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狗皇帝故意折腾她!
冯幼萤知道何娴贞所谓的救人,绝不是请她过去安慰一番,而是想办法达成何玉晴所愿,也就是让她成为萧仰的女人,可萧仰已经厌弃的女人,她又能做什么让他回心转意?
“强扭的瓜不甜啊。”
她为难了,不想掺和这种感情上的事。
何娴贞不肯放弃,近乎偏执地说:“不甜,但能救命。王妃,如若我那侄女不能回到陛下身边,她真的会死的,求你了,我别无所求,只求你这一次。”
这是挟恩求报了。
冯幼萤想着她曾经的恩惠,只能应下来:“我知道了。”
她又问了几句何玉晴的情况,知道人这会半死不活、万念俱灰,就让她先回去照看了。
“我要想想怎么做。你先回去,把人看好了。”
“是。多谢王妃。”
何娴贞砰砰磕了好几个头,才起身离开了。
冯幼萤在她离开后,也没了玩乐的心情,就窝在茶室想对策。
她想了一上午,才想出一个主意,动身去了皇宫。
不想,皇宫出来容易进去难。
守卫宫门的卫卒横刀上前,铁面无私:“敬安王妃留步。皇宫近来戒严,没有令牌,不得进出。劳烦敬安王妃等一会,小的这就让人去通传。”
但这个通传,竟然通传了半个时辰。
烈日当头。
冯幼萤站在皇宫门外,又累又渴又饿,简直在受刑。
不用想,一定是狗皇帝故意折腾她!
为什么?
她哪里又得罪他了?
时间缓慢流逝。
又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她站得脚疼、腿麻,还很生气,觉得自己好冤枉,天知道她其实是进宫拜见太后的。
她又不是见他,何苦遭他磋磨?
“敬安王妃?”
一道粗犷嘹亮的声音骤然传过来。
冯幼萤闻声看过去,见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皮肤黝黑,面相粗野,而他身边站着个年轻漂亮的红衣男人,十八九岁的年纪,没穿铠甲,也没佩戴兵器,不像个武将,倒像个柔弱文人?
她一个都不认识,为免露出马脚,就很冷淡地点了下头,看着有几分不近人情的高傲。
但那汉子很热情,几步跑到她面前,躬身一拜,笑道:“王妃还记得俺吗?俺之前是王爷身边的副将呢。”
冯幼萤这时候很感激古代的男女大防,为她不认识对方,提供了依据。
“哦,有些熟悉。”
她佯装记不清了。
那汉子当即自我介绍:“俺叫闵大宽,有次受伤,王妃还让人给俺送药呢。”
冯幼萤自然还是没印象,但她这些天跟贵妇人们打牌,也不是全无收获,起码知道一些朝中大臣的名字。
像眼前这位,就是敬国的左将军闵大宽。
因此,她淡淡一笑,称呼道:“原来是闵将军。”
闵大宽见她认识自己,很高兴,笑得很憨厚,同时不忘关怀:“王妃怎么来宫里了?”
冯幼萤早准备了说辞:“我来给太后请安。”
“王妃真孝顺。”
闵大宽的夸赞,充满真心实意。
冯幼萤听得发虚,就看向了他身边的红衣男人,估计是颜控作祟,她其实对他更有兴趣。
他没有闵大宽、薛铁等人那么夸张的高壮,一米八多的身材,修长劲瘦,皮肤白皙,模样精致漂亮,更符合她现代人的审美。
就是漂亮得有些妖气,少了几分男人的阳刚气。
不过,有失就有得,他少了几分男人的阳刚气,也就少了几分男人的侵略性,安安静静的,显出几分与世无争的纯良、无害。
更让人心动了。
像是萧仰的少年版。
怎么想起萧仰了?
她摇摇头,把萧仰甩出去,然后安静看着他,也不说话。
闵大宽这才意识到身边人的失礼,忙提醒:“小筹,你该给王妃行个礼。”
说完,又对冯幼萤解释:“王妃勿怪,小筹失语,说不出话。”
冯幼萤:“……”
竟然是个哑巴。
哎哟,还是个小可怜,更让人心动了。
她是个成年女人,过了几天好日子,难免世俗之人饱暖思淫/欲的劣根性。
“无妨。你们都是国之功臣,无需这些虚礼。”
她朝着小可怜微笑,想着闵大宽对他的称呼,心里一凛,猜出了他的身份:莫不是车骑将军谢不筹?
这官职好像比闵大宽还高?
确定了,是她吃不起的菜。
她瞬间蔫吧了,也不再看谢不筹了。
谢不筹性子沉闷、孤僻,师从墨家,擅长工巧、制造、机关术,尤其是战车,经他改装,在载重跟速度上都有很大进步,在战争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的伯乐是萧煊,跟着他从军后,无论见谁,从不行礼,哪怕现在萧仰登基称帝,他行走皇宫,见着他,也是如此。
更遑论眼前一个徒有虚名的王妃了。
他自然对她没什么在意,却也看了她几眼,确实,她很美,可美貌对他是没什么吸引力的,反而是她丰富的表情变化,让他觉得有点意思。
本来她看他时目光热腾腾冒着贼光,后来大概知道他是哑巴,又有些同情他,再然后,就像是霜打的茄子,好像受了什么打击。
他看不透她,但知道这位王妃不是他想象中的端庄守礼。
萧仰竟然会喜欢这种女人。
“王妃别这么说,为国尽忠,本是俺们的职责。”
闵大宽一脸憨厚,扯了下谢不筹的衣袖,示意他行礼。
谢不筹也不知怎么想的,连面对皇帝都高昂的头颅,就是朝她低了下去。
冯幼萤看他乖乖低头,乌黑长发随之披散下来,发间还飘着几根红绸,忽然很想给他扯下来。
这红衣似火的少年是个妖精。
可惜,她沾染不得。
“王妃,可以进去了。”
那通传的卫卒终于回来了。
冯幼萤含笑跟两人告别,走进去,坐上了一顶四人抬的华丽小轿。
这小轿很稳当,旁边还跟着一个面生的小太监,说是叫喜洱。
冯幼萤撩着轿帘,对小太监喜洱说:“我要去见太后。”
喜洱没应声,小轿依旧平稳往前去。
冯幼萤好一会没再说话,但渐渐感觉去的方向不对:“这是去哪里?我要去见太后。”
喜洱终于出声了,却是说:“王妃,陛下要见您。”
“强扭的瓜不甜啊。”
她为难了,不想掺和这种感情上的事。
何娴贞不肯放弃,近乎偏执地说:“不甜,但能救命。王妃,如若我那侄女不能回到陛下身边,她真的会死的,求你了,我别无所求,只求你这一次。”
这是挟恩求报了。
冯幼萤想着她曾经的恩惠,只能应下来:“我知道了。”
她又问了几句何玉晴的情况,知道人这会半死不活、万念俱灰,就让她先回去照看了。
“我要想想怎么做。你先回去,把人看好了。”
“是。多谢王妃。”
何娴贞砰砰磕了好几个头,才起身离开了。
冯幼萤在她离开后,也没了玩乐的心情,就窝在茶室想对策。
她想了一上午,才想出一个主意,动身去了皇宫。
不想,皇宫出来容易进去难。
守卫宫门的卫卒横刀上前,铁面无私:“敬安王妃留步。皇宫近来戒严,没有令牌,不得进出。劳烦敬安王妃等一会,小的这就让人去通传。”
但这个通传,竟然通传了半个时辰。
烈日当头。
冯幼萤站在皇宫门外,又累又渴又饿,简直在受刑。
不用想,一定是狗皇帝故意折腾她!
为什么?
她哪里又得罪他了?
时间缓慢流逝。
又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她站得脚疼、腿麻,还很生气,觉得自己好冤枉,天知道她其实是进宫拜见太后的。
她又不是见他,何苦遭他磋磨?
“敬安王妃?”
一道粗犷嘹亮的声音骤然传过来。
冯幼萤闻声看过去,见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皮肤黝黑,面相粗野,而他身边站着个年轻漂亮的红衣男人,十八九岁的年纪,没穿铠甲,也没佩戴兵器,不像个武将,倒像个柔弱文人?
她一个都不认识,为免露出马脚,就很冷淡地点了下头,看着有几分不近人情的高傲。
但那汉子很热情,几步跑到她面前,躬身一拜,笑道:“王妃还记得俺吗?俺之前是王爷身边的副将呢。”
冯幼萤这时候很感激古代的男女大防,为她不认识对方,提供了依据。
“哦,有些熟悉。”
她佯装记不清了。
那汉子当即自我介绍:“俺叫闵大宽,有次受伤,王妃还让人给俺送药呢。”
冯幼萤自然还是没印象,但她这些天跟贵妇人们打牌,也不是全无收获,起码知道一些朝中大臣的名字。
像眼前这位,就是敬国的左将军闵大宽。
因此,她淡淡一笑,称呼道:“原来是闵将军。”
闵大宽见她认识自己,很高兴,笑得很憨厚,同时不忘关怀:“王妃怎么来宫里了?”
冯幼萤早准备了说辞:“我来给太后请安。”
“王妃真孝顺。”
闵大宽的夸赞,充满真心实意。
冯幼萤听得发虚,就看向了他身边的红衣男人,估计是颜控作祟,她其实对他更有兴趣。
他没有闵大宽、薛铁等人那么夸张的高壮,一米八多的身材,修长劲瘦,皮肤白皙,模样精致漂亮,更符合她现代人的审美。
就是漂亮得有些妖气,少了几分男人的阳刚气。
不过,有失就有得,他少了几分男人的阳刚气,也就少了几分男人的侵略性,安安静静的,显出几分与世无争的纯良、无害。
更让人心动了。
像是萧仰的少年版。
怎么想起萧仰了?
她摇摇头,把萧仰甩出去,然后安静看着他,也不说话。
闵大宽这才意识到身边人的失礼,忙提醒:“小筹,你该给王妃行个礼。”
说完,又对冯幼萤解释:“王妃勿怪,小筹失语,说不出话。”
冯幼萤:“……”
竟然是个哑巴。
哎哟,还是个小可怜,更让人心动了。
她是个成年女人,过了几天好日子,难免世俗之人饱暖思淫/欲的劣根性。
“无妨。你们都是国之功臣,无需这些虚礼。”
她朝着小可怜微笑,想着闵大宽对他的称呼,心里一凛,猜出了他的身份:莫不是车骑将军谢不筹?
这官职好像比闵大宽还高?
确定了,是她吃不起的菜。
她瞬间蔫吧了,也不再看谢不筹了。
谢不筹性子沉闷、孤僻,师从墨家,擅长工巧、制造、机关术,尤其是战车,经他改装,在载重跟速度上都有很大进步,在战争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的伯乐是萧煊,跟着他从军后,无论见谁,从不行礼,哪怕现在萧仰登基称帝,他行走皇宫,见着他,也是如此。
更遑论眼前一个徒有虚名的王妃了。
他自然对她没什么在意,却也看了她几眼,确实,她很美,可美貌对他是没什么吸引力的,反而是她丰富的表情变化,让他觉得有点意思。
本来她看他时目光热腾腾冒着贼光,后来大概知道他是哑巴,又有些同情他,再然后,就像是霜打的茄子,好像受了什么打击。
他看不透她,但知道这位王妃不是他想象中的端庄守礼。
萧仰竟然会喜欢这种女人。
“王妃别这么说,为国尽忠,本是俺们的职责。”
闵大宽一脸憨厚,扯了下谢不筹的衣袖,示意他行礼。
谢不筹也不知怎么想的,连面对皇帝都高昂的头颅,就是朝她低了下去。
冯幼萤看他乖乖低头,乌黑长发随之披散下来,发间还飘着几根红绸,忽然很想给他扯下来。
这红衣似火的少年是个妖精。
可惜,她沾染不得。
“王妃,可以进去了。”
那通传的卫卒终于回来了。
冯幼萤含笑跟两人告别,走进去,坐上了一顶四人抬的华丽小轿。
这小轿很稳当,旁边还跟着一个面生的小太监,说是叫喜洱。
冯幼萤撩着轿帘,对小太监喜洱说:“我要去见太后。”
喜洱没应声,小轿依旧平稳往前去。
冯幼萤好一会没再说话,但渐渐感觉去的方向不对:“这是去哪里?我要去见太后。”
喜洱终于出声了,却是说:“王妃,陛下要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