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是马,是鹿?

    一只鹿?

    望着木笼中的小鹿,众人皆是露出疑惑之色,面面相觑。

    至于楚逍口中所说的良驹好马,却是一点影子都没看到。

    难道,楚逍所说的良驹,就是这呦呦叫唤的小鹿?

    心中升起这个念头,众人不禁摇头失笑。

    莫非楚逍还以为,他们已经糊涂到连良驹与小鹿都分不清了,实在叫人啼笑皆非。

    一名武将不由出声道:“王爷神勇盖世,还是不要调笑我等了,这分明是一头幼鹿,而非良驹。”

    “末将久经沙场,也是好马之人,王爷所看中得良驹,必然是非同寻常。”

    “还请王爷快快将良驹带入大殿,让我等开开眼吧。”

    这名武将的话音刚一说完,一群尚武的官员,便纷纷附和开口。

    满心期待,看一看那良驹宝马。

    楚逍站在高位,望着下方众人笑谈请求,嘴角微弯,勾勒出一抹意味不明的深笑。

    “诸位眼花了,这笼中非鹿,乃是千里良驹。”

    话音落下,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是鹿,是马,他们又不是瞎子,一看便知。

    若是这都分不清楚,那就真是白活了这么多年。

    而其中一些人,却是脸色稍沉,望着高位之上的楚逍,目光晦暗不定,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王爷,这分明是一只幼鹿,何来良驹之说。”一名武将口直心快,再次纠正道。

    这时,于翰清,黄玄龄两人,也是看不下去了,脸色尤为难看。

    他们正指责楚逍胆大妄为,不遵秩序,血洗太尉府上下的残暴行径。

    可楚逍倒好,岔开话题不说,还说出了这种马鹿不分的糊涂话来,实在令人发笑。

    于瀚清尤为不满,愤怒挥袖,冷哼道:“还请摄政王重回正题,莫要继续这鹿马不分的谬论,也不怕人笑掉大牙。”

    “指鹿为马,着实可笑,堂堂摄政王,竟也如此糊涂吗。”

    黄玄龄更是言辞激烈,大骂楚逍糊涂,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两人先后开口,顿时引来了一些人的附和。

    一瞬间,朝堂之中,分为三拨人。

    一拨是以于瀚清,黄玄龄两人为首,讥讽楚逍鹿马不分,想要继续追责太尉府惨案的文臣。

    一拨,则是看热闹大笑的武将。

    还有一拨,神色各异,愁眉紧锁,似乎都在揣测着楚逍这一举动后的深意。

    楚逍不动声色,将所有人的反应都看到眼中。

    面对于瀚清,黄玄龄两人的指责与不满,也并未过多在意。

    待众人静静安静下来之后,楚逍的目光,才缓缓落到于瀚清,黄玄龄两人身上。

    这两人还真说对了,他今天,还就是要上演一出指鹿为马的大戏。

    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大魏天下,到底谁说了算。

    让他们认清,究竟是谁,才是这大魏天下的主人。

    以免,再有诸如吴世恒之流的朝臣,心里还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再生事端。

    想到这里,楚逍目光微冷,脸上带笑,大笑道:“两位既然认为本王糊涂,这样,那就让众人评评理。”

    说着,楚逍视线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诸位,可擦亮眼睛细细看看,这木笼之中,究竟是马,是鹿啊?”

    此话一出,不少人心中都泛起了嘀咕。

    尤其是马这一字,楚逍的字音咬得很重。

    让人不得不深思背后的深意。

    很快的,一些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急忙跪地高呼,“是良驹,这木笼之中,必是良驹。”

    “摄政王英武,得此良驹,可喜可贺。”

    听到这话,很多人都是不解,于瀚清,黄玄龄两人,也是面露讥笑。

    “如我二人眼拙,竟看不出这是良驹。”

    两人满脸轻蔑,不屑一顾。

    瞧着那些跪地高呼,阿谀奉承的一干大臣,分外不耻。

    两人一开口,其心腹也想出声附和。

    却在这时,有眼尖之人突然发现,护卫在大殿两侧的侍卫,寒刀出鞘,露出一角,杀意弥漫。

    在大殿之外,似乎也有人影攒动,重军调度。

    见此情形,他们立即慌了神。

    想也没想,跪地直呼,“此物必定为良驹,摄政王英明。”

    而看到一干文臣都跪下了,一众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是一时摸不着头脑。

    虽说,这些酸儒文臣,平日很多时候,都抨击他们为粗鄙武夫,让他们分外不喜,两看相厌。

    但真到了关键时候,一个比一个鸡贼。

    秉承着看不懂,就“俺也一样”的原则。

    众武将也纷纷跪地,大呼“摄政王英明”。

    转眼间的功夫,大殿中的风向顿时呈现出一面倒的局势,纷纷指着木笼中的幼鹿,口口声声奉为良驹。

    黄玄龄,于瀚清两人,本还云淡风轻,满面不屑。

    可当看到众人跪地,尤其是他们二人一手提携的诸多门生,也在荒唐指鹿为马的时候,顿时气的脸色铁青。

    “你...你们!何敢不分是非!”

    黄玄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整个身子都气得直发抖。

    于瀚清也没好到哪里去,愤怒不已,失望至极,“荒唐,实在荒唐!”

    两人大喝怒骂。

    反观楚逍,嘴角的笑容越发浓郁,“两位,现在看来,局势已经很明显了。”

    “此木笼之中,乃是良驹。”

    楚逍笑容满面,黄玄龄,于瀚清两人,心中愤怒到了极点。

    “荒谬!”

    两人转过头,甚至都懒得看身后的众人一眼,嫌恶万分。

    见状,楚逍却是毫不在意,淡声道:“既然两位,依旧认为本王所言不实,那不如就让陛下来明辨是非。”

    楚逍心底冷笑一声,望向司马昭阳,“陛下,您以为呢?”

    话音落下,一众朝臣,就连于瀚清,黄玄龄两人,不禁也都齐齐望向一直坐在王位,缄默不言的司马昭阳。

    黄玄龄,于瀚清两人眼中满是希冀与着急,只希望司马昭阳明辨是非,能不跟楚逍这等奸逆乱臣为伍。

    望着众人的目光,两位大臣的期盼,司马昭阳心中彷徨,不自觉的,攥紧了衣袖。

    她心中满腔愤怒,可更多的,还是绝望无助的无力感。

    终于,在众人满心期待的目光中,司马昭阳面色发白,颤声开口。

    “这笼中之物...是马非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