。”

    龙傲天听闻,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

    “好,我可是期待已久了。

    东方勇,你也清楚,这庙堂之上,处处险恶。

    倘若有一天,你对这权力争斗的把戏感到厌倦了,随时都能来找我,咱们一同逍遥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