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分粮
爱国越想越感动,蹲下身,揉了揉满宝的脑袋,声音闷闷的:“哥不饿,你留着吃。”
满宝却固执地往他嘴里塞,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喊着:“哥哥,吃!”
杨秀秀站在一旁看着这兄妹俩,心里又暖又酸。
等到李大丫找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家小孙子正在沈家桌子边上,正美滋滋地啃着槽子糕,还时不时喝上一口温水,那吃得别提多香了。
而沈家那个小丫头,却只拿着碗白水眼巴巴的看着,也没有开口要。
李大丫松了一大口气,心下满意沈家丫头懂事,面上却佯装恼怒地拍了拍陆云的背,说道:“你这孩子,咋跑这儿来了也不说一声呀,吓着奶了。怎么光自己吃,给妹妹掰点儿呀。”
陆云张嘴正准备说话呢,李大丫就趁机把剩下的小半个槽子糕都塞进了他嘴里,口里还念叨着:“哎呀呀,你这吃得也太快了,给妹妹尝尝味道嘛……”
陆云被塞得满嘴都是,只能“唔唔唔——”地用力咀嚼,想说话也不行了。
李大丫却像是没看见似的,继续说道:“行了行了,知道你饿得不行了,下次肯定记得给妹妹分啊,走走走,你爹回来了,咱赶紧家去。”
说着,就拉着陆云要往外走。
杨秀秀在一旁看着她这一连串的表演,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却看在那袋子槽子糕的面子上死死忍住了,一直等到她们走出了自家大门,才终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还别说,今天这事儿在杨秀秀看来,还挺好的。
陆家那小子给了自家满宝半块,然后吃回去了两块,肯定没亏;而自家这边呢,给了陆云两块之后,家里还剩了整整三斤。
两边都满意的,这买卖真可以做呀,还能长久做!
她越想越美,看着因为吃太撑,这会儿坐得有些东倒西歪的小孙女满宝,杨秀秀默默地把手里肚兜的尺寸放大了几分,心里已经开始畅享以后粮食满仓的美好场景了。
但等到晚上,所有人都陆陆续续回家之后,杨秀秀就觉出了不对。往常大家回来虽说也累,可也没像今天这样,一个个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吧唧的。
明明中午都是吃饱了出去的,而且自家吃的可是没有再掺一点水的干饭,可是家里人还是跟平常一样,似乎整个人身上都挂满了“饿”字,走路的脚步都透着一股虚浮劲儿。
就连要一直以来不咋爱挂脸的沈志和,这会儿脸色都是黑沉沉的,眉头皱得能夹死只苍蝇了,一看就是心情不太好。
这是咋了?
杨秀秀心里有些犯嘀咕,在她看来,自家这活儿在整个屯子里那都算是轻松的了。搓玉米的、记公分的、算账的,对几个小的也没有每天一定要赚几公分的要求,不至于成现在这副模样呀。
杨秀秀还没来得及开口问,爱军就先忍不住抱怨开了:“奶,今儿个中午的干饭咋一点都不顶饱啊?”
“嗯?”杨秀秀抱着满宝,轻轻地晃悠了一下,眼神看向大孙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杨秀秀今儿个倒是不怎么觉得饿,她心里琢磨着,除了自己今天大部分时间在做衣服,没咋动弹之外,满宝硬塞给她的那几块槽子糕估计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会儿肚子里还挺踏实的。
而其他人就没她这个待遇了,爱军是小孩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就更是忍不住了:“奶,我想着今天吃得多,干活还特意卖了些力气,打完猪草进了趟山,想看看能不能捡着什么山货。结果往回走的路上就遭不住了呀,这干饭吃了跟没吃似的,尿了三趟肚子就空了!”
“可不是。”其他人也跟着点头,一个个脸上都带了些苦闷的神色。原本大家伙儿都打算今儿个多赚点公分,明天分粮食说不定能多两斤的,谁知道那干饭就是个样子货啊。
"胡咧咧啥!"一直没吭声的沈志和不轻不重地把烟锅子往桌沿上一磕,火星子溅到盛粥的搪瓷盆上,冒出几缕青烟,“双蒸法是公社推广的,能错?”
见众人都闭了嘴,他又埋头抽了一口,缭绕的烟雾笼罩着他的脸,衬得他脸上的褶子似乎都更深了一些。
其实他也怕啊,不是怕饿肚子,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明天分粮恐怕会出大乱子。
大队长本以为靠“双蒸法”能顶事的,为了明年不打饥荒,做的方案就多留了一成种粮,想着大伙儿勒勒裤腰带,明年能好点。但是眼下自家吃了干饭的都熬不住,队上那些喝了稀汤的恐怕更不行了,只怕明天分粮食会不太平啊。
想了好一会儿,沈志和还是摸黑出了门。
第二天,日头刚升到老槐树梢,晒谷场上已经挤满了灰扑扑的补丁褂子,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老槐树簌簌落着叶子,树皮早被剥得精光。
保管室门前的青石条案上,沈志和就坐在条案后面,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每响一声,底下攒动的人头就跟着颤一颤。
大队长站在前面,手里拿着个喇叭,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喊道:“喂,喂喂,都能听到吧?安静,安静!”
他的声音通过喇叭传出来,在晒谷场上回荡着,可底下的声音嘈杂得很,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效果。
大队长皱了皱眉头,提高了声音又喊了几遍,好不容易,等到人群的声音慢慢小下去了,他这才看向沈志和的方向:“沈会计,一共多少?”
沈志和的算盘已经打了三遍,次次都是一样的数字,他微微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笔说道:“四千七百三。”
收成去掉公粮的部分和被借走的,再留下必备的种粮,一共就只有这么多了。
大队长听了点点头,接着又把喇叭凑到嘴边,继续对着喇叭喊道:“本次分粮食,沈家屯生产大队共计可分配毛粮四千七百三十斤,按照人七劳三的章程分,人头粮是每人每天三两带壳毛粮,抵扣了去年借的粮食之后——”
他这话还没说完,下头就已经炸开了锅。
满宝却固执地往他嘴里塞,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喊着:“哥哥,吃!”
杨秀秀站在一旁看着这兄妹俩,心里又暖又酸。
等到李大丫找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家小孙子正在沈家桌子边上,正美滋滋地啃着槽子糕,还时不时喝上一口温水,那吃得别提多香了。
而沈家那个小丫头,却只拿着碗白水眼巴巴的看着,也没有开口要。
李大丫松了一大口气,心下满意沈家丫头懂事,面上却佯装恼怒地拍了拍陆云的背,说道:“你这孩子,咋跑这儿来了也不说一声呀,吓着奶了。怎么光自己吃,给妹妹掰点儿呀。”
陆云张嘴正准备说话呢,李大丫就趁机把剩下的小半个槽子糕都塞进了他嘴里,口里还念叨着:“哎呀呀,你这吃得也太快了,给妹妹尝尝味道嘛……”
陆云被塞得满嘴都是,只能“唔唔唔——”地用力咀嚼,想说话也不行了。
李大丫却像是没看见似的,继续说道:“行了行了,知道你饿得不行了,下次肯定记得给妹妹分啊,走走走,你爹回来了,咱赶紧家去。”
说着,就拉着陆云要往外走。
杨秀秀在一旁看着她这一连串的表演,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却看在那袋子槽子糕的面子上死死忍住了,一直等到她们走出了自家大门,才终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还别说,今天这事儿在杨秀秀看来,还挺好的。
陆家那小子给了自家满宝半块,然后吃回去了两块,肯定没亏;而自家这边呢,给了陆云两块之后,家里还剩了整整三斤。
两边都满意的,这买卖真可以做呀,还能长久做!
她越想越美,看着因为吃太撑,这会儿坐得有些东倒西歪的小孙女满宝,杨秀秀默默地把手里肚兜的尺寸放大了几分,心里已经开始畅享以后粮食满仓的美好场景了。
但等到晚上,所有人都陆陆续续回家之后,杨秀秀就觉出了不对。往常大家回来虽说也累,可也没像今天这样,一个个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吧唧的。
明明中午都是吃饱了出去的,而且自家吃的可是没有再掺一点水的干饭,可是家里人还是跟平常一样,似乎整个人身上都挂满了“饿”字,走路的脚步都透着一股虚浮劲儿。
就连要一直以来不咋爱挂脸的沈志和,这会儿脸色都是黑沉沉的,眉头皱得能夹死只苍蝇了,一看就是心情不太好。
这是咋了?
杨秀秀心里有些犯嘀咕,在她看来,自家这活儿在整个屯子里那都算是轻松的了。搓玉米的、记公分的、算账的,对几个小的也没有每天一定要赚几公分的要求,不至于成现在这副模样呀。
杨秀秀还没来得及开口问,爱军就先忍不住抱怨开了:“奶,今儿个中午的干饭咋一点都不顶饱啊?”
“嗯?”杨秀秀抱着满宝,轻轻地晃悠了一下,眼神看向大孙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杨秀秀今儿个倒是不怎么觉得饿,她心里琢磨着,除了自己今天大部分时间在做衣服,没咋动弹之外,满宝硬塞给她的那几块槽子糕估计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会儿肚子里还挺踏实的。
而其他人就没她这个待遇了,爱军是小孩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就更是忍不住了:“奶,我想着今天吃得多,干活还特意卖了些力气,打完猪草进了趟山,想看看能不能捡着什么山货。结果往回走的路上就遭不住了呀,这干饭吃了跟没吃似的,尿了三趟肚子就空了!”
“可不是。”其他人也跟着点头,一个个脸上都带了些苦闷的神色。原本大家伙儿都打算今儿个多赚点公分,明天分粮食说不定能多两斤的,谁知道那干饭就是个样子货啊。
"胡咧咧啥!"一直没吭声的沈志和不轻不重地把烟锅子往桌沿上一磕,火星子溅到盛粥的搪瓷盆上,冒出几缕青烟,“双蒸法是公社推广的,能错?”
见众人都闭了嘴,他又埋头抽了一口,缭绕的烟雾笼罩着他的脸,衬得他脸上的褶子似乎都更深了一些。
其实他也怕啊,不是怕饿肚子,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明天分粮恐怕会出大乱子。
大队长本以为靠“双蒸法”能顶事的,为了明年不打饥荒,做的方案就多留了一成种粮,想着大伙儿勒勒裤腰带,明年能好点。但是眼下自家吃了干饭的都熬不住,队上那些喝了稀汤的恐怕更不行了,只怕明天分粮食会不太平啊。
想了好一会儿,沈志和还是摸黑出了门。
第二天,日头刚升到老槐树梢,晒谷场上已经挤满了灰扑扑的补丁褂子,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老槐树簌簌落着叶子,树皮早被剥得精光。
保管室门前的青石条案上,沈志和就坐在条案后面,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每响一声,底下攒动的人头就跟着颤一颤。
大队长站在前面,手里拿着个喇叭,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喊道:“喂,喂喂,都能听到吧?安静,安静!”
他的声音通过喇叭传出来,在晒谷场上回荡着,可底下的声音嘈杂得很,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效果。
大队长皱了皱眉头,提高了声音又喊了几遍,好不容易,等到人群的声音慢慢小下去了,他这才看向沈志和的方向:“沈会计,一共多少?”
沈志和的算盘已经打了三遍,次次都是一样的数字,他微微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笔说道:“四千七百三。”
收成去掉公粮的部分和被借走的,再留下必备的种粮,一共就只有这么多了。
大队长听了点点头,接着又把喇叭凑到嘴边,继续对着喇叭喊道:“本次分粮食,沈家屯生产大队共计可分配毛粮四千七百三十斤,按照人七劳三的章程分,人头粮是每人每天三两带壳毛粮,抵扣了去年借的粮食之后——”
他这话还没说完,下头就已经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