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回到了学校
舅舅与那个华师大的老师一起来了。他们带来了我已经猜到的答案:我的分数不够理想,总分只有150分左右,如果达到200分,他就可以为我开口说话了。
不过,他的话也让我不无遗憾:考这门学科的人,没有一个上了这个分数线的。也就是二十三名考生都“名落孙山”,全军覆没。那个教授宁缺毋滥,今年的“外国教育史”研究生一个也没有。
我想为自己“辩护”两句,始终没有说出口。就是对高安师范学校反馈时,我也没有为自己申辩。胜者,无所谓解释,败者,所谓无解释!
然而,我像一头会反刍的牛,在静静修养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着那些考试的题目。
英语我虽然考得最好,但是,还是没有考出水平。有许多模棱两可的答案,我怎么样才可以理解清楚呢。纯粹靠背的《世界通史》,我又喜欢又恨,心里总是翻来覆去一句话:以后再也不要去接触这个学历史的行当!我不合适。后来,电视节目里有个“百家讲坛”,才让我对历史重新又刮目相看了。
主课“外国教育史”,我很是喜欢,课本还了,但是我的笔记还在,时不时地翻看看,每次的重温都给我带来新的思想。有好几道题目,我原本是答得出的,可是头痛,把我的思绪卡住了。如果可以明年再考一次,我一定会得高分。可惜的是,第二年,在考研单子上。这门课干脆没有了。再过了一年,华师大本科生毕业,他们直接考研,对外不再招生了。
让我最觉得新奇的是政治考题。一题关于政治时事的都没有。先是十个名词解释,如:时空(用二十个字阐述),宇宙(用二十二个字解释)等……,还有五题问答题,如:请说说你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最后是一道大题目。
我考得不好,好像只有三十分左右。因为我概括能力不够,做不到在规定字数里面,把概念表达清楚。但是,这让我高山仰止,看到了更高级别的思维要求了。
这种“老牛反刍”陪伴我
了很久。
暑假一过,学校来信了:要求我这个学期必须返校。因为,首先是我已经一年养伤,应该痊愈了。其次是这个案子已经破了。
爸妈觉得学校是非常仁慈讲道理的,我是得回去了。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由爸爸与蔡一起送我回去。
九月中旬,我们三人来到了学校。
我们先去了那个“犯罪现场”,一切照旧,只是干了的血迹变成了黑紫色。我正在动脑筋,怎么安置三个人的住宿,谁也没有料到,来了一个我不想见到却又必须见到的人:我回到学校的风声一起,第一个招来的人是杨主任。
他又是气喘吁吁地跑来,这会儿脸上没有阴云密布,而是漏出了三分阳光,“汪老师,你来啦。你这次住宿调整,安排在俞老师空出来的房间。”
我一听就开心极了,对着杨主任也笑容满面:“谢谢您,谢谢您。”
最利索灵活的是蔡,他马上递给杨主任一支烟,看着杨伸手接了,就飞快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包烟,一下子塞到了杨的口袋里。
蔡为了我要返校,已经积存了好几条“路路通”了,他知道我这方面最笨,得由他冲在前面帮我“鸣锣开道”。我知道他旅行袋里有四种烟,“飞马”是他自己的烟,还有两条“大前门”,一条“牡丹”,一条“软壳大前门”,(这两条烟是舅舅给他的。)花式品种繁多。
他给了杨主任一包“软壳大前门”和一包“牡丹”,量不多,质量不差。所以,杨只瞄到了一眼,已经让他笑开了花。这次,不是“行贿”,杨主任是事先帮我安排好了房间的,我们是感激他。
杨主任与我爸爸也热情握握手,就说:“老人家,您如果不怕,这房间就暂时不收回,您住在这里。”
爸爸幽默了一句:“好,如果再有贼敢来,我也见识一下。”当兵的爸爸,当然比我勇敢。
从此,我与杨主任之间的干戈化为了玉帛。
好几个学校领导都来看望过我们了,爸爸很感动
不过,他的话也让我不无遗憾:考这门学科的人,没有一个上了这个分数线的。也就是二十三名考生都“名落孙山”,全军覆没。那个教授宁缺毋滥,今年的“外国教育史”研究生一个也没有。
我想为自己“辩护”两句,始终没有说出口。就是对高安师范学校反馈时,我也没有为自己申辩。胜者,无所谓解释,败者,所谓无解释!
然而,我像一头会反刍的牛,在静静修养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着那些考试的题目。
英语我虽然考得最好,但是,还是没有考出水平。有许多模棱两可的答案,我怎么样才可以理解清楚呢。纯粹靠背的《世界通史》,我又喜欢又恨,心里总是翻来覆去一句话:以后再也不要去接触这个学历史的行当!我不合适。后来,电视节目里有个“百家讲坛”,才让我对历史重新又刮目相看了。
主课“外国教育史”,我很是喜欢,课本还了,但是我的笔记还在,时不时地翻看看,每次的重温都给我带来新的思想。有好几道题目,我原本是答得出的,可是头痛,把我的思绪卡住了。如果可以明年再考一次,我一定会得高分。可惜的是,第二年,在考研单子上。这门课干脆没有了。再过了一年,华师大本科生毕业,他们直接考研,对外不再招生了。
让我最觉得新奇的是政治考题。一题关于政治时事的都没有。先是十个名词解释,如:时空(用二十个字阐述),宇宙(用二十二个字解释)等……,还有五题问答题,如:请说说你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最后是一道大题目。
我考得不好,好像只有三十分左右。因为我概括能力不够,做不到在规定字数里面,把概念表达清楚。但是,这让我高山仰止,看到了更高级别的思维要求了。
这种“老牛反刍”陪伴我
了很久。
暑假一过,学校来信了:要求我这个学期必须返校。因为,首先是我已经一年养伤,应该痊愈了。其次是这个案子已经破了。
爸妈觉得学校是非常仁慈讲道理的,我是得回去了。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由爸爸与蔡一起送我回去。
九月中旬,我们三人来到了学校。
我们先去了那个“犯罪现场”,一切照旧,只是干了的血迹变成了黑紫色。我正在动脑筋,怎么安置三个人的住宿,谁也没有料到,来了一个我不想见到却又必须见到的人:我回到学校的风声一起,第一个招来的人是杨主任。
他又是气喘吁吁地跑来,这会儿脸上没有阴云密布,而是漏出了三分阳光,“汪老师,你来啦。你这次住宿调整,安排在俞老师空出来的房间。”
我一听就开心极了,对着杨主任也笑容满面:“谢谢您,谢谢您。”
最利索灵活的是蔡,他马上递给杨主任一支烟,看着杨伸手接了,就飞快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包烟,一下子塞到了杨的口袋里。
蔡为了我要返校,已经积存了好几条“路路通”了,他知道我这方面最笨,得由他冲在前面帮我“鸣锣开道”。我知道他旅行袋里有四种烟,“飞马”是他自己的烟,还有两条“大前门”,一条“牡丹”,一条“软壳大前门”,(这两条烟是舅舅给他的。)花式品种繁多。
他给了杨主任一包“软壳大前门”和一包“牡丹”,量不多,质量不差。所以,杨只瞄到了一眼,已经让他笑开了花。这次,不是“行贿”,杨主任是事先帮我安排好了房间的,我们是感激他。
杨主任与我爸爸也热情握握手,就说:“老人家,您如果不怕,这房间就暂时不收回,您住在这里。”
爸爸幽默了一句:“好,如果再有贼敢来,我也见识一下。”当兵的爸爸,当然比我勇敢。
从此,我与杨主任之间的干戈化为了玉帛。
好几个学校领导都来看望过我们了,爸爸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