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绝境还得看二凤
就在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反出长安之事渐渐被城中官民淡忘之时,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却突然再一次将这件事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联合朝中十几名交好的大臣,一起联名弹劾齐王李元吉,说正是因为齐王李元吉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掳走军中大将李君羡的妻子,在李君羡上门讨要之时不仅没有将人还给他,还借机狠狠羞辱了李君羡一番,逼得李君羡一怒之下跟另外六位瓦岗降将一起杀进齐王府,挟持李元吉反出长安。
事后,李元吉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不仅将齐王府的知情人都杀了个干净,还派人假扮匪徒将那些当初被他掳走的女子和她们的家人给灭了口,简直是天理难容,人神共睹。
因此,独孤怀恩和十几位朝中大臣在奏折中强烈要求李渊严惩齐王李元吉,给军中将士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而且不知为何,这封联盟弹劾齐王李元吉的奏折明明是送到李渊的御书房的,可是不到一天的时间,却闹得整个长安城街头巷尾人尽皆知,瞬间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谁都没想到,堂堂大唐齐王,竟是这么一个禽兽不如的畜生!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大唐皇帝李渊严惩自己的恶子。
不少正直的大臣也纷纷跟着上书朝廷,认为不杀齐王李元吉不足以平民愤。
更有甚者直接辞官归隐,宁可去做一乡野村夫,也不愿意与李唐皇室为伍。
因为谁都清楚,齐王李元吉犯下如此恶行,作为他父亲的大唐皇帝李渊不可能一点都不知情,甚至有可能就是他纵容的结果。
如此教子无方,甚至纵容儿子残害百姓的昏君,根本不值得他们效忠。
而一向支持李渊的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这次虽然没有跟着落井下石,却一直保持着沉默。
可有时候,沉默就是最强烈的不满!
更令李渊惊惶不安的是,驻扎在长安城内外的军队开始出现了将士逃亡的现象,一开始只是一些从别处投降过来的将领和士兵逃亡,后来一些很早就追随他们李家的将士也开始跟着逃亡。
毕竟李君羡之事可谓是彻底寒透了他们的心,自己在前线拼死拼活在冲杀,难道守护的不是他们李家的江山吗?
可他们李家对他们的回报难道就是纵容齐王李元吉掳走他们的妻子去淫乐吗?
这样的李家又有什么资格再让他们这些将士去效忠。
在一连串的打击下,李渊终于病倒了。
他病倒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身边的宦官去将次子李世民宣召到自己的寝殿。
待见到李世民,李渊便用手重重捶打着龙榻,老泪纵横悔不当初道:
“二郎,朕悔不该当初不听你之言,以至于事情闹到如此地步。”
李世民对此只能沉默以对。
因为早在李渊决定为了保全四弟李元吉和李唐皇室的名声而选择颠倒黑白,甚至不惜滥杀无辜之时,他便想到很有可能会有如此结果,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他也不难猜到,以独孤怀恩的那点本事,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查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因此此事很有可能是秦昇安插在长安城中那些细作的手笔,目的就是让他们李唐皇室从此声名扫地,彻底失去对有才之士的吸引力。
想到此处,他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心中不自觉涌起一阵无奈。
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
他联合朝中十几名交好的大臣,一起联名弹劾齐王李元吉,说正是因为齐王李元吉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掳走军中大将李君羡的妻子,在李君羡上门讨要之时不仅没有将人还给他,还借机狠狠羞辱了李君羡一番,逼得李君羡一怒之下跟另外六位瓦岗降将一起杀进齐王府,挟持李元吉反出长安。
事后,李元吉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不仅将齐王府的知情人都杀了个干净,还派人假扮匪徒将那些当初被他掳走的女子和她们的家人给灭了口,简直是天理难容,人神共睹。
因此,独孤怀恩和十几位朝中大臣在奏折中强烈要求李渊严惩齐王李元吉,给军中将士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而且不知为何,这封联盟弹劾齐王李元吉的奏折明明是送到李渊的御书房的,可是不到一天的时间,却闹得整个长安城街头巷尾人尽皆知,瞬间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谁都没想到,堂堂大唐齐王,竟是这么一个禽兽不如的畜生!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大唐皇帝李渊严惩自己的恶子。
不少正直的大臣也纷纷跟着上书朝廷,认为不杀齐王李元吉不足以平民愤。
更有甚者直接辞官归隐,宁可去做一乡野村夫,也不愿意与李唐皇室为伍。
因为谁都清楚,齐王李元吉犯下如此恶行,作为他父亲的大唐皇帝李渊不可能一点都不知情,甚至有可能就是他纵容的结果。
如此教子无方,甚至纵容儿子残害百姓的昏君,根本不值得他们效忠。
而一向支持李渊的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这次虽然没有跟着落井下石,却一直保持着沉默。
可有时候,沉默就是最强烈的不满!
更令李渊惊惶不安的是,驻扎在长安城内外的军队开始出现了将士逃亡的现象,一开始只是一些从别处投降过来的将领和士兵逃亡,后来一些很早就追随他们李家的将士也开始跟着逃亡。
毕竟李君羡之事可谓是彻底寒透了他们的心,自己在前线拼死拼活在冲杀,难道守护的不是他们李家的江山吗?
可他们李家对他们的回报难道就是纵容齐王李元吉掳走他们的妻子去淫乐吗?
这样的李家又有什么资格再让他们这些将士去效忠。
在一连串的打击下,李渊终于病倒了。
他病倒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身边的宦官去将次子李世民宣召到自己的寝殿。
待见到李世民,李渊便用手重重捶打着龙榻,老泪纵横悔不当初道:
“二郎,朕悔不该当初不听你之言,以至于事情闹到如此地步。”
李世民对此只能沉默以对。
因为早在李渊决定为了保全四弟李元吉和李唐皇室的名声而选择颠倒黑白,甚至不惜滥杀无辜之时,他便想到很有可能会有如此结果,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他也不难猜到,以独孤怀恩的那点本事,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查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因此此事很有可能是秦昇安插在长安城中那些细作的手笔,目的就是让他们李唐皇室从此声名扫地,彻底失去对有才之士的吸引力。
想到此处,他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心中不自觉涌起一阵无奈。
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第2/2页)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秦昇之时,便觉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测,不止一次暗暗庆幸还好秦昇是他们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们李家的敌人。
可没想到因为父亲的短视,妹妹的不坚定,最终还是让秦昇站在了他们李家的对立面上。
而他和整个李家也终于一次次见识到了,秦昇做他们李家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虽说明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李世民还是会忍不住时不时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该有多好!
而李渊不知道自己儿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见他一直沉默不语,只当是他还在为自己当初不听劝而生气,只能拉下脸继续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当初不该不听你之言,只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来力挽狂澜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气不假,但如今局势恶化到这个地步,他不可能当真坐视不理,只能看着李渊,沉声问道:
“父皇可否将此事交给儿臣全权处置,不论儿臣做出什么决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话可谓是正中李渊下怀,毕竟正如他所说,如今唯一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江山的就只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亲口允诺,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就要告退。
只是他转身没走几步,李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二郎,不管怎么说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条性命。”
李世民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转过身子,躬身对李渊行了一礼,语气很是平静道:
“儿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太极宫内传来皇帝李渊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御史大夫,彻查瓦岗七将挟持李元吉林反出长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齐王府的人掳走了李君羡的妻子,齐王李元吉还当众羞辱了前往讨要妻子的李君羡,逼反了李君羡和另外六名瓦岗降将。
因此,此事错在齐王李元吉,李君羡等七人反而是无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长安城中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也确实是齐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调查无疑是彻底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对李元吉的判决,本来依照大唐律例应该判斩首示众,可他毕竟是当今天子之子,若是判决他死刑,无疑是让父杀子,陷当今天子于不义。
因此,最终李世民判决剥夺李元吉的齐王爵位,终身幽禁在原齐王府。
不久之后,李渊正式发布罪己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并许诺会赔偿那些被李元吉伤害过的臣民。
对于掀起这场风波的独孤怀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联名上书的朝中大臣,李渊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下旨褒扬他们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一一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中独孤怀恩更是升任尚书右仆射,一跃成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彻底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