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西北特产

    从庭州到长安,东行之路漫漫。

    但再漫长的路,也会因为一颗想要回家的心而缩短。

    云靳和薛澈快马加鞭地赶路,从西北来到长安。

    快到长安的时候,薛澈还计划着,先去云家落脚,收拾好去郝村长家。

    结果还没到长安城门口呢,薛澈看见竹林外一个小姑娘遥遥地朝他这边挥手。

    薛澈定睛一看,再一看,再再一看——

    是知知和瑛姨!

    瑛姨看着和几年前没什么变化,但是知知长高了,脸瘦了些,眉眼却依旧清如山溪。

    薛澈下了马,跟她们母女打招呼。

    伍瑛娘母女一时没认出眼前的小少年,直到薛澈拉下了自己面上裹着的头巾,露出灿灿凤目,苏知知和伍瑛娘才异口同声:

    “阿澈?!”

    苏知知转头看伍瑛娘。

    娘说得对,有离别就有重逢,重逢这就来了呀!

    云靳也下了马。

    薛澈跟伍瑛娘还有苏知知介绍:

    “这是云靳大哥,对外名义上是我远房表哥。这次就我们二人回京。”

    云靳向伍瑛娘母女拱手作礼:

    “阿澈可是一路上念着什么时候能见你们,这下巧,还未进京城就见到了。”

    苏知知:“我记得你,在庭州的时候见过。”

    “苏姑娘好记性。”云靳记得几年前苏知知随军送棉衣去西北,如今见到觉得这小姑娘越发清俊灵动了。

    苏知知方才因为和顾青柠分别而低落,这会儿眉开眼笑:

    “阿澈,我们回家!”

    伍瑛娘看着薛澈也高兴,想将这孩子拉过好好瞧瞧,但想到这是在外面,还是没显得太亲密:

    “阿澈,你跟着去云家落脚,面上功夫做好,等我们来接你。”

    薛澈听到“接”这个字,目中划过一抹流光。

    双方在林外分别,各自回京城。

    薛澈住进了云靳家中一处小院。

    晚上,他仔细洗漱,将一路的风尘和疲惫都洗去,绞干头发,换上干净的衣服。

    然后,他便坐在满是月光的庭院中静静等着。

    就像以前在明德书院休假时,和苏知知一起等着孔武大哥来接他们回家一样。

    他脚边还放着一个鼓鼓胀胀的大包袱,里面装着从庭州带来的特产。

    他和知知通信的说过,等见面的时候,他会带上庭州的特产给她。

    月亮越升越高,他想起在黑匪山的种种,越来越精神。

    深蓝夜色下,圆月前晃过两道影子,快如流星一般。

    两道敏捷的影子落在云家院墙上,俯下身来,对着薛澈招手,小声又急促道:

    “阿澈!快来!我们走。”

    秋锦玉和倪天机一身黑衣,蒙着半张脸,在月色下让人看得不甚清晰。

    可是薛澈认出来了,也小声叫了一句:“秋姨、倪伯伯。”

    他拎上包袱快步走过去。

    “乖,姨带你回去吃羊肉面。”秋锦玉和倪天机一人拉住薛澈的一边胳膊,跃身飞离。

    薛澈被拉着飞在夜空中,将长安的重重屋宇尽收眼底。

    月色一片,灯火万家。

    自己六岁前在长安的记忆都是寂寥寒冷的,时隔七年回来,居然才意识到春末的长安城这么暖。

    薛澈双脚落在黑山府的那一瞬,一个大黑影张着翅膀扑过来。

    咕——咕——

    阿宝拿翅膀激动地拍着薛澈。

    虽有点猝不及防,但薛澈稳住了身子,笑着摸摸阿宝的头:

    “阿宝,你好像矮了些。”

    以前明明觉得阿宝很高很大的,现在他已经比阿宝高了。

    “阿澈来了!”

    “哟,这俊的啊,几年不见,长俊俏了。”

    “来来来,让我们好好瞧瞧……”

    阿宝松开薛澈后,村民们围了上来,都拉着薛澈左看右看。

    郝仁拍拍薛澈的肩膀,满目慈爱:“阿澈,这几年在西北辛苦了。”

    伍瑛娘:“别在外面看了,先进去再说,不然菜都凉了。”

    大家一起往中堂内走。

    苏知知挤到薛澈身边,拿手比划了一下自己和薛澈的头,发现薛澈这小子居然比她长得高了!

    还好,只高一点点,就一点点。

    屋内有一桌子菜,是特意做的接风洗尘宴。

    薛澈晚饭没吃什么,但先前竟也没觉得饿,现在看见满桌色香俱全的菜肴才觉得腹中空空。

    “快吃快吃,羊肉汤今天熬的。”

    “知知说了,你在军营里吃的饭菜味道一般,趁着在这多吃点。”

    “你这孩子瘦了这么多,小时候脸上还有肉的,现在都给西北风吹没了……”

    薛澈喝一口羊汤,再吃一口面,只觉得这面好吃到五脏六腑都苏醒过来,皆化作饕餮:

    “秋姨的手艺比以前更好了。”

    他本以为几年不见,与村民们会有些生疏,可是一见面却亲和地很自然,还是一口一个“阿澈”地叫。

    苏知知在他旁边,脸色神采奕奕,嘴巴动个不停:

    “阿澈,我有好多好多事情跟你说,信里都写不下。而且有时候给你写信的时候会忘记,等信送出去才想起来。这段时间你在黑山府住着,我想起什么就直接跟你说,可算不用写信了。”

    苏知知看见薛澈身后的大包袱:

    “你带什么行李了,这么大的包?”

    “是带给你们的东西。”薛澈很快就吃完了一大碗汤面。

    他在军营几年,渐渐习惯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快。

    薛澈在大家的目光中解开包袱,包袱里有很多个小纸包,他接连拿出来:

    “这个是葡萄干,庭州的葡萄大而且甜,晒干了也很甜。”

    “这是阿月浑子,吃的时候掰开外边的壳,只吃绿的部分。”

    “这叫巴旦木,要吃里面的果核……”

    薛澈其实很想带鲜甜的瓜果,但是一来时节未到,二来路途遥远难以保存,只好带便于保存的干货。

    苏知知吃了几个,又香又脆,连连夸好。

    薛澈:“现在西北种了很多作物,这两年胡人也没有大肆侵扰,因而收成很好。今年军民种植的尤其多,兴许有一部分会从西北被卖到这里。”

    薛澈又提到了宋家商队。

    宋家商队历经三年,终于走通了西域的商路,同时也和西域来的商队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因为宋家商队不便在内地过多活动,因此已经和吴展家的商队开始合作。

    宋家负责将西域的货送出西北,再由吴家的商队卖到内地各处……

    大家聊到很晚,伍瑛娘提醒:

    “阿澈今日才回来,该休息了,这段时日有的是机会说话,不急这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