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章 条件
春河城地处西北,昼夜温差极大。
这十月份的天气亦是如此,日头一落,微风便能让身上的鸡皮疙瘩起来。
“大人。”韩闯将一双粗布靴子和旧衣袍递了过来。
陈霄接住衣物皱了皱眉,也不知从哪个人身上扒下来的。
却也顾不上许多,迅速套上衣物。
四平粮行门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白日里剑拔弩张的对峙随着暮色降临暂时偃旗息鼓,上百具士卒的尸体横陈在地。
三三两两的百姓借着最后一丝天光,在尸体旁翻找些有用之物。
陈霄裹紧带着腥味的衣袍,目光直直地盯着粮行台阶上的十几位老者。
这是被百姓推举出来的乡贤。
今天的动静实在太大了,这满地的尸体并没有平息多少百姓的怒火。
最终,在陈霄承诺了三件事后百姓们才勉强散去。
第一:给粮。
第二:守城。
第三:保稳。
陈霄当然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自然便是扯了大将军的虎皮。
他今日的所作所为在百姓看来,跟大将军如出一辙,但考虑到这少将军的名声,自然不能含糊。
在陈霄的提议下,留下来这些乡贤,明说是相助,实则是监督。
非常理解,自从看到权国良、韩瑞之流那般作态,这些百姓岂能如此亲信他这个毛都没长全的纨绔。
“陈小将,老生说句不该说的,”一位略显肥胖的青衫老者瞪着个绿豆眼缓缓走出人群,敷衍地做了个揖:“羯狄屠城之事,我们早已听闻,想来春河城一破,这满城百姓也难逃厄运,”
他目光闪动看了看其他老者,继续说道:“戍边军五万大军,人吃马嚼可都是春河城的粮。”
他故作犹豫缓缓说出了他的目的:“我思量着,不若这般……你去请示老将军,给我们分发一些实用之物,助大伙防身御敌,也能壮壮咱百姓的底气,你看如何?”
陈霄并未接话,反而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这位老者。
这样的苦寒之地,这样的缺衣少食,不止胖,还能活这么老。
这哪是百姓啊,这是士绅啊。
就大雍朝来说,这些个士绅是介于官僚与平民之间的阶层,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
他们可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也可能是退休官员或者富商等。
简单地说,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氏族,或者地方势力。
他有理由怀疑眼前说话之人别有用心。
不管他什么目的,都与自己最初的想法违背。
既:将春河城内部打造成铁板一块。
好个老狐狸,表面打着百姓的旗号要物资,实则是想趁机扩充私兵吧?
五万大军的粮草消耗,本就是春河城眼下最大的矛盾,这时候提物资分配,分明是想激化军民对立。
所谓壮底气不过是幌子,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把春河城变成自己的地盘,到时候不管是投降还是死守,都能拿捏主动权。
可我要的不是各自为政的散沙,而是拧成一股绳的铁板。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老爷子,我看你是一点都不饿啊?”
“咸吃萝卜淡操心!”
想通此中关节,陈霄不由的寒了脸丢下一句话便不再理会这些人,朝着还跪在地面的权国良走去。
这是典型的分不清大小王啊,这个节骨眼你跟拿刀的人叫板,这么大岁数活到狗肚子里了。
那老胖子双下巴一阵抖动,被陈霄怼了一句险些站不稳,刚欲开口却被同行的老者拦了下去,盯着陈霄的背影一个劲喘气。
侍立身旁的韩闯愣了愣,似对陈霄的做法不甚理解:“大人,这些人是百姓举荐,此时若寒了他们的心……”
陈霄迎着韩闯拍了拍他的肩膀,向后耸了耸肩,随即便不再理会,继续向前走去。
眼底那一丝寒芒让韩闯打了个冷战,顺着耸肩的方向,他看到了老胖子。
心下就是一突。
他的直觉告诉他,陈霄让他自己处理这件事,这是一个考验。
他今天格外恼火,原想着在陈霄面前好好表现的心思,试图主动处理粮行骚乱。
可每次刚准备有所行动,陈霄就像是提前洞悉了他的想法,总能先一步把事情解决,让他只能干瞪眼。
这种拳打棉花的感受让他非常不爽。
当下看向老者的眼神多了几分炽热……
陈霄来到发呆的权国良身侧坐倒,顺着他的眼神瞥了一眼。
一滩血水,模糊的轮廓下,依稀可见韩瑞的躯体。
权国良声音嘶哑:“少将军,你当真便如传闻中的纨绔草包?”
陈霄呵呵一笑:“当然如此,不然你觉得呢?”
权国良明显一愣,随即目含揶揄:“那你说的鸽子怎么回事?你不就是告诉我城内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传不出去吗?”
他似是有些悻悻:“待城门开启前,若能将韩瑞的嫡系势力连根铲除,再借由他“民心尽失、自食恶果”的说辞粉饰其死状,我或许尚有一线生机。你所言,不正是这个意思?”
陈霄嘴巴张大一副恍然之色:“原来如此!权大人这番剖析倒是鞭辟入里,”
“我说你怎会突然冒出来,铁了心要置韩瑞于死地,这般环环相扣的盘算,当真叫人不得不服!”
“服你妈!你若不说那句话,我怎会激了百姓去杀韩瑞?”
权国良天灵盖青筋狂跳,看着眼前的陈霄恨不得将他掐死。
这小狗明明暗示得如此明显,计成之后却又全盘否认,这是拿老子当挡箭牌!
要是摄政王知晓韩瑞之死,必定会一查到底,自己要是能活下去便是最大的原罪!
等等……
若是拿自己来当挡箭牌,说明这小狗也不想正面得罪摄政王,那他不承认倒也没错。
这是想拿此事要挟我?
自己还有价值!
想到此处,他刚刚还愤怒至极的表情猛地一收,表情慎重地看向陈霄。
“少将军,你既有所求,便说了看看?”
嗯?
这变脸速度果然不愧是四品官,有些底蕴。
陈霄皱了皱眉,事实上他想的与权国良的猜测基本一致。
自己决不能亲手杀了韩瑞,必须借刀杀人。
促成他这一想法的其实是关于这原主的记忆。
这韩瑞在军中屡次掀起风浪,而且还多次插手战局,便宜爹连输四阵绝对有他的身影在其中。
而便宜爹哪怕是被围困城中还任由这韩瑞胡闹,定然是有非常大的顾虑。
自己作为陈更年的儿子,一言一行代表的也不只是自己,所以便宜爹不杀,他也不能杀。
他点了点头:“权知府,那你说韩瑞到底怎么死的。”
这十月份的天气亦是如此,日头一落,微风便能让身上的鸡皮疙瘩起来。
“大人。”韩闯将一双粗布靴子和旧衣袍递了过来。
陈霄接住衣物皱了皱眉,也不知从哪个人身上扒下来的。
却也顾不上许多,迅速套上衣物。
四平粮行门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白日里剑拔弩张的对峙随着暮色降临暂时偃旗息鼓,上百具士卒的尸体横陈在地。
三三两两的百姓借着最后一丝天光,在尸体旁翻找些有用之物。
陈霄裹紧带着腥味的衣袍,目光直直地盯着粮行台阶上的十几位老者。
这是被百姓推举出来的乡贤。
今天的动静实在太大了,这满地的尸体并没有平息多少百姓的怒火。
最终,在陈霄承诺了三件事后百姓们才勉强散去。
第一:给粮。
第二:守城。
第三:保稳。
陈霄当然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自然便是扯了大将军的虎皮。
他今日的所作所为在百姓看来,跟大将军如出一辙,但考虑到这少将军的名声,自然不能含糊。
在陈霄的提议下,留下来这些乡贤,明说是相助,实则是监督。
非常理解,自从看到权国良、韩瑞之流那般作态,这些百姓岂能如此亲信他这个毛都没长全的纨绔。
“陈小将,老生说句不该说的,”一位略显肥胖的青衫老者瞪着个绿豆眼缓缓走出人群,敷衍地做了个揖:“羯狄屠城之事,我们早已听闻,想来春河城一破,这满城百姓也难逃厄运,”
他目光闪动看了看其他老者,继续说道:“戍边军五万大军,人吃马嚼可都是春河城的粮。”
他故作犹豫缓缓说出了他的目的:“我思量着,不若这般……你去请示老将军,给我们分发一些实用之物,助大伙防身御敌,也能壮壮咱百姓的底气,你看如何?”
陈霄并未接话,反而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这位老者。
这样的苦寒之地,这样的缺衣少食,不止胖,还能活这么老。
这哪是百姓啊,这是士绅啊。
就大雍朝来说,这些个士绅是介于官僚与平民之间的阶层,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
他们可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也可能是退休官员或者富商等。
简单地说,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氏族,或者地方势力。
他有理由怀疑眼前说话之人别有用心。
不管他什么目的,都与自己最初的想法违背。
既:将春河城内部打造成铁板一块。
好个老狐狸,表面打着百姓的旗号要物资,实则是想趁机扩充私兵吧?
五万大军的粮草消耗,本就是春河城眼下最大的矛盾,这时候提物资分配,分明是想激化军民对立。
所谓壮底气不过是幌子,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把春河城变成自己的地盘,到时候不管是投降还是死守,都能拿捏主动权。
可我要的不是各自为政的散沙,而是拧成一股绳的铁板。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老爷子,我看你是一点都不饿啊?”
“咸吃萝卜淡操心!”
想通此中关节,陈霄不由的寒了脸丢下一句话便不再理会这些人,朝着还跪在地面的权国良走去。
这是典型的分不清大小王啊,这个节骨眼你跟拿刀的人叫板,这么大岁数活到狗肚子里了。
那老胖子双下巴一阵抖动,被陈霄怼了一句险些站不稳,刚欲开口却被同行的老者拦了下去,盯着陈霄的背影一个劲喘气。
侍立身旁的韩闯愣了愣,似对陈霄的做法不甚理解:“大人,这些人是百姓举荐,此时若寒了他们的心……”
陈霄迎着韩闯拍了拍他的肩膀,向后耸了耸肩,随即便不再理会,继续向前走去。
眼底那一丝寒芒让韩闯打了个冷战,顺着耸肩的方向,他看到了老胖子。
心下就是一突。
他的直觉告诉他,陈霄让他自己处理这件事,这是一个考验。
他今天格外恼火,原想着在陈霄面前好好表现的心思,试图主动处理粮行骚乱。
可每次刚准备有所行动,陈霄就像是提前洞悉了他的想法,总能先一步把事情解决,让他只能干瞪眼。
这种拳打棉花的感受让他非常不爽。
当下看向老者的眼神多了几分炽热……
陈霄来到发呆的权国良身侧坐倒,顺着他的眼神瞥了一眼。
一滩血水,模糊的轮廓下,依稀可见韩瑞的躯体。
权国良声音嘶哑:“少将军,你当真便如传闻中的纨绔草包?”
陈霄呵呵一笑:“当然如此,不然你觉得呢?”
权国良明显一愣,随即目含揶揄:“那你说的鸽子怎么回事?你不就是告诉我城内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传不出去吗?”
他似是有些悻悻:“待城门开启前,若能将韩瑞的嫡系势力连根铲除,再借由他“民心尽失、自食恶果”的说辞粉饰其死状,我或许尚有一线生机。你所言,不正是这个意思?”
陈霄嘴巴张大一副恍然之色:“原来如此!权大人这番剖析倒是鞭辟入里,”
“我说你怎会突然冒出来,铁了心要置韩瑞于死地,这般环环相扣的盘算,当真叫人不得不服!”
“服你妈!你若不说那句话,我怎会激了百姓去杀韩瑞?”
权国良天灵盖青筋狂跳,看着眼前的陈霄恨不得将他掐死。
这小狗明明暗示得如此明显,计成之后却又全盘否认,这是拿老子当挡箭牌!
要是摄政王知晓韩瑞之死,必定会一查到底,自己要是能活下去便是最大的原罪!
等等……
若是拿自己来当挡箭牌,说明这小狗也不想正面得罪摄政王,那他不承认倒也没错。
这是想拿此事要挟我?
自己还有价值!
想到此处,他刚刚还愤怒至极的表情猛地一收,表情慎重地看向陈霄。
“少将军,你既有所求,便说了看看?”
嗯?
这变脸速度果然不愧是四品官,有些底蕴。
陈霄皱了皱眉,事实上他想的与权国良的猜测基本一致。
自己决不能亲手杀了韩瑞,必须借刀杀人。
促成他这一想法的其实是关于这原主的记忆。
这韩瑞在军中屡次掀起风浪,而且还多次插手战局,便宜爹连输四阵绝对有他的身影在其中。
而便宜爹哪怕是被围困城中还任由这韩瑞胡闹,定然是有非常大的顾虑。
自己作为陈更年的儿子,一言一行代表的也不只是自己,所以便宜爹不杀,他也不能杀。
他点了点头:“权知府,那你说韩瑞到底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