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地下实验室(3)
接下来的几天,林暮秋继续日常研究,同时暗中与苏雨晴和龙辰保持联系。他了解到,一个由可靠人员组成的秘密行动小组正在组建,将前往南太平洋阻止收割者的行动。
然而,第十八天的事态发展打破了原有计划。当林暮秋进入实验室时,发现气氛异常紧张。李教授将他拉到一边,低声说:“陈总工程师昨晚审阅了我们的所有报告,发现了一些不一致之处。他要求你立即去他办公室。”
林暮秋心跳加速,但尽力保持镇定:“明白了,我这就去。”
在前往陈总工程师办公室的路上,他迅速通过特殊频道通知了苏雨晴:“可能暴露。正前往见陈总工程师。”
陈总工程师的办公室位于总部最高层,窗外可以俯瞰整个燕上京。当林暮秋进入时,发现不只陈总工程师一人,还有几位他不认识的高级官员,以及——令他意外的是——龙辰。
“林暮秋,”陈总工程师的语气平和但眼神锐利,“感谢你在晶体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但我必须问:你是否有意隐瞒了某些信息,特别是关于中枢位置的关键数据?”
林暮秋看了龙辰一眼,后者给了他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点头。这给了他某种信心。
“是的,总工程师,”他坦诚回答,“我确实隐瞒了部分信息。这是因为苏雨晴警告我,天机局内部可能有收割者的渗透,某些研究信息已经泄露。”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
陈总工程师的表情变得更为严肃:“继续。”
林暮秋详细解释了苏雨晴的发现和警告,收割者获取的信息,以及他们为何决定采取非常规行动。说完后,他准备接受可能的责罚,但出乎意料的是,陈总工程师看起来并不愤怒,反而松了口气。
“你做得对,”陈总工程师最终说道,“实际上,内部泄密的调查一直在进行。我们有意传播了一些误导信息,以验证谁可能是泄密源。现在,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是谁了。”
他转向其他官员:“这也证实了我们的另一个怀疑——收割者确实已经锁定了中枢位置,并正在准备行动。”
龙辰此时开口:“林暮秋的谨慎和苏雨晴的警觉为我们赢得了宝贵时间。但现在,我们必须迅速行动。”
陈总工程师点头同意:“行动计划已经制定。我们将派出一支精锐团队前往南太平洋,目标是在收割者之前抵达中枢,确保其安全。考虑到你与古代设施的特殊连接能力,林暮秋,我们希望你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这次行动。”
林暮秋没有犹豫:“我愿意参加。但苏雨晴呢?她应该知道真相。”
“苏雨晴已经收到通知,”陈总工程师回答,“实际上,她将领导这次行动的战术执行。你们将在24小时内启程。”
离开办公室后,龙辰陪伴林暮秋走向准备区域。在确保无人能听到的情况下,老人解释道:“总工程师一直知道你们的秘密行动。事实上,这部分是他的策略——让你们以为是独立行动,以便测试内部泄密的严重程度。”
林暮秋感到既释然又有些被操纵的不适:“那么所有这些。。。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龙辰摇头:“不是全部。泄密是真实的,收割者的威胁也是。但总工程师需要确定谁可以信任,同时不打草惊蛇。你和苏雨晴的行动恰好符合这一需要。”
他拍拍林暮秋的肩膀:“不要感到被利用。在这个领域,信息和信任都是复杂的。重要的是,你们做了正确的事,现在我们可以团结一致应对真正的威胁。”
24小时后,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精锐团队在秘密机场集合,准备前往南太平洋。团队包括林暮秋、苏雨晴、两名资深源士、三名海洋科学家、四名特种作战人员和两名技术专家。
龙辰没有加入行动团队,但在出发前给予了重要指导:“中枢不同于你之前遇到的任何设施。它是整个网络的核心,防御系统会更加复杂和强大。最重要的是,不要尝试完全激活它——那可能引发全球性的能量波动。目标应该是获取信息并确保安全,而非控制。”
苏雨晴,作为行动领导,进行了最后的简报:“根据最新情报,收割者团队已经开始行动,预计比我们早12到24小时到达目标区域。我们的任务是:一,阻止他们接触或激活中枢;二,获取关键信息,特别是关于龙脉网络完整结构和安全协议的数据;三,确保中枢继续安全休眠。”
她强调安全和谨慎的重要性:“这不是一场军事行动,而是一场保护任务。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准备应对可能的敌对行动。”
团队乘坐一架改装的长程运输机,飞往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那里,一艘伪装成科研船的特殊船只已经等待,将带他们前往最终目的地。
飞行途中,林暮秋和苏雨晴有机会私下交谈,消除之前的一些误会。
“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在背着局里行动,”林暮秋说,“没想到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苏雨晴的表情介于无奈和理解之间:“这就是情报工作的本质。有时你不知道自己是棋手还是棋子。但重要的是目标一致——保护那些应该被保护的知识和力量。”
她看向窗外无尽的云海:“我们即将面对的挑战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危险的。中枢不仅是一个设施,它是整个古代文明知识库的核心。它的力量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林暮秋点头,感受到责任的重量:“我会尽全力确保它不落入错误的手中。”
三天后,科研船抵达了目标海域——南太平洋的一片看似普通的深海区域。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深处隐藏着可能改变世界的古代秘密。
团队立即部署了先进的海底探测设备,同时派出两架无人潜航器进行初步侧面。苏雨晴和海洋科学家们紧盯数据,寻找任何异常迹象。
“有发现!”一名科学家突然喊道,指向屏幕上的异常读数,“海床下2300米处有大规模人造结构,直径约5公里,形状为同心环。能量读数异常高,但模式稳定,似乎是休眠状态。”
“收割者呢?”苏雨晴立刻问道。
技术专家调整雷达和其他探测设备:“检测到另一艘船,位于我们东北方向约20海里。他们已经部署了潜水器,正在下潜。”
苏雨晴做出迅速决断:“我们没有时间了。立即准备下潜,第一小组——林暮秋、我、两名源士和一名海洋科学家。其余人员留守船上,保持警戒和支援准备。”
团队迅速穿戴特制的深海潜水装备。这些装备融合了现代科技和源力技术,能够抵抗极端水压,同时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和通讯功能。
“记住,”苏雨晴在下潜前对所有人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阻止收割者,获取信息,然后安全撤离。不要尝试完全激活或控制中枢,那可能引发无法预测的后果。”
林暮秋感到一阵紧张和兴奋。他曾在高山之巅、地下洞穴中探索古代遗迹,但从未尝试过深海探险。这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面对的可能是最重要、最强大的古代设施。
然而,第十八天的事态发展打破了原有计划。当林暮秋进入实验室时,发现气氛异常紧张。李教授将他拉到一边,低声说:“陈总工程师昨晚审阅了我们的所有报告,发现了一些不一致之处。他要求你立即去他办公室。”
林暮秋心跳加速,但尽力保持镇定:“明白了,我这就去。”
在前往陈总工程师办公室的路上,他迅速通过特殊频道通知了苏雨晴:“可能暴露。正前往见陈总工程师。”
陈总工程师的办公室位于总部最高层,窗外可以俯瞰整个燕上京。当林暮秋进入时,发现不只陈总工程师一人,还有几位他不认识的高级官员,以及——令他意外的是——龙辰。
“林暮秋,”陈总工程师的语气平和但眼神锐利,“感谢你在晶体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但我必须问:你是否有意隐瞒了某些信息,特别是关于中枢位置的关键数据?”
林暮秋看了龙辰一眼,后者给了他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点头。这给了他某种信心。
“是的,总工程师,”他坦诚回答,“我确实隐瞒了部分信息。这是因为苏雨晴警告我,天机局内部可能有收割者的渗透,某些研究信息已经泄露。”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
陈总工程师的表情变得更为严肃:“继续。”
林暮秋详细解释了苏雨晴的发现和警告,收割者获取的信息,以及他们为何决定采取非常规行动。说完后,他准备接受可能的责罚,但出乎意料的是,陈总工程师看起来并不愤怒,反而松了口气。
“你做得对,”陈总工程师最终说道,“实际上,内部泄密的调查一直在进行。我们有意传播了一些误导信息,以验证谁可能是泄密源。现在,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是谁了。”
他转向其他官员:“这也证实了我们的另一个怀疑——收割者确实已经锁定了中枢位置,并正在准备行动。”
龙辰此时开口:“林暮秋的谨慎和苏雨晴的警觉为我们赢得了宝贵时间。但现在,我们必须迅速行动。”
陈总工程师点头同意:“行动计划已经制定。我们将派出一支精锐团队前往南太平洋,目标是在收割者之前抵达中枢,确保其安全。考虑到你与古代设施的特殊连接能力,林暮秋,我们希望你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这次行动。”
林暮秋没有犹豫:“我愿意参加。但苏雨晴呢?她应该知道真相。”
“苏雨晴已经收到通知,”陈总工程师回答,“实际上,她将领导这次行动的战术执行。你们将在24小时内启程。”
离开办公室后,龙辰陪伴林暮秋走向准备区域。在确保无人能听到的情况下,老人解释道:“总工程师一直知道你们的秘密行动。事实上,这部分是他的策略——让你们以为是独立行动,以便测试内部泄密的严重程度。”
林暮秋感到既释然又有些被操纵的不适:“那么所有这些。。。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龙辰摇头:“不是全部。泄密是真实的,收割者的威胁也是。但总工程师需要确定谁可以信任,同时不打草惊蛇。你和苏雨晴的行动恰好符合这一需要。”
他拍拍林暮秋的肩膀:“不要感到被利用。在这个领域,信息和信任都是复杂的。重要的是,你们做了正确的事,现在我们可以团结一致应对真正的威胁。”
24小时后,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精锐团队在秘密机场集合,准备前往南太平洋。团队包括林暮秋、苏雨晴、两名资深源士、三名海洋科学家、四名特种作战人员和两名技术专家。
龙辰没有加入行动团队,但在出发前给予了重要指导:“中枢不同于你之前遇到的任何设施。它是整个网络的核心,防御系统会更加复杂和强大。最重要的是,不要尝试完全激活它——那可能引发全球性的能量波动。目标应该是获取信息并确保安全,而非控制。”
苏雨晴,作为行动领导,进行了最后的简报:“根据最新情报,收割者团队已经开始行动,预计比我们早12到24小时到达目标区域。我们的任务是:一,阻止他们接触或激活中枢;二,获取关键信息,特别是关于龙脉网络完整结构和安全协议的数据;三,确保中枢继续安全休眠。”
她强调安全和谨慎的重要性:“这不是一场军事行动,而是一场保护任务。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准备应对可能的敌对行动。”
团队乘坐一架改装的长程运输机,飞往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那里,一艘伪装成科研船的特殊船只已经等待,将带他们前往最终目的地。
飞行途中,林暮秋和苏雨晴有机会私下交谈,消除之前的一些误会。
“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在背着局里行动,”林暮秋说,“没想到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苏雨晴的表情介于无奈和理解之间:“这就是情报工作的本质。有时你不知道自己是棋手还是棋子。但重要的是目标一致——保护那些应该被保护的知识和力量。”
她看向窗外无尽的云海:“我们即将面对的挑战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危险的。中枢不仅是一个设施,它是整个古代文明知识库的核心。它的力量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林暮秋点头,感受到责任的重量:“我会尽全力确保它不落入错误的手中。”
三天后,科研船抵达了目标海域——南太平洋的一片看似普通的深海区域。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深处隐藏着可能改变世界的古代秘密。
团队立即部署了先进的海底探测设备,同时派出两架无人潜航器进行初步侧面。苏雨晴和海洋科学家们紧盯数据,寻找任何异常迹象。
“有发现!”一名科学家突然喊道,指向屏幕上的异常读数,“海床下2300米处有大规模人造结构,直径约5公里,形状为同心环。能量读数异常高,但模式稳定,似乎是休眠状态。”
“收割者呢?”苏雨晴立刻问道。
技术专家调整雷达和其他探测设备:“检测到另一艘船,位于我们东北方向约20海里。他们已经部署了潜水器,正在下潜。”
苏雨晴做出迅速决断:“我们没有时间了。立即准备下潜,第一小组——林暮秋、我、两名源士和一名海洋科学家。其余人员留守船上,保持警戒和支援准备。”
团队迅速穿戴特制的深海潜水装备。这些装备融合了现代科技和源力技术,能够抵抗极端水压,同时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和通讯功能。
“记住,”苏雨晴在下潜前对所有人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阻止收割者,获取信息,然后安全撤离。不要尝试完全激活或控制中枢,那可能引发无法预测的后果。”
林暮秋感到一阵紧张和兴奋。他曾在高山之巅、地下洞穴中探索古代遗迹,但从未尝试过深海探险。这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面对的可能是最重要、最强大的古代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