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绝非池中之物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

    周县令和唐敬之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争吵声戛然而止。

    两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向朱宜之。

    永安知府!

    那可是正五品的朝廷大员!比他们这七品、从九品的小官,高了不知多少级!

    周县令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有些苍白。

    唐敬之也是一脸错愕,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年轻举人,竟然有如此深厚的背景!

    这下,麻烦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棘手。

    拦一个县丞,或许还能找借口。

    拦知府公子?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一时间,后堂内陷入了更加诡异的寂静。

    周县令额头开始冒汗,他看看门口的衙役,又看看面色平静的朱宜之,再看看怒气冲冲的唐敬之。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在状况外。

    甚至还在慢悠悠剔着鱼刺的陆准身上。

    周县令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陆贤侄,你看这……”

    周县令的声音带着几分恳求,几分试探。

    他算是明白了。

    今天这局,彻底乱了。

    原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功劳,现在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背景深厚,一个比一个难以得罪。

    现在,似乎只有这个一直被他轻视的赘婿,才能打破这个僵局了。

    陆准放下手中的鱼骨,抽出一方丝帕,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三个官场老油条,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三个人,看似为了“火耗归公”的功劳争得不可开交。

    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在博弈。

    现在,他们看似是把决定权交给了自己,尊重他的意见。

    实际上,也是把自己架在了火炉上。

    选择哪个,都会得罪另外两个人。

    而哪个人他现在都得罪不起。

    这看似是恩赐,实则是捧杀。

    “哎呀,诸位大人,何必如此动气?”

    陆准站起身,走到三人面前,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仿佛一个调解纠纷的老好人。

    “常言道,见者有份嘛,把大家的名字都写上去。”

    他先是安抚了三人一句,然后转向周县令,语气诚恳。

    “依小子之见,不如就由周大人执笔,将此事奏明朝廷。”

    周县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陆准却话锋一转,又看向朱宜之,语气带着几分敬重。

    “不过嘛,朱兄乃是举人,而且马上就要参加科考,前途无量。”

    “这折子里,自然要将朱兄的名字排在前面,也好让朱兄在陛下面前露个脸,加个印象分。”

    “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话一出,周县令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

    朱宜之是知府公子,又是即将参加春闱的举人,把他排在前面,合情合理。

    自己虽然排在后面,但作为执笔者,又是本地主官,功劳自然也少不了。

    唐敬之原本阴沉的脸,也稍稍缓和了一些。

    虽然他排在了最后,但总好过被周县令独吞。

    而且陆准说得有理有据,周县令是主官,朱公子身份特殊,他一个县丞,虽然跟布政使大人有亲,但也比较远,所以排在后面也说得过去。

    陆准见三人神色缓和,又笑着问道:“周大人,您看这样安排,可还妥当?”

    周县令捻须沉吟片刻,觉得这个安排虽然不是最完美的。

    但却是眼下最稳妥,最能平衡各方利益的办法。

    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

    “贤侄此法甚好!甚好啊!”

    他又看向唐敬之和朱宜之,“唐大人,朱公子,你们意下如何?”

    唐敬之还能说什么?

    他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

    朱宜之则对着陆准拱了拱手,眼中带着几分佩服。

    “陆兄思虑周全,宜之没有异议。”

    一场眼看就要彻底撕破脸的争斗。

    就这样被陆准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周县令和唐敬之看向陆准的眼神,都变得更加复杂。

    这小子,不仅才华惊人,这份处理事情的手腕和心智,也远超常人。

    此子绝非池中物。

    周县令心中暗下决心,日后定要与这陆准多多亲近。

    至于那远房表妹柳如烟……跟自己的仕途比起来,算个屁。

    唐敬之也是心思百转,看向陆准的目光中,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郑重。

    酒宴的气氛,重新变得“融洽”起来。

    三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

    酒足饭饱之后,陆准与朱宜之起身告辞。

    周县令与唐敬之亲自将二人送到县衙门口,态度热情得让衙役们都有些侧目。

    离开了县衙,走在街道上,陆准心中盘算着。

    今日收获不小。

    不仅敲打了武家,拿回了部分月例,还意外结识了朱宜之,更是在周县令和唐敬之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尤其是周县令。

    陆准能感觉到,这位县尊大人对自己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自己展现出的价值,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柳如烟那层薄弱的亲戚关系。

    只要周县令还没糊涂到家。

    就该明白,到底是自己的仕途重要,还是一个远房亲戚重要。

    等过段时间,自己再拿出点东西,彻底将周县令拉到自己这边。

    以后在永宁县行事,也能方便许多。

    就在陆准思索之际,旁边的朱宜之忽然停下了脚步,看向他,眼神中带着几分探询与迟疑。

    “陆兄。”

    “嗯?”

    陆准转头看他。

    朱宜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陆兄……当真是入赘了武家?”

    问出这话时,他的语气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以陆准今日展现出的才华与心智,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屈居人下,去做一个受人白眼的赘婿。

    陆准闻言,笑了笑。

    “是啊。”

    他回答得坦然,没有丝毫的忸怩或者羞愧。

    仿佛入赘,不过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朱宜之看着他坦荡的样子,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但他没有再追问,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陆准看着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脑门。

    “哎呀!”

    “瞧我这记性!”

    他看向朱宜之,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朱兄,你是永安知府公子,说起来……好像……好像与我那岳家,也有些渊源吧?”

    “我记得,似乎是……有婚约在身?”

    朱宜之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他解释道:“早年家父进京赶考,路过永宁,盘缠用尽,曾受过武家老太爷的资助。”

    “家父感念其恩情,便与武家定下了一门娃娃亲,约定将来让我娶武家大小姐为妻。”

    说到这里,朱宜之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

    他看了看陆准,欲言又止。

    “陆兄你这……”

    他想说,既然你入赘了武家,那这婚事……

    陆准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摆了摆手。

    “朱兄放心。”

    “武家有两个女儿呢。”

    “还有一个,正等着你这位乘龙快婿呢。”

    朱宜之闻言,明显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原来如此,那便好,那便好。”

    他对这门娃娃亲,其实并无太多想法。

    只是父命难违,加上感念武家当年的恩情,不好推辞。

    如今得知陆准娶的是另一位武家小姐。

    他心中那块石头也算落了地。

    “对了,陆兄。”

    朱宜之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不知……那位武家大小姐,品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