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泼脏水
对方动作如此之快,如此狠绝,显然是要将这盆脏水,死死地泼在他和太子身上。
他握着扶手的指节,用力而泛白。
好手段,这背后之人,不仅心思缜密,而且心狠手辣,毫无人性。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目光重新恢复了冰冷和锐利。
他抬手,示意墨影不必多言。
墨影会意,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书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沈知意趴在桌案上,将刚才墨影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她的小心脏忽地一缩,这也太可怕了。
昨天还活生生的人,今天就没了,而且偏偏是告发陆沉舟的人。
她下意识地看向陆沉舟。
这件事,明摆着是冲着他来的。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以及一个尖细而熟悉的声音。
“陆督主。”
又是黄公公。
沈知意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陆沉舟的耳朵动了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有褶皱的衣袍。
“劳陆督主再随咱家走一趟吧。”
黄公公依旧站在门外,脸上那笑容,似乎比上次更冷了几分。
陆沉舟抬步往外走。
“喵呜!”
沈知意见状,急忙从桌案上跳下来,小跑到他脚边,伸出爪子,轻轻勾住了他的裤脚。
陆沉舟心中软了一下,但随即又硬起心肠。
“丑东西,在家等着。”
……
皇宫。
陆沉舟刚踏入殿门,便感觉到数道目光落在他身上。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阴沉如水。
下方两侧,还站着两人。
太子一身锦衣,面带忧色,眼神却闪烁着光芒。
另一侧,是南平王,依旧是一身素雅长袍,神色平静,只是眉宇间染上了一丝凝重。
南平王在皇帝视线未及之处,极快地抬眼,与陆沉舟的目光短暂交汇。
那眼神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和提醒。
风暴已至,小心应对。
陆沉舟微微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这般阵仗,皇帝是要兴师问罪了。
他上前几步,在殿中站定,撩袍便要行礼。
不等他跪下,龙椅上便传来一声怒喝,打断了他的动作。
“陆爱卿!你作何解释?”
陆沉舟动作一顿,垂首立着,并未抬头。
皇帝这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直接将罪名扣了下来。
“朕昨日刚让你去查科考舞弊一案!”
“你今日就把那些上书的言官,全都杀了?!”
皇帝怒拍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得人心头发颤。
他语气愈发激动,咬着后牙槽,一字一句地质问。
“昨日还只是以徐来为首的那几人上书弹劾!”
“今日!便是连着那些在科考中落榜的寒门子弟,也一同呈上了万言书!”
“桩桩件件,都指控你与太子勾结,杀人灭口,意图遮掩舞弊真相!”
“你说说!你要朕如何向天下交代!”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雷霆之怒,心中却带着盘算。
这火,终于烧起来了。
烧得越旺越好,正好让他看清,这底下的人,究竟谁忠谁奸,谁又该被舍弃。
陆沉舟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沉静如水。
太子听到皇帝的怒斥,脸上适时地露出惊愕和惶恐之色。
他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息怒!”
南平王也上前一步:“皇兄息怒。”
“此事疑点颇多,那些言官昨日上书,今日便悉数暴毙,未免太过巧合。”
“以臣弟对陆督主的了解,他虽行事狠厉,却非愚笨之人。”
“断不会在刚刚接手此案,风口浪尖之时,做出此等引火烧身的蠢事。”
南平王心中焦急,皇兄这明显是动了真怒,陆沉舟今日处境危险。
他必须开口,哪怕只是稍稍缓和局面。
太子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不悦,立刻接口反驳。
“皇叔此言差矣。”
“正因陆督主聪慧过人,才更懂得当断则断。万一是选择铤而走险,杀人灭口以绝后患呢?”
陆沉舟听着太子的说辞,心底冷笑更甚。
他正愁找不到由头将太子拖下水,对方却自己送上门来。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太子,声音无波无澜。
“太子此番是何意?”
他转而面向龙椅上的皇帝,躬身。
“皇上,臣记得昨日看到的那本册子中,徐来等人不仅言语抨击臣。”
“更有数条,直指太子殿下也参与其中,官官相护,打压寒门。”
此言一出,太子脸色瞬间一僵。
“简直无稽之谈!本宫昨日才从父皇口中得知科考舞弊一事,此前毫不知情!”
太子极力辩解,他相信皇上放弃谁,都不会放弃他这个太子,陆沉舟竟妄图将他拉下水,可笑!
陆沉舟看着太子那略显慌乱的模样,眼神依旧平静。
“臣也是昨日才知晓此事。”
他再次转向皇帝,语气沉稳,不卑不亢。
“臣昨日接手此案,连夜调阅卷宗,分析案情,尚未有任何实质进展。”
“那些言官的死,绝非臣所为。若真是臣杀人灭口,定会留下证据,然臣昨日回去后便未出门,皇上大可让大理寺的人彻查。”
皇帝看着下方各怀心思的三人,面色稍缓,但眼底的阴沉并未散去。
南平王的话有道理,陆沉舟的辩解也并非全无逻辑。
太子的反应,更是值得玩味。
但他现在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平息众怒,又能敲打臣子的结果。
他将目光重新落在陆沉舟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陆爱卿,这件事情毕竟是你负责彻查。”
“不过就短短一晚上的时间,人证皆亡。”
“如今外面群情激愤,众多落榜士子和官员皆上书要朕处置于你。”
“朕,也是难办。”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却像是一块巨石,重重压在了陆沉舟的心头。
这是要定他的罪了?
且皇上并未提起太子也被波及,分明是想让他一个人顶着压力。
若结果不合人心,他将即刻被推出去来堵住那悠悠众口。
好一个父子情深,好一个帝王心术。
他握着扶手的指节,用力而泛白。
好手段,这背后之人,不仅心思缜密,而且心狠手辣,毫无人性。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目光重新恢复了冰冷和锐利。
他抬手,示意墨影不必多言。
墨影会意,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书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沈知意趴在桌案上,将刚才墨影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她的小心脏忽地一缩,这也太可怕了。
昨天还活生生的人,今天就没了,而且偏偏是告发陆沉舟的人。
她下意识地看向陆沉舟。
这件事,明摆着是冲着他来的。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以及一个尖细而熟悉的声音。
“陆督主。”
又是黄公公。
沈知意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陆沉舟的耳朵动了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有褶皱的衣袍。
“劳陆督主再随咱家走一趟吧。”
黄公公依旧站在门外,脸上那笑容,似乎比上次更冷了几分。
陆沉舟抬步往外走。
“喵呜!”
沈知意见状,急忙从桌案上跳下来,小跑到他脚边,伸出爪子,轻轻勾住了他的裤脚。
陆沉舟心中软了一下,但随即又硬起心肠。
“丑东西,在家等着。”
……
皇宫。
陆沉舟刚踏入殿门,便感觉到数道目光落在他身上。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阴沉如水。
下方两侧,还站着两人。
太子一身锦衣,面带忧色,眼神却闪烁着光芒。
另一侧,是南平王,依旧是一身素雅长袍,神色平静,只是眉宇间染上了一丝凝重。
南平王在皇帝视线未及之处,极快地抬眼,与陆沉舟的目光短暂交汇。
那眼神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和提醒。
风暴已至,小心应对。
陆沉舟微微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这般阵仗,皇帝是要兴师问罪了。
他上前几步,在殿中站定,撩袍便要行礼。
不等他跪下,龙椅上便传来一声怒喝,打断了他的动作。
“陆爱卿!你作何解释?”
陆沉舟动作一顿,垂首立着,并未抬头。
皇帝这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直接将罪名扣了下来。
“朕昨日刚让你去查科考舞弊一案!”
“你今日就把那些上书的言官,全都杀了?!”
皇帝怒拍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得人心头发颤。
他语气愈发激动,咬着后牙槽,一字一句地质问。
“昨日还只是以徐来为首的那几人上书弹劾!”
“今日!便是连着那些在科考中落榜的寒门子弟,也一同呈上了万言书!”
“桩桩件件,都指控你与太子勾结,杀人灭口,意图遮掩舞弊真相!”
“你说说!你要朕如何向天下交代!”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雷霆之怒,心中却带着盘算。
这火,终于烧起来了。
烧得越旺越好,正好让他看清,这底下的人,究竟谁忠谁奸,谁又该被舍弃。
陆沉舟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沉静如水。
太子听到皇帝的怒斥,脸上适时地露出惊愕和惶恐之色。
他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息怒!”
南平王也上前一步:“皇兄息怒。”
“此事疑点颇多,那些言官昨日上书,今日便悉数暴毙,未免太过巧合。”
“以臣弟对陆督主的了解,他虽行事狠厉,却非愚笨之人。”
“断不会在刚刚接手此案,风口浪尖之时,做出此等引火烧身的蠢事。”
南平王心中焦急,皇兄这明显是动了真怒,陆沉舟今日处境危险。
他必须开口,哪怕只是稍稍缓和局面。
太子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不悦,立刻接口反驳。
“皇叔此言差矣。”
“正因陆督主聪慧过人,才更懂得当断则断。万一是选择铤而走险,杀人灭口以绝后患呢?”
陆沉舟听着太子的说辞,心底冷笑更甚。
他正愁找不到由头将太子拖下水,对方却自己送上门来。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太子,声音无波无澜。
“太子此番是何意?”
他转而面向龙椅上的皇帝,躬身。
“皇上,臣记得昨日看到的那本册子中,徐来等人不仅言语抨击臣。”
“更有数条,直指太子殿下也参与其中,官官相护,打压寒门。”
此言一出,太子脸色瞬间一僵。
“简直无稽之谈!本宫昨日才从父皇口中得知科考舞弊一事,此前毫不知情!”
太子极力辩解,他相信皇上放弃谁,都不会放弃他这个太子,陆沉舟竟妄图将他拉下水,可笑!
陆沉舟看着太子那略显慌乱的模样,眼神依旧平静。
“臣也是昨日才知晓此事。”
他再次转向皇帝,语气沉稳,不卑不亢。
“臣昨日接手此案,连夜调阅卷宗,分析案情,尚未有任何实质进展。”
“那些言官的死,绝非臣所为。若真是臣杀人灭口,定会留下证据,然臣昨日回去后便未出门,皇上大可让大理寺的人彻查。”
皇帝看着下方各怀心思的三人,面色稍缓,但眼底的阴沉并未散去。
南平王的话有道理,陆沉舟的辩解也并非全无逻辑。
太子的反应,更是值得玩味。
但他现在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平息众怒,又能敲打臣子的结果。
他将目光重新落在陆沉舟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陆爱卿,这件事情毕竟是你负责彻查。”
“不过就短短一晚上的时间,人证皆亡。”
“如今外面群情激愤,众多落榜士子和官员皆上书要朕处置于你。”
“朕,也是难办。”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却像是一块巨石,重重压在了陆沉舟的心头。
这是要定他的罪了?
且皇上并未提起太子也被波及,分明是想让他一个人顶着压力。
若结果不合人心,他将即刻被推出去来堵住那悠悠众口。
好一个父子情深,好一个帝王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