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禁忌之地
火光舔上洞壁的刹那,千万块碎瓷片同时反光,映得密道如星河倒悬。他靴底碾过某片碎瓷,清脆裂响中混着声龙吟。
“小心脚下。”青崖道人藤杖扫开蛛网,“这些瓷器的品质和武判官那小瓷瓶不相上下,只能算是中等。”
转过第七道弯时,崔钰袖中铜葫芦突然发烫。葫芦嘴自行开启,爬出的蛊虫刚触到空气便化为飞灰——前方石门上雕着烛龙图腾,龙目嵌的正是寒疆特产的冰魄石。
石门开启的瞬间,地脉深处传来心跳。
四十九尊天青釉瓷器列阵如星斗,最小的也有半人高。釉面流转的不是寻常青花,而是活物般的血丝——每道血丝末端都连着根金针,针尾拴着发光的银线没入地底。
“这里便是真正的长生所在。”青崖道人藤杖指着周围那些非同凡品的青釉瓷器,即便是对这些瓷器已经很熟悉,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崔钰抚过瓷瓶的手突然顿住。釉面下的血丝如活蛇游走,在他掌心汇聚:“难道弟子这双眼睛......”
青崖道人扯开衣襟,胸口铜镜映出地脉深处的庞然黑影,缓缓道来:“传说在鸿蒙初开之时,天地未分,混沌如卵。有仙人自九天而来,踏星河,披云霞,世人称其为“九天云君”。彼时,九幽之下有一妖兽,名曰“烛龙”,身长千里,赤鳞如焰,双目开阖间,昼夜更替。睁眼时,天地如昼;闭目时,万籁俱寂。其息为风,其吼为雷,龙躯盘踞于归墟海眼,吞吐间可撼动九州地脉。九天云君立于昆仑之巅,遥望烛龙肆虐,人间昼夜颠倒,生灵惶惶不可终日。九天云君拂袖之间,云海翻涌,化作一柄无形之剑,剑锋所指,连光阴亦为之凝滞。最后化作万千锁链,缠绕烛龙之躯。锁链乃天道所化,每一环皆刻有上古铭文,缚龙如缚蚯蚓。烛龙怒啸,龙尾横扫,地动山摇,可那锁链越缠越紧,最终将其死死禁锢于归墟海畔。九天云君降服烛龙后,将其龙目精魄炼入自身双瞳,因此他的左眼如日,右眼如月,可操控昼夜、阴阳,甚至影响天道法则。之后又以自身精血点入烛龙眉心,为其褪去凶煞,化作青金交织的龙纹,虽失去往昔能使昼夜更替之力,却因此成了云君坐骑,遨游九天之上。然而,仙魔大战爆发,九天云君为封九幽魔主,不惜折骨为契,以身化锁,与魔主同坠归墟。烛龙哀鸣,自崩龙躯,想要随主而去。”
“那后来呢?”崔钰听得入迷。
就在这时,守心坪的地脉开始震颤。
“它认得你。”老道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二十三年前,你顺水漂来,襁褓上绣着九幽符纹,而这条小烛龙……就盘在竹篮底下。”
崔钰的异色双瞳微微收缩。左瞳金芒如烈日灼空,右瞳青辉似冷月凝霜,烛火映照下,他的影子竟在地面扭曲成龙形。
“所以……我真是九天云君的转世?”他嗓音沙哑,像是被香灰呛了喉咙。
青崖道人没有回答,只是用藤杖挑开地脉暗门。石门轰然洞开,寒气如潮水般涌出,裹挟着浓重的铁锈味——是血,凝固了千百年的龙血。
密道深处,四十九尊天青釉瓷瓶静静矗立,最小的也有半人高。釉面下的血丝如活物般蠕动,每一条都连接着地脉深处的某个存在。而在瓷阵中央,蜷缩着一条幼龙,通体青金交织,鳞片黯淡无光,唯有双目紧闭,眼睑下隐约透出日月之辉。
它太小了,小得像一条蛇。
崔钰的指尖无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左瞳。
“之前讲到九天云君陨落,烛龙想要自崩龙躯,但一缕精魄未灭,化作幼体藏于地脉。”青崖道人嗓音低沉,“它一直在等……等云君归来。”
“可是?”崔钰猛地转头,“九天云君不是已经与那九幽魔主同沉归墟了吗?”
“徒儿啊,正如你所言,你便是那九天云君的残魂所化,虽有着如云君烛龙一般的日月双瞳,现在却还只是肉体凡胎,体内的力量还未真正觉醒。”青崖道人总是慢悠悠地回答崔钰的问题,就好像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崔钰的指尖颤抖起来。
他站在烛龙之前,双瞳灼痛如烙铁。幼龙的金青之目与他遥遥相对,仿佛隔着千万年的光阴对望。
他忽然笑了,笑声里掺着三分自嘲,七分苍凉。
“所以……我只是一具皮囊?”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掌纹间还沾着香灰和血丝,“又或者是一个装着九天云君残魂的罐子,等着某日被打碎,让真正的‘仙人’归位?”
地脉在震颤,幼龙缓缓昂首,鳞片摩擦出金石之音。它的目光如有实质,压得崔钰脊背发沉,仿佛有万钧天道正透过这双龙目审视他。
青崖道人沉默着,枯指摩挲胸前的铜镜,镜中月桂又凋零了几分。
“修道之人,本该顺天而行。”老道终于开口,嗓音沙哑如锈刀刮骨,“你生来便有仙缘,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造化。”
“造化?”崔钰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二十三年前我顺水漂来,襁褓上绣着符纹,眼中嵌着龙瞳——师父,您当真觉得这是巧合?”他指向幼龙,“还是说,连我的‘出生’,都是天道写好的戏本?”
“徒儿,之前你不是总问师父能不能修道得长生吗?现在你有这样的天地造化,就不想好好把握吗?”青崖道人又问,看向崔钰的眼神充满了深意,他很期待自己这个徒儿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幼龙低吟一声,龙须无风自动,缠上崔钰的手腕。触感冰凉,像一条锁链。
崔钰却一把甩开。
“我不想成仙,”他盯着自己的影子,那影子竟在血丝缠绕下扭曲如魔,“更不想当什么九天云君!仙魔大战与我何干?归墟海眼又与我何干?如果有成仙的机会,我更想师父您能成仙,这样您就可以完成很多您未完成的事情了。”
话音未落,左瞳金芒暴涨。剧痛如潮水般袭来,幻象再度浮现——
血月之下,九天云君折骨为剑,与魔主同坠深渊;龙柏崩裂时,无数瓷器如泪坠落;最后是一双眼睛,一双与他一模一样的异色双瞳,在虚空深处冷冷凝视着他,仿佛在说:你逃不掉的。
崔钰踉跄后退,脊背撞上冰冷的瓷瓮。瓮中星屑翻涌,隐约凝成一个人形。
“师父你看,”他喘着粗气,嘴角扯出个惨笑,“急着要回来的仙人可太多了。”
青崖道人藤杖顿地,杖头朱砂雾炸开,暂时隔断了幼龙与崔钰的共鸣。
“你可以选。”老道独眼深邃如井,“修道成仙,或者……”他顿了顿,“继续当栖云观的小道士,每日数香火钱,吃王寡妇的辣炊饼,做师父的好徒儿!”
崔钰怔住了。
成仙意味着什么?长生?力量?还是……成为天道棋盘上另一枚光鲜的棋子?
而凡人呢?
他忽然想起山下的炊烟,想起年少跪在雪地里问师父“道法能不能撕了生死簿”,想起自己引雷时掌心残留的酥麻——那是活着的感觉,滚烫的、呛人的,辣得人流泪的……烟火人间。
幼龙再次靠近,龙目中的日月之辉几乎要灼穿他的魂魄。
崔钰缓缓抬头。
“师父,”他轻声道,“您说修道是顺天而行……那逆天而行会如何?”
青崖道人瞳孔骤缩。
崔钰却已转身,青铜剑铿然出鞘,剑锋直指瓷瓮——
然后狠狠劈向了连接幼龙与地脉的血丝!
“我不做仙!”他怒吼,异色双瞳燃起前所未有的光芒,“也不做魔!我只要——”
剑光斩落的刹那,万千血丝崩断。幼龙发出震天长吟,栖云观地动山摇。
瓷瓮完好无损。
崔钰的剑尖抵在瓮身,终究没有刺下去。
“我只要……”他喘着粗气,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这辈子活得像个‘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
崔钰踉跄后退,撞翻了一尊瓷瓶。瓶身碎裂的刹那,血丝再一次如毒蛇般缠上他的脚踝,顺着经脉钻入体内。剧痛中,他看见无数画面在脑海炸开——
血月下的战场,折枝为剑的云君,坠落的龙柏,还有……一只从归墟伸出的、缠绕锁链的巨手。
“师父!”他嘶吼着抓住青崖道人的袍角,“我看到的……是什么?”
老道独眼淌下血泪:“是过去,亦是你的未来。”
“能避开吗?师父。”崔钰问道,他从小就和师父相依为命,虽名为师徒,然情分更像是父子,他并不是为自己问长生,而是为眼前渐渐老去的师父而问。
青崖道人独眼微眯,枯掌突然按住崔钰执剑的手。地脉深处传来锁链崩裂的铮鸣,瓷瓮上的裂痕正渗出星屑般的光雾。
“如今之道,唯有逆天而行!”老道喉间滚出沙哑的笑,“既要逆天,那我们便逆个彻底!仙魔大战后的数万年来,九州之地无一人能得道成仙,但世人对于修仙的执念却从未断绝,当下我们虽然还无法从这些隐藏着上古仙魔元神的瓷器中探得修仙奥秘,但当下不管是在明在暗,无数的修仙门派早已经遍布九州,我们定然能找到那斩断天地契约的方法。“
崔钰听着师父铿锵有力的话,眼中满是光芒。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修为,成仙是个太遥远的事情,当下只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在江湖之中有立足之地,才能在往后与天地相抗衡!”青崖道人继续说道,“现在看来,各大宗门都奉行的修仙之道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崔钰点了点头,他很清楚师父想要表达的意思,现如今修仙门派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在九州大地,各路修士都欲成万年来成仙第一人。
世上虽没人能修成真仙,但修为境界几近仙人的倒还是出了几个。天机阁玄冥子、焚天谷羲和光、琉璃宫素心璃、九霄雷宫云霄,这些人都是近百年来修为最高之人。
而且诡异的是,百余年来,修行天才层出不穷,师父青崖道人每每外出游历归来,都会给崔钰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哪家又出了个不是天才,哪家的公子在十来岁就已登凝魂境。
当然,他并不在乎,因为天生双目异瞳,已经让崔钰觉得自己是不世之材了!
“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同样很重要,我们要先把山门壮大,才能有与其他仙门共探长生修仙的底气和资格。”青崖道长轻抚长须,大手一挥,笑道:“徒儿,从明天起,守心坪正式向九州天下广发收徒贴!我们守心坪要立志成为北境寒疆的道家第一山!”
“师父,好像整个北境寒疆就我们一家修道的!”
“小心脚下。”青崖道人藤杖扫开蛛网,“这些瓷器的品质和武判官那小瓷瓶不相上下,只能算是中等。”
转过第七道弯时,崔钰袖中铜葫芦突然发烫。葫芦嘴自行开启,爬出的蛊虫刚触到空气便化为飞灰——前方石门上雕着烛龙图腾,龙目嵌的正是寒疆特产的冰魄石。
石门开启的瞬间,地脉深处传来心跳。
四十九尊天青釉瓷器列阵如星斗,最小的也有半人高。釉面流转的不是寻常青花,而是活物般的血丝——每道血丝末端都连着根金针,针尾拴着发光的银线没入地底。
“这里便是真正的长生所在。”青崖道人藤杖指着周围那些非同凡品的青釉瓷器,即便是对这些瓷器已经很熟悉,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崔钰抚过瓷瓶的手突然顿住。釉面下的血丝如活蛇游走,在他掌心汇聚:“难道弟子这双眼睛......”
青崖道人扯开衣襟,胸口铜镜映出地脉深处的庞然黑影,缓缓道来:“传说在鸿蒙初开之时,天地未分,混沌如卵。有仙人自九天而来,踏星河,披云霞,世人称其为“九天云君”。彼时,九幽之下有一妖兽,名曰“烛龙”,身长千里,赤鳞如焰,双目开阖间,昼夜更替。睁眼时,天地如昼;闭目时,万籁俱寂。其息为风,其吼为雷,龙躯盘踞于归墟海眼,吞吐间可撼动九州地脉。九天云君立于昆仑之巅,遥望烛龙肆虐,人间昼夜颠倒,生灵惶惶不可终日。九天云君拂袖之间,云海翻涌,化作一柄无形之剑,剑锋所指,连光阴亦为之凝滞。最后化作万千锁链,缠绕烛龙之躯。锁链乃天道所化,每一环皆刻有上古铭文,缚龙如缚蚯蚓。烛龙怒啸,龙尾横扫,地动山摇,可那锁链越缠越紧,最终将其死死禁锢于归墟海畔。九天云君降服烛龙后,将其龙目精魄炼入自身双瞳,因此他的左眼如日,右眼如月,可操控昼夜、阴阳,甚至影响天道法则。之后又以自身精血点入烛龙眉心,为其褪去凶煞,化作青金交织的龙纹,虽失去往昔能使昼夜更替之力,却因此成了云君坐骑,遨游九天之上。然而,仙魔大战爆发,九天云君为封九幽魔主,不惜折骨为契,以身化锁,与魔主同坠归墟。烛龙哀鸣,自崩龙躯,想要随主而去。”
“那后来呢?”崔钰听得入迷。
就在这时,守心坪的地脉开始震颤。
“它认得你。”老道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二十三年前,你顺水漂来,襁褓上绣着九幽符纹,而这条小烛龙……就盘在竹篮底下。”
崔钰的异色双瞳微微收缩。左瞳金芒如烈日灼空,右瞳青辉似冷月凝霜,烛火映照下,他的影子竟在地面扭曲成龙形。
“所以……我真是九天云君的转世?”他嗓音沙哑,像是被香灰呛了喉咙。
青崖道人没有回答,只是用藤杖挑开地脉暗门。石门轰然洞开,寒气如潮水般涌出,裹挟着浓重的铁锈味——是血,凝固了千百年的龙血。
密道深处,四十九尊天青釉瓷瓶静静矗立,最小的也有半人高。釉面下的血丝如活物般蠕动,每一条都连接着地脉深处的某个存在。而在瓷阵中央,蜷缩着一条幼龙,通体青金交织,鳞片黯淡无光,唯有双目紧闭,眼睑下隐约透出日月之辉。
它太小了,小得像一条蛇。
崔钰的指尖无意识地抚上自己的左瞳。
“之前讲到九天云君陨落,烛龙想要自崩龙躯,但一缕精魄未灭,化作幼体藏于地脉。”青崖道人嗓音低沉,“它一直在等……等云君归来。”
“可是?”崔钰猛地转头,“九天云君不是已经与那九幽魔主同沉归墟了吗?”
“徒儿啊,正如你所言,你便是那九天云君的残魂所化,虽有着如云君烛龙一般的日月双瞳,现在却还只是肉体凡胎,体内的力量还未真正觉醒。”青崖道人总是慢悠悠地回答崔钰的问题,就好像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崔钰的指尖颤抖起来。
他站在烛龙之前,双瞳灼痛如烙铁。幼龙的金青之目与他遥遥相对,仿佛隔着千万年的光阴对望。
他忽然笑了,笑声里掺着三分自嘲,七分苍凉。
“所以……我只是一具皮囊?”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掌纹间还沾着香灰和血丝,“又或者是一个装着九天云君残魂的罐子,等着某日被打碎,让真正的‘仙人’归位?”
地脉在震颤,幼龙缓缓昂首,鳞片摩擦出金石之音。它的目光如有实质,压得崔钰脊背发沉,仿佛有万钧天道正透过这双龙目审视他。
青崖道人沉默着,枯指摩挲胸前的铜镜,镜中月桂又凋零了几分。
“修道之人,本该顺天而行。”老道终于开口,嗓音沙哑如锈刀刮骨,“你生来便有仙缘,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造化。”
“造化?”崔钰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二十三年前我顺水漂来,襁褓上绣着符纹,眼中嵌着龙瞳——师父,您当真觉得这是巧合?”他指向幼龙,“还是说,连我的‘出生’,都是天道写好的戏本?”
“徒儿,之前你不是总问师父能不能修道得长生吗?现在你有这样的天地造化,就不想好好把握吗?”青崖道人又问,看向崔钰的眼神充满了深意,他很期待自己这个徒儿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幼龙低吟一声,龙须无风自动,缠上崔钰的手腕。触感冰凉,像一条锁链。
崔钰却一把甩开。
“我不想成仙,”他盯着自己的影子,那影子竟在血丝缠绕下扭曲如魔,“更不想当什么九天云君!仙魔大战与我何干?归墟海眼又与我何干?如果有成仙的机会,我更想师父您能成仙,这样您就可以完成很多您未完成的事情了。”
话音未落,左瞳金芒暴涨。剧痛如潮水般袭来,幻象再度浮现——
血月之下,九天云君折骨为剑,与魔主同坠深渊;龙柏崩裂时,无数瓷器如泪坠落;最后是一双眼睛,一双与他一模一样的异色双瞳,在虚空深处冷冷凝视着他,仿佛在说:你逃不掉的。
崔钰踉跄后退,脊背撞上冰冷的瓷瓮。瓮中星屑翻涌,隐约凝成一个人形。
“师父你看,”他喘着粗气,嘴角扯出个惨笑,“急着要回来的仙人可太多了。”
青崖道人藤杖顿地,杖头朱砂雾炸开,暂时隔断了幼龙与崔钰的共鸣。
“你可以选。”老道独眼深邃如井,“修道成仙,或者……”他顿了顿,“继续当栖云观的小道士,每日数香火钱,吃王寡妇的辣炊饼,做师父的好徒儿!”
崔钰怔住了。
成仙意味着什么?长生?力量?还是……成为天道棋盘上另一枚光鲜的棋子?
而凡人呢?
他忽然想起山下的炊烟,想起年少跪在雪地里问师父“道法能不能撕了生死簿”,想起自己引雷时掌心残留的酥麻——那是活着的感觉,滚烫的、呛人的,辣得人流泪的……烟火人间。
幼龙再次靠近,龙目中的日月之辉几乎要灼穿他的魂魄。
崔钰缓缓抬头。
“师父,”他轻声道,“您说修道是顺天而行……那逆天而行会如何?”
青崖道人瞳孔骤缩。
崔钰却已转身,青铜剑铿然出鞘,剑锋直指瓷瓮——
然后狠狠劈向了连接幼龙与地脉的血丝!
“我不做仙!”他怒吼,异色双瞳燃起前所未有的光芒,“也不做魔!我只要——”
剑光斩落的刹那,万千血丝崩断。幼龙发出震天长吟,栖云观地动山摇。
瓷瓮完好无损。
崔钰的剑尖抵在瓮身,终究没有刺下去。
“我只要……”他喘着粗气,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这辈子活得像个‘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
崔钰踉跄后退,撞翻了一尊瓷瓶。瓶身碎裂的刹那,血丝再一次如毒蛇般缠上他的脚踝,顺着经脉钻入体内。剧痛中,他看见无数画面在脑海炸开——
血月下的战场,折枝为剑的云君,坠落的龙柏,还有……一只从归墟伸出的、缠绕锁链的巨手。
“师父!”他嘶吼着抓住青崖道人的袍角,“我看到的……是什么?”
老道独眼淌下血泪:“是过去,亦是你的未来。”
“能避开吗?师父。”崔钰问道,他从小就和师父相依为命,虽名为师徒,然情分更像是父子,他并不是为自己问长生,而是为眼前渐渐老去的师父而问。
青崖道人独眼微眯,枯掌突然按住崔钰执剑的手。地脉深处传来锁链崩裂的铮鸣,瓷瓮上的裂痕正渗出星屑般的光雾。
“如今之道,唯有逆天而行!”老道喉间滚出沙哑的笑,“既要逆天,那我们便逆个彻底!仙魔大战后的数万年来,九州之地无一人能得道成仙,但世人对于修仙的执念却从未断绝,当下我们虽然还无法从这些隐藏着上古仙魔元神的瓷器中探得修仙奥秘,但当下不管是在明在暗,无数的修仙门派早已经遍布九州,我们定然能找到那斩断天地契约的方法。“
崔钰听着师父铿锵有力的话,眼中满是光芒。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修为,成仙是个太遥远的事情,当下只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在江湖之中有立足之地,才能在往后与天地相抗衡!”青崖道人继续说道,“现在看来,各大宗门都奉行的修仙之道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崔钰点了点头,他很清楚师父想要表达的意思,现如今修仙门派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在九州大地,各路修士都欲成万年来成仙第一人。
世上虽没人能修成真仙,但修为境界几近仙人的倒还是出了几个。天机阁玄冥子、焚天谷羲和光、琉璃宫素心璃、九霄雷宫云霄,这些人都是近百年来修为最高之人。
而且诡异的是,百余年来,修行天才层出不穷,师父青崖道人每每外出游历归来,都会给崔钰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哪家又出了个不是天才,哪家的公子在十来岁就已登凝魂境。
当然,他并不在乎,因为天生双目异瞳,已经让崔钰觉得自己是不世之材了!
“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同样很重要,我们要先把山门壮大,才能有与其他仙门共探长生修仙的底气和资格。”青崖道长轻抚长须,大手一挥,笑道:“徒儿,从明天起,守心坪正式向九州天下广发收徒贴!我们守心坪要立志成为北境寒疆的道家第一山!”
“师父,好像整个北境寒疆就我们一家修道的!”