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罚跪
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落,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冷风随着洞开的门框灌入大殿之中。
昭阳哆嗦着身子,移了移早已跪得麻木的双腿,尖锐的刺痛让她忍不住低呼。她转过身子,看向站在身后为她挡风的景桢,正欲开口,一个错眼就看到门外正紧紧盯着自己的内侍。昭阳收回眼神,朝着景桢低声道。
“景桢,我胸闷。”
景桢脸色大变,慌忙上前,紧挨着昭阳跪下。
“殿下怎么了?怎么个不舒服?”
昭阳转过头视线往外扫去,那内侍对上她凌厉的视线后,慌乱的移过眼神,往外看去,昭阳这才回过头。
“裹胸松了。”
景桢警惕的朝外看了看,将手伸进衣领里扯了扯,附在昭阳耳边小声道。
“殿下别动,奴婢给您整理一下。”
昭阳垂下手,身子再往景桢的方向贴了贴,头也紧挨着景桢的头,不留一丝缝隙。
从内侍的角度看过去,二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小太子的身子还在不停的抖动,而景桢的手就在他的胸前游移,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很难不多想。
内侍从鼻子发出一声讽刺的轻呲声,心里暗道。
“这小太子看着柔柔弱弱,没想到做起事来这么大胆,丝毫不知遮掩。”
暗笑着移开视线。
“殿下莫急,徐掌印已经去了明政殿,跪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去了。”
昭阳顺势将头靠在景桢的肩上。看着昏暗光线下明灭可见的烛光在冷风中凌乱飞舞,像极了此时的她,看似高贵明亮,实则摇摇欲坠。天色又暗了些,衬得肃穆庄严的祠堂愈发阴森可怖。慢慢的,景桢停下了动作,叹息着将她轻轻揽住。
昭阳看着上方的牌位,眼神空洞,神情麻木,良久,才涩涩开口。
“回去干嘛呢?继续做傀儡吗?”
景桢不自觉红了眼眶,将昭阳抱的更紧了些,她从小伺候昭阳,比任何都明白她这一路有多艰辛,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有多煎熬。
逃,无处可逃,反抗,无异于蚍蜉撼树。明明是明媚灿烂的太阳,却深陷沼泽,被乌云笼罩,艰难喘息。
她不知如何开口安慰,只能沉默着抱紧她,无声的给予她安慰。
寂静的大殿中,唯有虚弱的烛火声,与昭阳的哀愁声。
“景桢,有时候我真羡慕你。”
……
雨越下越急,倾盆的暴雨像决堤的天河般铺天盖倾泻而下。“轰隆”一声,天空传来巨大的雷鸣。
明政殿内伺候的人都憋着一口气,比往日愈发的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了圣怒。殿内静的吓人,只有皇帝急促沉重的呼吸声环绕其中。
徐言安静的立在一旁,骨节分明的手握住精巧细腻的墨锭,不急不缓的研磨。动作看似平常,却无端让人有种被扼住了命运的无力感。而徐言的内心,并不像表面那般平静,他只要一想到小太子还跪在冰冷的承恩殿,心里就莫名烦躁。想着小太子那单薄的身影,连个风寒都得修养好一段日子,若再跪下去,不知能不能受得住。他仔细观察着皇帝的神色,不敢贸然插嘴,生怕激怒了皇帝反而坏了事情。
徐言扫了眼立在殿门口的王瑞安,状若平常的道。
“皇上,云夏太子不日将要抵达,还是像往常一般,让鸿胪寺去接待吗?”
皇帝批折子的手停了下来,皱着眉头略一思考,道。
“让太子去吧,他也该历练历练了。”
徐言又看向王瑞安,大声问。
“承恩殿的大门开着的吗?莫要让太子受了风寒,耽误了政事。”
王瑞安反应极快,立刻上前回答。
“回陛下,承恩殿的大门都大开着,这会子狂风暴雨的,太子殿下恐怕都淋湿了。”
皇帝继续批折子,头也不抬。
“让他跪着,哪里就那么脆弱?”
王瑞安抬眼看了徐言一眼,见徐言已经收回目光,默默退回原处。
“轰隆!”,惊雷再现,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映出了昏暗中一坐一立的两人,皇帝批折子的手早就放了下来,而徐言研墨的动作仍旧未停。沉默一瞬后,皇帝长叹一声,扶着额角道。
“罢了,太子体弱,莫要耽误了接待贵客,让他回去吧。”
徐言眼神未变,将墨锭放回砚台,不疾不徐的走下台,正欲开口,就听到皇帝急促的声音传来。
“你亲自走一趟吧,替朕劝劝他。”
徐言应声退下,行至屋外,王瑞安立刻凑上来问道。
“干爹,怎么样了?”
徐言头也没抬,朝他摆摆手。
“取伞来。”
王瑞安知道事情成了,也知道徐言此刻很着急,不敢多言,立刻取来罗伞,替他撑开。
暴雨如注,徐言独自撑着紫色罗伞行于夹道间,不过瞬间就湿了衣角。他却像是感受不到寒风肆虐一般,挺拔孤高的身影在暴雨中快速前行,渐渐隐于迷蒙的雾气中。
昭阳仍旧僵硬的跪着,身子早已冻得失去了知觉,抬眸看着残烛末光,不知想些什么。直到暗淡的身影笼罩了她与微弱的光芒,昭阳这才回过神来,听得内侍高呼。
“见过徐掌印。”
昭阳未回头,只感到有人扶住了自己的胳膊,将她轻轻往上提。
“殿下这次着实过火了,皇上气的不轻。”
语气虽是严肃的,却让昭阳感觉心安,借着徐言的力度起身,因为跪得太久,双腿无力,直扑在徐言身上。
徐言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景桢就将昭阳从他怀里拽了出来,让昭阳靠在自己身上,脸上挂着讨好的笑。
“徐掌印,你可算来了。!”
徐言收回手背在身后,凝眸看了她一眼,随后将视线移向瘫软无力的昭阳,转身向外走去。
不过片刻,便有人呈上物品,徐言取过白色狐裘斗篷将昭阳从上至下,裹了个严严实实,随后又将她从景桢身上扯下来稳稳扶住,撑伞将她一路送上步辇,自己则撑伞随撵而行。
回到东宫后,徐言在外候着,昭阳进了内室洗漱。直到整个人泡进温暖舒适的浴桶里,昭阳才感觉活了过来,冰冷的身体总算是有了点温度。她闭目靠在桶沿上,逐渐放松下来,思及徐言,又立刻睁开眼。
“景桢,徐言还在吗?”
景桢正在给她擦拭额角的水珠,平稳道。
“在的。”
昭阳侧过头往外看了眼,天色昏暗,狂风呼啸,而徐言,衣裳尽湿。
“让徐掌印换身衣裳吧,莫要染了风寒。”
“是。”
景桢朝外打了个招呼,又返回身来,继续给昭阳擦洗。
昭阳每次沐浴都需要很多时间,是以徐言换好衣裳后还得空喝了一盏茶。
暗红色的麒麟服衬得他愈发清冷,茶香袅袅,龙井清雅脱俗的味道萦绕鼻尖,喝茶之际,静听雨声潺潺。正出神间,眼角映入一抹青色的身影,徐言压盏抬眸,青色的身影越行越近,愣神间已经行至身前。昭阳笑容温润,直看着徐言的双眸,绣花织金回纹圆领袍,莲青色素面杭绸鹤氅,这样清爽的装扮与他很是相配,徐言握住茶盏的手停在半空,一直未曾落下。
“徐掌印?”
猛然回头,徐言眸光微闪,快速放下茶盏,平稳了一瞬道。
“殿下何以如此冲动?”
昭阳垂下眼眸,慢慢敛了眼中的笑意,语调不祥。
“若你是孤就好了,父皇一定会很满意的。”
又来了,又是这一句,徐言熟练的起身,一只膝着地,半跪着请罪。
“殿下莫要说这种折煞奴才的话了。”
昭阳慌忙起身扶他。
“掌印这是做何,孤不过是随意一语,并无他意。”
徐言一边起身,一边道。
“殿下须知,就是这随意一语,足以要臣的性命。”
昭阳平视着他,不发一语,眉间的愁绪印进了徐言的心里。
皇帝只他这一个血脉,既无手足争夺皇位,又无外邦之患。徐言实在想不明白,这天下最尊贵的身份,最有权势的位置,万人敬仰,百官跪拜,换任何一个人,都会心向往之,怎么在他的眼里,就像是累赘一般,非但毫无兴趣,甚至心生厌恶。
然昭阳那一幅愁眉不展,毫无半点喜色的神态分明在告诉他,自己到底有多厌恶那个身份。
想不明白,徐言索性不再去想,换了个话题。
“云夏太子即将抵京,殿下这两日想想如何招待吧,臣听闻,他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昭阳却想到了其他,身子微微前倾。
“掌印就是用这个借口救孤的吗?”
徐言垂手扶案,平稳道。
“非也,陛下心疼您。”
昭阳瘪了瘪嘴,身子坐回原处,对徐言的话不置可否。
话已传毕,徐言行礼退下,行至假山石外,见一宫女正伏在树后,眼神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徐言顺着宫女的视线看过去,正巧能看到太子,他们方才谈话的场景,被她看的清清楚楚。徐言并未惊动她,而是暗中扫视了她一番后,悄然离去。
昭阳哆嗦着身子,移了移早已跪得麻木的双腿,尖锐的刺痛让她忍不住低呼。她转过身子,看向站在身后为她挡风的景桢,正欲开口,一个错眼就看到门外正紧紧盯着自己的内侍。昭阳收回眼神,朝着景桢低声道。
“景桢,我胸闷。”
景桢脸色大变,慌忙上前,紧挨着昭阳跪下。
“殿下怎么了?怎么个不舒服?”
昭阳转过头视线往外扫去,那内侍对上她凌厉的视线后,慌乱的移过眼神,往外看去,昭阳这才回过头。
“裹胸松了。”
景桢警惕的朝外看了看,将手伸进衣领里扯了扯,附在昭阳耳边小声道。
“殿下别动,奴婢给您整理一下。”
昭阳垂下手,身子再往景桢的方向贴了贴,头也紧挨着景桢的头,不留一丝缝隙。
从内侍的角度看过去,二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小太子的身子还在不停的抖动,而景桢的手就在他的胸前游移,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很难不多想。
内侍从鼻子发出一声讽刺的轻呲声,心里暗道。
“这小太子看着柔柔弱弱,没想到做起事来这么大胆,丝毫不知遮掩。”
暗笑着移开视线。
“殿下莫急,徐掌印已经去了明政殿,跪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去了。”
昭阳顺势将头靠在景桢的肩上。看着昏暗光线下明灭可见的烛光在冷风中凌乱飞舞,像极了此时的她,看似高贵明亮,实则摇摇欲坠。天色又暗了些,衬得肃穆庄严的祠堂愈发阴森可怖。慢慢的,景桢停下了动作,叹息着将她轻轻揽住。
昭阳看着上方的牌位,眼神空洞,神情麻木,良久,才涩涩开口。
“回去干嘛呢?继续做傀儡吗?”
景桢不自觉红了眼眶,将昭阳抱的更紧了些,她从小伺候昭阳,比任何都明白她这一路有多艰辛,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有多煎熬。
逃,无处可逃,反抗,无异于蚍蜉撼树。明明是明媚灿烂的太阳,却深陷沼泽,被乌云笼罩,艰难喘息。
她不知如何开口安慰,只能沉默着抱紧她,无声的给予她安慰。
寂静的大殿中,唯有虚弱的烛火声,与昭阳的哀愁声。
“景桢,有时候我真羡慕你。”
……
雨越下越急,倾盆的暴雨像决堤的天河般铺天盖倾泻而下。“轰隆”一声,天空传来巨大的雷鸣。
明政殿内伺候的人都憋着一口气,比往日愈发的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了圣怒。殿内静的吓人,只有皇帝急促沉重的呼吸声环绕其中。
徐言安静的立在一旁,骨节分明的手握住精巧细腻的墨锭,不急不缓的研磨。动作看似平常,却无端让人有种被扼住了命运的无力感。而徐言的内心,并不像表面那般平静,他只要一想到小太子还跪在冰冷的承恩殿,心里就莫名烦躁。想着小太子那单薄的身影,连个风寒都得修养好一段日子,若再跪下去,不知能不能受得住。他仔细观察着皇帝的神色,不敢贸然插嘴,生怕激怒了皇帝反而坏了事情。
徐言扫了眼立在殿门口的王瑞安,状若平常的道。
“皇上,云夏太子不日将要抵达,还是像往常一般,让鸿胪寺去接待吗?”
皇帝批折子的手停了下来,皱着眉头略一思考,道。
“让太子去吧,他也该历练历练了。”
徐言又看向王瑞安,大声问。
“承恩殿的大门开着的吗?莫要让太子受了风寒,耽误了政事。”
王瑞安反应极快,立刻上前回答。
“回陛下,承恩殿的大门都大开着,这会子狂风暴雨的,太子殿下恐怕都淋湿了。”
皇帝继续批折子,头也不抬。
“让他跪着,哪里就那么脆弱?”
王瑞安抬眼看了徐言一眼,见徐言已经收回目光,默默退回原处。
“轰隆!”,惊雷再现,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映出了昏暗中一坐一立的两人,皇帝批折子的手早就放了下来,而徐言研墨的动作仍旧未停。沉默一瞬后,皇帝长叹一声,扶着额角道。
“罢了,太子体弱,莫要耽误了接待贵客,让他回去吧。”
徐言眼神未变,将墨锭放回砚台,不疾不徐的走下台,正欲开口,就听到皇帝急促的声音传来。
“你亲自走一趟吧,替朕劝劝他。”
徐言应声退下,行至屋外,王瑞安立刻凑上来问道。
“干爹,怎么样了?”
徐言头也没抬,朝他摆摆手。
“取伞来。”
王瑞安知道事情成了,也知道徐言此刻很着急,不敢多言,立刻取来罗伞,替他撑开。
暴雨如注,徐言独自撑着紫色罗伞行于夹道间,不过瞬间就湿了衣角。他却像是感受不到寒风肆虐一般,挺拔孤高的身影在暴雨中快速前行,渐渐隐于迷蒙的雾气中。
昭阳仍旧僵硬的跪着,身子早已冻得失去了知觉,抬眸看着残烛末光,不知想些什么。直到暗淡的身影笼罩了她与微弱的光芒,昭阳这才回过神来,听得内侍高呼。
“见过徐掌印。”
昭阳未回头,只感到有人扶住了自己的胳膊,将她轻轻往上提。
“殿下这次着实过火了,皇上气的不轻。”
语气虽是严肃的,却让昭阳感觉心安,借着徐言的力度起身,因为跪得太久,双腿无力,直扑在徐言身上。
徐言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景桢就将昭阳从他怀里拽了出来,让昭阳靠在自己身上,脸上挂着讨好的笑。
“徐掌印,你可算来了。!”
徐言收回手背在身后,凝眸看了她一眼,随后将视线移向瘫软无力的昭阳,转身向外走去。
不过片刻,便有人呈上物品,徐言取过白色狐裘斗篷将昭阳从上至下,裹了个严严实实,随后又将她从景桢身上扯下来稳稳扶住,撑伞将她一路送上步辇,自己则撑伞随撵而行。
回到东宫后,徐言在外候着,昭阳进了内室洗漱。直到整个人泡进温暖舒适的浴桶里,昭阳才感觉活了过来,冰冷的身体总算是有了点温度。她闭目靠在桶沿上,逐渐放松下来,思及徐言,又立刻睁开眼。
“景桢,徐言还在吗?”
景桢正在给她擦拭额角的水珠,平稳道。
“在的。”
昭阳侧过头往外看了眼,天色昏暗,狂风呼啸,而徐言,衣裳尽湿。
“让徐掌印换身衣裳吧,莫要染了风寒。”
“是。”
景桢朝外打了个招呼,又返回身来,继续给昭阳擦洗。
昭阳每次沐浴都需要很多时间,是以徐言换好衣裳后还得空喝了一盏茶。
暗红色的麒麟服衬得他愈发清冷,茶香袅袅,龙井清雅脱俗的味道萦绕鼻尖,喝茶之际,静听雨声潺潺。正出神间,眼角映入一抹青色的身影,徐言压盏抬眸,青色的身影越行越近,愣神间已经行至身前。昭阳笑容温润,直看着徐言的双眸,绣花织金回纹圆领袍,莲青色素面杭绸鹤氅,这样清爽的装扮与他很是相配,徐言握住茶盏的手停在半空,一直未曾落下。
“徐掌印?”
猛然回头,徐言眸光微闪,快速放下茶盏,平稳了一瞬道。
“殿下何以如此冲动?”
昭阳垂下眼眸,慢慢敛了眼中的笑意,语调不祥。
“若你是孤就好了,父皇一定会很满意的。”
又来了,又是这一句,徐言熟练的起身,一只膝着地,半跪着请罪。
“殿下莫要说这种折煞奴才的话了。”
昭阳慌忙起身扶他。
“掌印这是做何,孤不过是随意一语,并无他意。”
徐言一边起身,一边道。
“殿下须知,就是这随意一语,足以要臣的性命。”
昭阳平视着他,不发一语,眉间的愁绪印进了徐言的心里。
皇帝只他这一个血脉,既无手足争夺皇位,又无外邦之患。徐言实在想不明白,这天下最尊贵的身份,最有权势的位置,万人敬仰,百官跪拜,换任何一个人,都会心向往之,怎么在他的眼里,就像是累赘一般,非但毫无兴趣,甚至心生厌恶。
然昭阳那一幅愁眉不展,毫无半点喜色的神态分明在告诉他,自己到底有多厌恶那个身份。
想不明白,徐言索性不再去想,换了个话题。
“云夏太子即将抵京,殿下这两日想想如何招待吧,臣听闻,他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昭阳却想到了其他,身子微微前倾。
“掌印就是用这个借口救孤的吗?”
徐言垂手扶案,平稳道。
“非也,陛下心疼您。”
昭阳瘪了瘪嘴,身子坐回原处,对徐言的话不置可否。
话已传毕,徐言行礼退下,行至假山石外,见一宫女正伏在树后,眼神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徐言顺着宫女的视线看过去,正巧能看到太子,他们方才谈话的场景,被她看的清清楚楚。徐言并未惊动她,而是暗中扫视了她一番后,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